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州窑瓷器的工艺审美与社会价值

2022-02-26 22:48陶治强
江苏陶瓷 2022年6期
关键词:瓷器陶瓷

陶治强

(安徽省淮南市博物馆,淮南 232001)

寿州窑历史悠久,它创始于长期对峙的南北朝,兴盛于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唐朝,衰落于分裂割据的五代至积贫积弱的北宋,停烧于兵连祸结的南宋。在长达四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寿州窑“筚路蓝缕,以处草莽”,“勇于探索,别树一帜,名震寰宇”。从借鉴、模仿到自主创新、自成一家、标新竞异;从偏居一隅的青瓷窑炉,到“一个中心,多点开花”的黄釉瓷造基地,寿州窑匠人攻苦茹酸、披星戴月,历经成败利钝、蓼虫忘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寿州窑在隋唐时期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日中天,远近闻名,市场的认可和百姓的喜爱就是对寿州窑价值最好的肯定和褒奖。如果说越窑是长江中下游瓷器文明的开创者,邢窑是黄河中下游白瓷文化的发明家和创始者,那么寿州窑便是淮河流域瓷器文明的创建者和引路人,是黄釉瓷文化的始创先锋。寿州瓷黄,名冠天下,并影响和带动唐代许多窑口开始烧制黄釉瓷产品,虽然比不上越窑青瓷和邢窑白瓷的名头,但在全国范围内也已形成一个黄釉瓷文化体系并势头猛进,与南青北白分割天下陶瓷市场,形成鼎立之势。寿州窑的黑釉瓷乌黑发亮、莹润无瑕,犹如后代的“乌金釉”;寿州窑绛红釉先还原焰、后氧化焰焙烧,工艺难度大,釉色稀少而雅美,可与宋代定窑“紫定”相媲美。

寿州窑烧制的瓷器器型丰富、造形多样,注重坯体、化妆土、釉色装饰。南北朝晚期至隋朝烧造的器型有青釉六横置系盘口壶和青釉八系贴塑罐,隋代烧制的器型有青釉高足盘、水盂、龙柄壶、高足杯、龙柄鸡首壶、双龙柄壶、碗、盏、四系盘口壶、青釉四系罐、酒杯和青黄釉四系盘口壶等。唐代烧制的器类十分丰富,可分为饮食器、盛储器、酒具、文具、寝具、玩具、建筑用瓷等,具体器类有执壶、平底碗、玉璧底碗、高足盏、瓷枕、瓮、罐、小喇叭口壶、四系盘口壶、穿带壶、背壶、盂口瓶、圆形砚、辟雍砚、水盂、筷笼、埙、动物俑、盘、纺轮、葫芦瓶、瓷豆、碾轮、模印龙纹砖、兽面纹瓦当、筒瓦、小执壶形水滴、省油灯、琉璃瓦、笔插、缸等。五代烧制的有带盖水盂,宋代烧制的有莲花瓣瓷枕、窑变釉元宝形枕头、模印“大中祥符”和“龙纹”枕头。

寿州窑的窑炉结构为北方常见的馒头窑,馒头窑采用倒焰式窑炉结构,在泉山也清理出一座龙窑残迹,龙窑火焰走向是横焰式。寿州窑瓷器的烧成温度在1 200 ℃左右,坯体普遍使用化妆土装饰,入窑素烧,出窑后再施釉,二次烘烤。隋代寿州窑以青釉、青灰釉、青黄釉为主,唐代的寿州窑釉色丰富,由青黄釉、鳝黄、蜡黄、酱红釉、茶叶末釉、黑釉等,以黄为贵,宋代仍以黄釉为主。寿州窑坯体装饰常采用刻划、模印、贴塑和剪纸贴花、剪纸漏花、釉下褐彩新工艺,纹饰有叶脉纹、几何纹、凹凸弦纹、绹索纹、双圈纹、联珠纹、莲瓣纹、忍冬纹、菊花纹、篦划纹、草叶、点状纹、波浪纹、龙纹、鱼纹、席纹、云纹、蝴蝶纹、团花纹、葡萄纹、柏叶纹、鹿纹、乳丁纹等。

寿州窑瓷器销路十分广阔,不仅在淮南本地大量使用,许多产品远销到今天的广州、扬州、河南、山东广饶县和东平县、淮安等地。安徽是寿州窑产品的消费大户,合肥、亳州、芜湖、安庆、淮北、宿州、六安、蚌埠、阜阳,凤台县、寿县、长丰县、巢湖、蒙城县、阜南县、涡阳县、临泉县、界首市、太和县、凤阳县、枞阳县等九市十二县均出土有寿州窑瓷器,这些地方是寿州窑生产经营的直接受益者,也是寿州窑瓷器的消费中心,直接影响着寿州窑的生产运营和建康发展。

1 天工开物,科学与艺术并重

寿州窑工艺精湛,黄釉瓷名扬天下,陶瓷界以“南青北白中间黄”称颂寿州窑。历时400余年的寿州窑,以高超的技艺、独辟蹊径的市场路径、精美绝伦的各式瓷器稳稳立足于竞争激烈的陶瓷世界,成为江淮大地一枝独秀的名门闺秀。

(1)简约性。简约大方是寿州窑瓷器的一个显著特性,瓮的肥硕无华、碗的简洁明亮、四系壶的质朴简练,寿州窑烧制的瓷器大多数都朴实无华、造型简洁,它呈现的是“实用为先、大简为美、素雅至上”的审美思想和艺术追求。

(2)科学性。瓷器是封建时代最伟大的科技发明之一,中国人的伟大创造,它的烧制需要窑炉、瓷土、燃料和一套科学规范而又繁杂的工艺流程,原料的采配及加工,泥料的储备及练揉,手工拉坯及修坯,手工雕刻、划花、粘贴,釉药的选配、制备及敷施,匣钵、窑具的制作及装窑,火焰气氛及烧成等,各工序按技术要求操作,由匠人严格把关。

(3)对称性。对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数学的内涵,展示了古人造物的一个规律。器物对称给人自然、优美、庄重、肃穆、宏伟和安定的感受。对称性问题在寿州窑瓷器中十分常见,有的呈轴对称、有的呈中心对称。呈轴对称的有如长方形龙纹砖、正方形莲花瓣烛座、莲花瓣纹纺轮、圆形兽面纹瓦当等;呈中心对称分布的有双龙瓶、器物的系。

(4)平衡性。视觉的平衡性是指器物的端庄与稳定性,放在平面上不会倾斜。寿州窑器物具有这一特性,让你看到每一件寿州瓷时视觉会产生非常和谐、舒适、愉悦、明朗的心理感受。寿州窑瓷器型规整,多是平底器,轮廓线条流畅,承重面大小适合,口、颈、腹、足各部位比例和谐,没有见到头大足小、头重脚轻的器物。

(5)节奏性。寿州窑瓷器形制多样,高矮胖瘦、大小不一,直线与曲线围成不同的面,装饰中曲线与直线交叉融合,以及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正确而又合理的比例关系,造成了千变万化的形式美和视觉上的节奏美感。

2 良工苦心,美目盼兮

寿州窑瓷器不仅是实用器皿、民生用品,它也是美丽的艺术品,蕴含着匠人的智慧和审美追求,是淮河两岸百姓亟需的生活物资,在当时物资匮乏的非常年代,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社会价值,以物美价廉的大众形象博取消费者的企盼和喜爱。

寿州窑鼎盛时期,窑炉林立,窑火夙夜不息,窑场灯火通明,瓷器制作夜以继日,盆、壶、瓦罐满目琳琅、流光溢彩。千帆穿梭,万车如龙,水陆两利,车进船出,好不热闹。气势恢宏的寿州窑生产、运输场景繁忙有序、欣欣向荣,绘就了一幅动静融合相生的美丽画卷。

寿州窑瓷器的艺术美是通过陶瓷造型和装饰来展示风姿神韵的,而这种艺术形象又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高挑清秀的隋瓷,浑圆饱满的唐瓷,寿州瓷造型形态端庄俊伟、结构有序、线条流畅、弯曲有度、轮廓丰满、穿插合理、接口严密,彰显“技以载道”、“文质彬彬”的设计思维,遵循变化与统一、准则与造型、外在美与内在美、秀丽与含蓄的相辅相成法则。装饰纹样线条勾勒粗犷简炼,也有温情细致的“描写”。瓷枕上“奔跑的小鹿、飞舞的蝴蝶”神态刻画细腻生动,呼之欲出,生意盎然。寿州窑隋八系罐上,四泥条系与四桥形系对称交错分布,罐身以两组凸弦纹将装饰图案分割成上、中、下三部分,最上部堆贴莲瓣纹、朵花纹;中部堆贴犬、虎等动物,间以莲蓬纹交替;下部饰覆莲座、菩提、花草等纹样,动物与植物一动一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珠辉玉映,洋溢着诗情画意,让美不止于型,还有触及心灵共鸣的艺术情趣,纵然朴实无华,却有幽光沉静和滑熟可喜的质感,令人驻足而观赏心悦目。寿州瓷生活气息浓厚,艺术感染力强,凸显出淮河地区的艺术色彩。

寿州窑新颖别致的造型,在让人赏心悦目的同时予人以满足实用的功能美感。“中国传统器物形式一方面要具有美感,让人们感到一种审美愉悦;另一方面,作为功能的载体,要实现某种功能。”功能之美首先体现在功利之用上,寿州窑的执壶较多见及,唐朝早期的浑圆厚重,至唐晚期的直腹轻巧,都是从实用主义角度进行改良的,为便于拿执,早期执壶的小系仅仅容下1~2个手指,到唐中晚期可以放下一只手拿握,便于用力,造型也精致美观。在设计产品时,艺人已考虑到使用的方便、合理与节约,暖砚的出现体现出创作者细腻的心理和人文情怀,这种砚中间为筒状腹,腹上镂空“上”和“人”字,这是点染油灯或蜡烛时跑烟气的地方,砚堂一侧设置一口,砚池在砚堂下方,冬天如果冻墨,就对砚池点火加热,以便书写用墨。

3 古为今用,泽被后世

寿州窑是兴盛于隋唐的古代窑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988年科学发掘、出土了比较丰富的瓷器标本。经过近几十年的广泛征集,寿州窑专题陈列展厅常年对外开放,这是寿州窑瓷器学习研究的有益场所,不仅如此,在全国许多博物馆内也展陈有寿州窑的瓷器。寿州窑瓷器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自然文化、茶文化等优秀文化,它在中国古代陶瓷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自科学发掘以来,众多学者加入研究行列,做出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眼下,寿州窑的宣传和研究仅限于文博单位和科研人员,寿州窑品牌还没有建立起来,淮南人民群众对其认知度有限,广大学生也不知道寿州窑在什么地方,年代也不清楚。因此,在当下弘扬民族文化的大环境下,建设寿州窑文化品牌,发展区域经济,责任倍感紧迫。要争取政府支持,通过网络上的街区和商厦电子屏幕、微信、QQ、专题网站、自媒体、电视广播、教育部门等多途径宣传。此外,还要充分挖掘寿州窑“古为今用”的社会价值,具体做法如下:

(1)充分借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研究新视角下寿州窑陶瓷烧制技艺保护与传承的新维度、新机遇、新价值。政府要给予从事文创开发的企业有力支持,鼓励企业科学发掘寿州窑文化资源。淮南市出现了像崔怀伦、朱兆龙、许怀喜、鲍峰等一批致力于寿州窑文化研究和传承的艺人,在他们的努力下先后成立了寿州窑陶瓷研究所、朱兆龙陶瓷艺术工作室、兆龙陶瓷文化有限公司、淮南师范学院寿州窑陶瓷研究所、汉风陶瓷艺术研究所,创造的一批批优秀成果屡获大奖,如许怀喜的“融合”、“寿州窑跳刀纹大盘系列”等陶瓷作品先后在国家级展览中获得金奖、银奖。崔怀伦创制的黄釉瓷,杯、盘、碗、盏广受欢迎,他研发的汽车装饰瓷打进了国际市场,批量出口到国外。基于寿州窑大师的研发和创新,寿州窑的文化品牌才越来越有影响力,才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随着寿州窑研发的传承人队伍壮大,研发企业规模化成长,寿州窑的名气会广为天下知。

(2)淮南各级政府部门要安排宣传部门、企事业单位、文化休闲场所定制寿州窑陈列展品,摆放在显眼位置,“寿州窑”名称或模印于器上,或制作说明牌以告之。在城市的公园、广场、主要街道的显要位置树立寿州窑雕塑,让“寿州窑”的产品慢慢为大家所熟知,既能赏心悦目,又能了解历史。

(3)打造寿州窑文化旅游路线,上窑镇寿州窑陶瓷研究所提出了“盛世中国黄”的品牌概念,致力打造上窑镇陶瓷艺术一条街,建设中国黄瓷生产基地和文化旅游中心。如果把淮南市博物馆、淮南师范学院寿州窑陶瓷研究所、兆龙陶瓷文化有限公司、汉风陶瓷艺术研究所、上窑陶瓷一条街、上窑镇寿州窑中心遗址连接起来,就会成为一个特色的寿州窑文化旅游专线,这样人们对寿州窑的过去和现在就会有很好的通晓。在获取经济价值的同时,寿州窑和淮南这座城市融合得更紧密,二者知名度会更高。

(4)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文化部门与教育部门牵手,鼓励和动员各级各类学生走进淮南市博物馆,观看寿州窑展品,并写出观后感。淮南市博物馆里的小小讲解员与旅游专业讲解员都是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他们在这里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5)文博专业学习鉴赏的研习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隋唐瓷器鉴定,熟悉时代特点,不见到标本实物肯定不行。淮南市博物馆寿州窑展厅里集中展示上百件作品,是学习寿州窑瓷器鉴定和古瓷器鉴定的上好标本。

(6)宣传动员绘画设计专业的老师、学生和从事绘画专业的人士来观摩写生,提高速写能力。

4 总 结

寿州窑是淮河岸边一处古老的陶瓷烧造场所,产品种类多样,多系民间实用品,关切百姓生活冷暖,具有地道的民窑性质。寿州窑生产的意匠美器,力求实用性与外观美的统一,传递了陶瓷手工艺的器道精神,承袭了民俗文化的审美范式和重意饰简的韵律。寿州窑陶瓷产品造型、装饰体现了物尽其用的设计功用美学和审美意境,虽历年千年风雨洗礼,其承载的精湛核心技艺和设计智慧能够唤醒传统文化的符号意识,引领人们走向诗意的艺术审美之路,不断地发挥着古为今用的设计价值功用。

猜你喜欢
瓷器陶瓷
漂亮的陶瓷彩绘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清三代 中国瓷器的黄金时代
金意陶陶瓷
解析元代瓷器——釉里红瓷器和钧窑瓷器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陶瓷艺术作品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洪州窑”瓷器赏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