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

2022-02-26 01:50董斌
健康之家 2022年19期
关键词:坏疽糖尿病足溃疡

董斌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溃疡和截肢,主要原因是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或深层组织破坏。流行病学证实,85%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前有足溃疡。因此,做好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非常重要。

糖尿病足的病因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导致肢体感觉减弱或消失,使足部对于压力、异物或冷热的感受下降,容易导致外伤、烫伤形成溃疡。如运动神经受损可影响足部肌肉,使肌肉萎缩,导致足部畸形。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导致皮肤分泌汗液功能下降,使皮膚干燥,容易诱发细菌感染。

糖尿病血管病变

可导致下肢血流量减少,使足部缺氧及营养供应不足,下肢皮肤温度降低、疼痛、间歇性跛行、缺血,严重者可导致溃疡、坏疽。

糖尿病足的分期

糖尿病足患者主要表现为足部感觉异常、足畸形及足部缺血导致的疼痛、行走困难等,常合并有感染、溃疡、坏疽等。早期表现为皮肤温度低、疼痛等下肢供血不足症状,感觉麻木、迟钝等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晚期足部出现肌肉、骨组织的坏死,如骨髓炎、干性或湿性坏疽等。临床根据患者缺血症状的轻重,将糖尿病足分为4期:1期患者病情最轻,仅感觉下肢发凉、麻木,时而发生腿抽筋。此期患者临床就诊率不高,从而延误病情。2期患者下肢缺血症状逐渐凸显,多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即步行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被迫休息一会后疼痛即可缓解,能继续行走,如此往复;随着缺血程度的加重,行走距离将逐渐缩短,直至出现“静息痛”。3期患者表现为休息时下肢的持续性疼痛,尤以夜间时明显,常常整晚抱膝而坐,疼痛难寐。临床中,许多患者直到此期才来就诊,错失了治疗的最佳时期。4期患者表现为周围组织长时间严重缺血,出现肢体发黑、溃疡、坏死,顽固难愈,最终导致截肢。

糖尿病足的诱发因素

(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加,糖尿病足患病率增加。(2)性别:是糖尿病足的重要影响因素,男性患者截肢风险高于女性。(3)其他疾病: 如脑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疾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均为危险因素。(4)吸烟:吸烟患者比非吸烟患者患病率更高。(5)其他:老茧、鸡眼及嵌甲处理不当;不合脚的鞋袜使足部压力异常。(6)低教育水平、低收入者、缺乏运动等容易发病。

糖尿病足的预防

糖尿病足的预防主要是严格控制血糖,通过饮食、运动,再结合降糖药物,帮助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之内。如果已经出现血糖异常,伴有糖尿病周围神经并发症和血管并发症,需遵医嘱使用一些帮助改善血供的药物,例如羟苯磺酸钙胶囊。

严格控制血糖

根据病情及时调整降糖药的剂量,给予糖尿病饮食。做到按时进食;在保持总热量不变的情况下,保证饮食平衡;严格限制各种甜食;体育锻炼时不宜空腹;控制体重;每日监测血糖。

足部感染预防

应做到:(1)每日检查双足。观察双足皮温颜色有无异常、温度和疼痛感觉有无变化;注意观察足背动脉的搏动、皮肤弹性及色泽,如有搏动减弱或消失,皮肤逐渐变白或变紫,常提示膝关节以下有严重缺血,应及时报告医师。(2)正确洗脚及修剪指甲。水温<37℃, 洗脚后擦干趾缝, 不用小刀刮皮肤, 修剪指甲不可过短。(3)正确选择鞋袜,以透气性强、无接缝、吸汗的棉袜为宜。(4)不要赤足行走, 防止足部损伤。(5)注意保暖,尤其是冬天,要选择柔软、前头宽大合脚、舒适的鞋子。

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

卧床休息

减少活动,避免摩擦刺激、抬高患肢,以缓解水肿,减轻症状。

运动护理

原则是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通常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运动项目。糖尿病足患者如无其他并发症,可于户外进行体育运动,选择运动项目和时间要量力而行,宜全面锻炼为佳;糖尿病足患者伴有严重并发症,如肢端坏疽、感染等,不宜进行室外体育活动,而应根据病情和患者意愿,于病床上选择适当的四肢活动。对糖尿病足患者下肢神经、血管病变的局部护理也非常重要,目的是保护和促进局部血运的恢复,防止局部组织的坏疽及破溃。如已出现破溃、坏疽,也可促进早期愈合。

患足局部创面护理

注意观察患肢末梢循环、局部温度、伤口敷料清洁度、有无渗血及脓性渗出。在采用改善微循环、合理控制血糖、抗生素全身治疗的同时,对局部坏死组织进行清创、冲洗、碘伏消毒。换药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伤口及周围皮肤用碘伏消毒,每次擦拭两遍。方法自伤口周围边缘向外5 cm,视创面情况清除分泌物,将已溶的坏死组织锐性剥离去除。如创面成痂者锐性剥痂或用烧伤湿润膏外涂包扎,促进痂皮自溶,有利于创面早期愈合。然后给予红外线治疗仪照射创面30 min,再用重组人胰岛素4~8 u、盐酸庆大霉素4万~8万 u、生理盐水2~3 ml均匀喷洒于溃疡面,然后用无菌凡士林纱布贴敷,无菌纱布包扎。视创面情况每日或隔日换药一次,直至创面坏死组织逐步修复,必要时用溃疡糊或清疱腋。有窦道的道口可填入溃疡糊引流条。足部溃疡面积较大时,先用0.5%灭滴灵100 ml+庆大霉素+普通胰岛素混合清创处理,再用配制普通胰岛素+山莨菪碱+贝复剂液浸润纱布湿敷。每天2次,连续1周。注意观察局部情况,如果分泌物减少,釆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在应用抗生素喷洒以加速创面肉芽组织生成和上皮细胞增殖,从而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患者不宜单纯抬高患肢,以免影响远端血供。如出现糖尿病皮肤紧张性大疱,尽量避免切开,应由护士在无菌操作下抽出渗液;较小水泡可自行吸收,痂皮任其自然脱落,切勿剥脱。局部按摩也可以促进创面的愈合。换药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保持病室环境、床单及患者皮肤清洁。

心理护理

糖尿病足患者因足部溃疡给工作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和影响,特别是面对截肢的危险,对健康和生活失去信心,情绪低落,不利于疾病的康复。糖尿病足病治疗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护士应多关心安慰患者,将糖尿病足的发病原因、防治知识和护理方法告知患者和家属,让患者对糖尿病足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从而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此外,还可以向患者介绍糖尿病足痊愈病例,鼓励患者保持乐观情绪;多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情绪和期望,做好心理疏导;耐心、细致地为患者讲解治疗和护理的疗效,增强治疗信心。

糖尿病知识的健康宣教

目的在于帮助患者学会自我监测血糖;严格遵循糖尿病饮食,保证所需营养成分摄入,以促进组织修复;让患者了解糖尿病足危险性,养成每天检查足部的习惯,内容包括色泽、温度,有无鸡眼、趾甲内陷、水疱或皲裂,以及擦伤、裂伤、表皮破溃等异常情况。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以预防足部皮肤损伤和感染。

猜你喜欢
坏疽糖尿病足溃疡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给糖尿病足患者一个“立足之地”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都是“溃疡”惹的祸
糖尿病足部门诊在预防糖尿病足溃疡中的体会探析
坏疽性脓皮病误诊为带状疱疹1例
坏疽性脓皮病一例
溃疡生肌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
敛疮散治疗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