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转型

2022-02-26 11:13吴文涛李梦娇
中国德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资源智能

吴文涛 李梦娇

智能时代已经向中国教育走来。2017年7月8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其中专门强调,要“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资源建设等全流程应用”[1]。由此,在新时代,人工智能助推教育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等部门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已有超过50%的地区将智慧教育相关任务纳入政府年终考核[2],各地正如火如荼地利用智能技术探索学校教育的创新变革。

智能时代为教育创新变革提供了新的可能,但也带来了诸多新的课题,学校教育如果不能成功应对,那就无法实现智能时代教育发展的目标、培养出智能时代需要的人才。成功应对的必要前提是实现一系列应然转型,以学校为主阵地的传统文化教育当然也不例外。

一、理念:从“统一的教”的固守转向“个性的学”的探索

智能技术赋能教育,首先追求的是教育理念的回归——回归历久弥新的“因材施教”理念。这一追求首先在政策层面得到了体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直接提出“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环境,提供精准推送的教育服务,实现日常教育和终身教育定制化”;《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强调要“精准评估教与学的绩效”,“提供丰富的个性化学习资源”。从技术层面看,智能教育产品的研发方向亦是聚焦“个性的学”。它强调要利用数据和算法的力量来读懂学生、发现学生、服务学生,旨在帮助学生匹配合适的学习伙伴和导师、推送适配的学习资源、提供精准的学习支持,从而促进个性化学习的发生。[3]当人工智能在教育当中充分运用的时候,便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4]

因而,面向智能时代,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转型首先是教育理念的转型,即从“统一的教”的固守转向“个性的学”的探索。客观地讲,固守“统一的教”的现象确实存在。譬如,有调研发现,某学校组织的“孝心中国年·故事大王比赛”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是完全一致的。[5]这是固守“统一的教”的形式。又如,某中学不仅要求学生向孔子像下跪磕头,还规定在校全体学生每天清晨5点必须起床诵读《道德经》。这是固守“统一的教”的内容。[6]

其实,开展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从“统一的教”转向“个性的学”,本就是顶层设计的要义所在。早在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便指出,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智能时代的来临与智能技术的支撑,让这一要义有了落地的可能。只要能够合理利用智能技术,便可更精准地辨学生之“材”,更有效地施文化之“教”,从而逐步向“因材施教”的理想迈进。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不论面向怎样的“材”、施以怎样的“教”,始终要坚守的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那就是“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高度概括。[7]在智能技术的支持下,面向不同对象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可以不同,教育形式也可以多样,但上述精神内涵是始终需要贯穿的。

二、资源:从依赖“内部主导”转向

鼓励“社会参与”

一直以来,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建设是关键所在,也是痛点所在。以往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更多依赖教育系统内部主导建设,由于多方面原因,建设的资源不仅有限,且形式较为单一,已经不能满足各类学生日益增长与变化的学习需求。伴随着智能时代的发展,一种新的资源建设模式——“共享型—智能服务”模式已初步形成。“共享型—智能服务”模式是一种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各种资源进行汇集、整合与存储后,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与潜在需求,通过数据分析、专家咨询等方式,为用户主动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文化教育资源的新型服务模式。[8]相较于传统资源建设,这类资源建设模式最大的优点在于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学习诉求为其智能寻找、关联和汇聚恰当的学习资源,实现“人找资源”向“资源找人”的转变。[9]

当然,可以期待教育系统内部建设此类“共享型—智能服务”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平台,但从目前来看,更为可行的思路是,鼓励外部社会力量参与资源平臺建设。缘由很简单,当前部分社会力量建设的“共享型—智能服务”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平台已经非常成熟,有为学校提供直接支持的可能。致力于“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创新”的传统文化教育平台——“西窗烛”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平台致力于打造创新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平台,用最先进的智能技术呈现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内容全面(涵盖唐诗、宋词、古文、典籍、绘画等),而且能够智能生成学习计划,并提供多终端(App移动端、百度智能小程序、H5/PC端等)服务,构建了较为系统、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服务体系。[10]目前,该平台亦面向中小学提供行业服务方案。相较而言,以该平台为代表的类似“共享型—智能服务”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平台显然比教育系统内部建设的资源平台更加成熟,亦更受欢迎。于智能时代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建设而言,一种直接可行的方案便是,借助那些致力于创新应用智能技术助推文化传播的社会力量,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为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构建“共享型—智能服务”资源体系提供支撑。

让社会力量参与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建设,并不意味着学校内部就可以袖手旁观、高枕无忧,相反,需要做的工作还有不少,至少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基础性的,便是需要教育管理者对由社会力量提供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严格把关,至少确保不出现负面内容。[11]如何区分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不仅是一件复杂的事,而且是一件严肃的事[12],需要在具体实践中审慎、科学地处理好。另一方面是创造性的,便是对社会力量提供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应用,核心的要求无疑是创造性转化,而这便要求教育方式要随之实现同步的转型。

三、方式:从强调“讲授与传播”转向

注重“引导与关怀”

之所以强调教育方式的转型,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无论是教育理念的转型,还是资源建设的转型,最终都需要落实到教育方式的转型上来,否则,所谓的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无异于镜中花、水中月。另一方面,上述所述的教育理念与资源建设的转型,实际上最终都是为教育方式的转型服务。

如果只用一句话概括教育方式的转型,那便是从强调“讲授与传播”到注重“引导与关怀”。何谓“讲授与传播”?即文化知识的讲授与文化理念的传播,也可以称其为“文化给予”。过去及当下的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更多情况下是以这种方式来开展的,但这一方式的教育活动并不容易。原因有二:其一,单纯地讲授文化知识极易导致单调枯燥,以致教育效果不佳,这也是学校传统文化教育长久以来的陋习诟病。其二,直接地传播文化观念很困难。成功传播一种文化观念,常常意味着旧观念的消解与新观念的重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早已揭示,仅仅依靠外在的传播(刺激)来保障学习效果(反应),实际上往往效果有限。好的学习效果的发生不仅需要外界的刺激,也要关注学生内在的认知变化。“文化给予”初衷固然是好的,但其归根结底还是单纯通过外在的刺激干预学生,而缺乏从内在需求出发引导学生主动消解旧观念、重构新观念,这样效果不仅难以保证,也难以持续。

而智能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活动,更加强调回归“人本”,这种回归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彰显学生的自主意识。在智能技术的支持下,每个学生都可根据自身需求确定学习节奏与内容,甚至自由选择教师和学伴。二是关注学生的持续发展。智能技术能够持续匹配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精准推荐相应资源,持续提供合适的教育。

具体到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中,实施教育活动时,当学习哪些文化资源、如何学习文化资源可能已经交由智能技术支撑时,教育者需要做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一是引导。教育者应在组织好学习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方向上学习传统文化。二是关怀。教育者需通过人文关怀针对性弥补智能技术之不足,通过人文关怀不断反思学生内在变化之缘由,通过人文关怀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在互联网实现的各种连接中,人与人的连接是核心。”[13]即便有了智能技术的支持,教育者仍需通过引导与关怀,帮助学生在文化学习过程中主动地、持续地在正确的方向上建构起真正属于其自身的文化观念。

四、结果:从鼓励“学以致用”转向

实现“用以致学”

智能时代的最终期待是,借由教育活动的实施,引发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型。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从传统时代的“学以致用”转向智能时代的“用以致學”。何谓“用以致学”?简言之就是期待学生在文化践行中促进文化学习,在文化践行中深化文化认知。智能时代,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绝不能停留于知识学习层面,而是要向深度学习、跨学科学习、无边界学习等状态迈进。[14]

学校传统文化教育首先需要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有三个关键。其一,在实践中学。利用智能技术创设情境,鼓励解决实践问题。其二,在互动中学。提供智能认知工具支持学习,允许学生提出不同观点并进行讨论,让其在对话和互动中建构文化观念。其三,在表达中学。借由技术支持促进展示及分享,而展示与分享实际上是一种“文化表达”,这更会促进学生对文化的深度理解。

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也需要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跨学科学习倡导根据生活中的问题设置主题,将不同学科围绕同一个主题联系起来,构建相互衔接贯通的课程体系。[15]实际上,传统文化本就没有学科之分,相反,它具有跨学科的特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向近年兴起的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教育模式学习,把跨学科学习作为关键。借由主题式的跨学科整合,学生有机会运用跨学科的文化知识来促进文化认同、建构文化观念,从而实现文化知识的活化以及向真实生活的有效迁移。

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还需要支持学生无边界学习。何谓“无边界学习”?无边界学习体现以下特征:一是学习空间的无边界。一方面,鼓励在真实世界中不同的、适合的学习场所中学习相应文化;另一方面,在条件限制时,利用技术赋能学习空间,为学习相应文化创造更好的场所。二是学习组织的无边界。学习不仅单依赖学校中的各类群体,更要借由技术的支持走向实践,在与文化行业、产业中的不同群体交流沟通中达到对文化学习与运用的深层次认知。这既是一种教育手段的实施,也是一种教育结果的期待。

真正的文化教育,从来都不是给一些文化知识让学生去学,而应是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开展文化实践,结果他们自然受到了文化的熏陶。无疑,智能时代的来临为我们创造机会提供了诸多便捷。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17-07-08)[2021-11-09].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7/20/content_5211996.htm.

[2]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等.中国智慧教育区域发展研究报告(2020)[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18.

[3][14][15]曹培杰.智慧教育: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J].教育研究,2018(8):121-128.

[4]袁振国.因材施教: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与开启智慧教育[J].探索与争鸣,2021(5):15-18.

[5]程伟.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误区与重构[J].当代教育科学,2018(7):21-24+40.

[6]吴文涛.传统文化如何走进学校?——论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逻辑[J].中国教育学刊,2018(3):37-42.

[7]翟博.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EB/OL].(2017-08-31)[2021-11-18].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zl_2017n/2017_zl37/201708/t20170831_312814.html.

[8]葛秋萍,李文香.大数据背景下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型智能服务平台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20(6):103-111.

[9]吴砥,饶景阳,王美倩.智能教育: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J].人工智能,2019(3):119-124.

[10]西窗烛[EB/OL].(2017-08-31)[2021-11-19].http://www.xczim.com/.

[11]彭文超.射中传统文化教育的“靶心”[J].中国德育,2020(15):5-6.

[12]杨东平.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和展望[EB/OL].(2019-08-22)[2021-11-25].https://www.sohu.com/a/335725641_100974.

[13]彭兰.连接与反连接:互联网法则的摇摆[J].国际新闻界,2019(2):20-37.

【吴文涛,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李梦娇,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李 敏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资源智能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2019:人工智能
资源回收
智能烹饪机
人工智能与就业
超智能插秧机
数读人工智能
自由光2.4L专业版+智能包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