地域文化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赜

2022-02-25 03:30陈宗梓
成才之路 2022年9期
关键词:武威乡土历史

陈宗梓

摘 要:武威具有丰富的地方历史课程资源,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适当引入学生耳熟能详的地域历史文化资源,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传承家乡文化,树立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文章概述武威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探讨武威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途径,分析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指出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是立足真实、立足课堂、立足学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地域文化资源;武威;历史文化;家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G633.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2)09-0053-04

地域历史是与国家通史相对而言的一个概念,也称本土历史、区域历史、乡土历史。一方面,地域历史文化是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地域历史又有其独特性。历史教师在课堂讲授国家历史的同时兼顾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就需要深度挖掘、开发设计、合理选择当地符合国家课程标准、学生实际需要的历史课程资源。本文主要对地域文化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武威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概述

武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曾是河西军政中心、五凉古都,这里曾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及唐初大凉的都城,也是西夏的陪都,以后历朝为郡、州、府治。明朝政治家马文升直截了当地指出:“则甘凉地方,诚为西北之重地也。”历史学家赵俪生曾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凉州称为“具有全国意义上的三大重要据点之一”,陈寅恪也高度赞扬“秦凉诸州西北一隅之地,其文化上续汉、魏、西晋之学风,下开魏、齐、隋唐之制度,承前启后,继绝扶衰”。它还是古代沟通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的枢纽,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节点城市。田澍指出,自汉代开始,东起武威、西至嘉峪关的河西走廊在国家安全中发挥着连通西域、稳定西北边疆和巩固中原的独特功能,与大一统国家的安全息息相关。武威在内的河西走廊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也造就了很多历史名人,真可谓“地灵人杰”,除了有贾诩、马超、任延、张轨、鸠摩罗什、沮渠蒙逊、阴仲达、李益、萨迦·班智达、余阙、张澍、牛鉴、李铭汉等历史名人外,雷台铜奔马、武威文庙、鸠摩罗什寺、天梯山石窟、西夏碑、白塔寺、李铭汉故居等历史文化景点更是具有全国影响的武威文化名片。武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凉州”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高地和诗歌创作中的典型意象。著名的凉州词、西凉乐、西凉伎、葡萄酒也是这座城市的名片,武威对保存传播传统文化、沟通整合东西方文化起了很大的作用。为更好地保护、挖掘和传承甘肃省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甘肃省政府将武威文庙、武威市古钟楼、武威市罗什寺历史文化街区列为甘肃省第二批历史文化街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武威,是一座“崇文尚德、包容创新”的城市,有着“天马行空、自在武威”的文化旅游品牌。

二、武威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途径

丰富的武威历史文化为课堂教学和地域历史文化有机结合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历史课堂教学适当穿插地域文化资源既能补充统编教材的不足,又能使学生在了解和品味家乡历史文化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家乡、传承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

统编教材很难照顾到地域性的历史,而地方历史文化是具体的,对学生而言是身边的、可感知的真实材料。作为青少年日常学习的场所,学校如何让历史学习与本校德育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广大青少年对考古学、红色历史的认知,增加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遗产的热爱,是一个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常規历史课堂受时间、地点、形式、教学进度、教学评价等制约,较为单一。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社团活动、活动课程、校本课程、研学旅行、场馆参观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

事实上,武威已有一些中小学校通过与博物馆、纪念馆合作,以校本课程、校园社团、研学实践、讲座等方式,为学生提供走近家乡历史的机会。(1)武威市博物馆、西夏博物馆精心制作的“牛”转乾坤——辛丑(牛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资源走进新城区第一小学、武威第十八中学,以图片、视频的形式介绍了馆藏文物,尤其是包含十二生肖元素的文物,如铜奔马、墨绘木牛车、石雕卧羊、彩绘金鸡木版画等。当地博物馆引导青少年主动走进博物馆大课堂,拓展博物馆社会教育领域,将优秀展览和精品课程带到青少年身边,让“文物走出去”。武威是长城资源大市,境内三县一区均有长城分布。凉古段、民勤段、天祝段三个特色展示路段,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录。为破解学生对长城的认识仅限于书本的难题,武威市博物馆开发以长城保护宣传为主题的体验式课程,让学生感知长城文化、领悟长城精神,做新时代的长城守护者。(2)武威六中、武威十八中都研发了历史校本课程。武威文化灿烂河西宝卷、凉州贤孝、华锐藏族民歌、凉州攻鼓子、唢呐艺术、天祝土族安召、皮影戏、凉州半台戏等民间优秀传统艺术光彩照人。武威十五中发挥地方历史文化优势,成为省内唯一的非遗传承示范校,该校组织学生走进凉州醋文化博物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古浪战役纪念馆、八步沙刘老汉治沙纪念馆、凉州会谈纪念馆等,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综合育人属性和地域特色文化的特殊育人功能,拓宽了“非遗”传承渠道。(3)近年来,武威十八中花大力气整理校史资料,搜集口述史料、文献史料、老照片等,编写《武威第十八中学校史》《武威十八中》《凤凰台》等校史校报校刊,精心建设“凤凰台校史馆”。这些都为校史史料的运用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物证和平台。学校还利用(凤凰台校史馆)开展武威教育变迁史、红色主题党史教育等。将校史史料融入历史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可直接触摸、体验身边熟悉而鲜活的历史,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实现“学史明智”“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长达 106年的校史涉及近现代中国的教育史,民族工业的兴衰史,近现代革命史、文化史等,这些史料作为“史料实证”素材能够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教材的历史知识。校史史料的运用可补充统编版教科书之不足,发掘、研究校史资源,将其应用于历史教学中,可丰富历史课程,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也有助于提升历史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4)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古浪县土门镇主办了“商埠重镇、人文土门”历史文化考察调研活动。(5)为贯彻《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施意见》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武威厚重历史,丰富学生课余文化活动,引导青少年走出课堂,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五凉文化博物馆与武威一中、武威二中、武威十中、武威十八中等签订馆校合作共建协议,确立武威市五凉文化博物馆为校外德育实践基地,积极有效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博物馆积极支持学校组织学生来德育实践基地开展活动,主动担当志愿服务、义务讲解和宣传工作,为学生提供锻炼、实践的机会和条件。馆校合作有利于五凉历史校本教材编写、“传承武威历史、讲好五凉故事”“游翰林府邸、探家风学风”活动的开展。甘肃省还提出将莫高窟、铜奔马、简牍等甘肃特色文物纳入中小学教材,开展博物馆现场教学,从而推动博物馆展览、文物藏品等素材和敦煌学、简牍学等特色学科内容纳入中小学校本教材、乡土教材。

三、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引入武威雷台出土的铜奔马,真切领略中国手工业的成就

“中国的官营手工业历史悠久……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等精美青铜器,充分展示出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补充在武威出土的青铜器——铜奔马,它神态逼真,造型优美,被定为中国旅游标志和武威城标。铜奔马代表了中国东汉领先世界的青铜铸造工艺,是中国古代大国工匠精神的象征。雷台汉墓出土的铜车马仪仗队展现了“车辚辚、马萧萧”的壮观场面。教师利用身边的历史实物来扩充历史教材,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家乡荣誉感和家国情怀,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家乡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2.引入武威乡贤张澍,深入学习“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张澍,号介侯,武威人,清代著名学者。他天资颖慧,刻苦读书,十九岁中举人,二十四岁登进士,后任过地方小官,《清史·文苑传》有传。张澍代表作有《姓氏五书》《二酉堂丛书》《凉州府志备考》等。

张澍以传统的研究方法,去探索新的学术领域,去开拓新的学术天地——“西北学”。西北学崛起于道、咸,到了清末,随着敦煌遗书、流沙坠简的发现而推向高潮,至今方兴未艾。乾、嘉以后,留心西北学的学者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一个学术趋势,出现所谓“道、咸以降之学新”的基本特征。而张澍在这个新的学术领域是走在时代前列的人物,对西北学的兴起,张澍有开创之功,他继承了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的进步思想,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乡贤张澍脚踏实地、经世致用的学风以及名震国内的学术成就会引发学生的共鸣,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效。

3.引入萨迦·班智达,了解“凉州会谈”,准确把握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历史必修一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集权的发展一目提到元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时,重点讲解元朝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创新——行省制度,并附《元朝行省图》,从图上可以看出在西藏地区设宣政院管理。这里就有必要引入西藏地方归属中央政府的历史,而武威就是西藏纳入祖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从历史的角度认识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甘肃著名的名胜古迹——凉州白塔寺,历经七百多年的沧桑,它是一块历史的丰碑。公元1247年,蒙古皇子阔端与西藏藏传佛教萨迦派领袖班智达·贡嘎坚赞两位民族首领在凉州会谈,发出了著名的《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即著名的“凉州会谈”。由于这次会谈的目的明确、方法得当,解决了西藏归属中央政权的重大问题。也正是通过这次会谈,西藏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之后,在萨班继承人八思巴和元世祖忽必烈的继续努力下,元朝建立了对西藏地方的许多施政制度,蒙、汉、藏等各民族开始结成了经济、文化共同繁荣的政治联合体。自此以后,尽管中央政权历次更替,但西藏地方与祖国紧密一体的关系没有变;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虽历经风雨沧桑的洗礼,至今犹坚。

因此,历史教师要在中学历史课堂中讲好“历史佳话”,助力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发挥历史学科突出的德育功效。

4.依托武威本地文旅资源,打造历史研学基地

武威有雷台景区、文庙景区、白塔寺景区、八步沙刘老汉防沙治沙纪念馆、古浪战役纪念馆等研学旅行基地,随着全国研学旅行的逐渐升温和党史学习教育的不断深入,武威红色旅游景点也推出了一些红色研学旅行产品。例如,凉州区挖掘与开发了以凉州战役纪念馆、祖师宫、陈家烧房红军战斗遗址、凉州区四十里红西路军战役遗址、凉州植物园烈士陵园等为主的红色革命历史文化资源。武威教育界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创新中小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形式,注重现场教育、实践活动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红军英烈事迹走进学生的心灵,让马克思主义真理占据学生思想的田野,全面培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新时代武威好少年。

5.编制武威历史人物年表

在研究性学习或历史社团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定一位武威历史人物作为研究对象,搜集所选历史人物相关的材料,在阅读的基础上对所选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进行梳理,尝试对相关史事进行考证。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历史人物,找出更多与之相关的資料,深度剖析历史人物,感悟历史人物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做出的历史抉择、历史贡献等。学生在班上可展示自己制作的历史人物年表,并通过对年表的解说,向同学介绍所选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及其所处时代,并对该人物进行评价。学生还可将编制好的历史人物年表分类编辑,汇集成册,形成校本读物、乡土资料。

6.运用多种方式增强学生对武威历史的整体认识

教师可尝试以“从地图中探寻家乡的历史变迁”为题,让学生考察武威在历史上的名称变化、属地范围、行政区划建制归属等,具体了解武威的历史地理变化。教师还可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搜集学术界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武威的研究成果,形成对武威历史的整体认识。

四、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必修部分的学业要求是: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和世界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发生或存在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能够知道历史遗迹、考古发现、从古代到现代的各种文献是了解历史发展的重要证据,并能够开始使用资料作为证据来检验自己对历史问题的解答(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能够初步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建立多方面联系,以此解释历史,并能够对同类的历史事物进行比较、概括和综合(唯物史观、历史解释);能够掌握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所引起的世界历史从古至今、从分散到整体、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总趋势(唯物史观);能够初步具备用历史眼光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共容性和不平衡性,具有民族自信心;能够以开放的心态,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初步具有世界意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家国情怀)。教师利用本土历史文化资源来扩充教材,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唯物史观、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提升。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挖掘、引用乡土文化史料,让乡土文化史料服务于课堂教学实践。

1.立足真实,严谨科学原则

历史学科重视史料实证,“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真实客观地反映历史是历史学习者应该追求的可贵品质。在历史教学中引入真实、有趣、生动的地域历史文化资源,能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历史学科素养落地生根。学生学习历史不仅可以知道很多“故事”,更关键的是,可以从这些“故事”中增长智慧,逐渐练就一双明辨世事的慧眼。对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学校和教师需持谨慎态度,对一些未经考证的史料不可轻易将其搬进课堂。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但是我们还需要通过史料进行实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做到理性有节,切不可画地为牢。这样,才能更加客观地弘扬家国情怀,彰显历史研究的价值所在。

2.立足课堂,理性适量原则

明确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教学中的定位,是合理穿插地域历史史料的前提,在历史教学中,引入地域历史文化资源要紧扣教学目标,适量、精准使用。制定不同类型的历史课程开设方案,首先要确保国家课程的实施。这要求历史教师要深入挖掘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善于发现和深入挖掘教材中相关内容与乡土史料相结合的切入点,做好分类设计,保证质量,形成特色。众所周知,教科书在历史课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教科书中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开展教学的主要资料,忽视教科书、随意穿插地方史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3.立足学生,典型实用原则

课堂教学恰当地融入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最终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因此,教师在选择乡土史料时要考虑学情,要选择经典的、具有代表性、有说服力的乡土史料,以便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就在他们身边,提升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五、结语

总之,武威历史文化资源丰厚,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引入学生耳熟能详的地域历史文化资料,既能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宣传家乡,更好地传承家乡文化,树立家国情怀。作为历史教师,应增强课程资源意识,积极、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各种历史课程资源,以提高历史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王乃昂,蔡为民.论丝路重镇凉州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J].中国边疆实地研究,1997(04).

[4]王继光,高瑞.中国古代西部开发人物志[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

[5]吴伟.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J].历史教学,2016(11).

[6]许土珍.浅析乡土史资源在中师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11).

Explo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Reg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in History Teaching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Chen Zongzi

(Wuwei No.18 Middle School, Gansu Province, Wuwei 733000, China)

Abstract: Wuwei is rich in local history curriculum resources. Teachers properly introduce familiar reg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to senior middle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which can not only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deepen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nt of teaching materials, but also help students better inherit their hometown culture and establish their feelings of home and country and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loc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 Wuwei, discusses the ways to develop the loc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 Wuwei,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strategies of the loc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 the history classroom teaching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principle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loc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s based on reality, class and students.

Key words: senior middle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reg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Wuwei; history and culture; feelings of family and country

猜你喜欢
武威乡土历史
重任在肩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永不褪色的武威汉简
“三套车”:武威人的骄傲
乡土中国
新历史
武威所出西夏买地券再探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