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双碳经济的进展、问题和优化路径

2022-02-27 11:43黄波
银行家 2022年1期
关键词:烟台绿色金融

黄波

近年来,我国决策层相关文件明确提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并制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为此,当地金融业也要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相应的金融支持。本文旨在以山东烟台市为例,摸清当前金融业支持实现碳目标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进一步加快绿色金融创新步伐、优化创新路径的具体措施。

目前进展

系统升级。将“双碳经济”纳入银行保险机构助力绿色金融发展的“三大功能、五大支柱”,从组织架构上提高“双碳经济”的站位,引起多方重视。烟台市金融业持续完善服务体系,构建专业化的服务团队,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坚实保障。截至2021年9月末,烟台市辖区银行业、保险业共引入专业信贷人员166人,成立专营团队12个,设立特色支行4个,从组织体制上确保各信贷环节都有专业人员,以最优组合做好绿色金融服务工作。同时,通过建立双碳评价机制,优化基层网点与客户经理考核激励,发挥考核机制的风向标作用,通过调控评价指标推动转型,提高双碳金融支持力度。例如,交通银行烟台分行将绿色信贷纳入经营单位和部门绩效考核办法,提升前台、中台和后台部门对绿色信贷的重视程度。

产品创新。烟台辖区银行业调整信贷投向结构,开发支持绿色产业的相关信贷类产品,提高绿色投放占比,以产品满足客户,支持更多企业发展绿色产业。截至2021年9月末,烟台市银行机构支持绿色低碳企业贷款余额为276.08亿元,占辖区贷款总额的3.76%,占比较2020年同期增加0.31个百分比,以更大力度支持了辖区绿色企业的发展。其中,烟台银行推出专项支持绿色产业项目的“绿融贷”产品,利用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募集的资金,专项用于支持符合国家绿色产业项目的授信业务;平安银行烟台分行为绿色低碳企业发放表内贷款6000万元,表外贷款7046.08万元。

搭建平台。辖区金融业与地方政府、农业局等相关部门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推动贷款贴息、以奖代补、融资担保、风险补偿等政策的制定及落实,更大程度上为绿色环保企业争取减费让利。截至2021年9月末,烟台银行业、保险业成功为辖区绿色企业节省融资成本约300万元。例如,日照银行烟台分行积极与地方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创新性推出专属信贷产品“绿碳贷”,并给予利率下浮200个基点的优惠政策,成功为烟台市蓝天环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发放贷款460万元,节省融资成本9万元;蓬莱农商银行与辖区优质光伏企业签订“银企合作协议”,累计为224户企业发放“分布式光伏发电贷款”2797万元;平安银行烟台分行对4户双碳企业的绿色信贷FTP给予3基点的优惠,为企业节省融资成本39.14万元。

重点突破。烟台市金融业聚焦减碳和环保两大领域,重点支持城市供水、污水处理、海水淡化、污泥资源化利用、工业危废处理、土壤修复等重点领域的企业发展,通过提升差异化服务能力,逐渐形成以低碳为导向的金融支持环境。例如,浙商银行烟台分行在了解到毅康科技有限公司在建造污水处理厂时有资金缺口,利用区块链平台解决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手续费高的问题,成功帮助企业盘活存量资产;烟台银行为解决烟台神联飞航新能源有限公司的融资需求,仅用4个工作日就为其办理了展期3400万元,成功解决企业资金紧张问题。

存在问题

准入标准不统一,支持体系仍不健全。虽然国家层面已出台《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等相关制度,并逐步搭建起包括通用基础标准、产品服务标准、信用评级评估标准、信息披露标准、统计与共享标准、风险管理与保障标准等六方面内容的标准体系框架,但绿色金融标准仍然面临着体系不完善、支持范围不统一、地方标准不一致等问题;尤其在双碳领域仍未有针对性强的细化规范,导致企业开展双碳经济活动不仅在项目立項上有难度,获得金融支持也有难度。例如,建设银行烟台分行反映,山东港源管道物流有限公司因主要经营项目为服务山东省石油天然气输配网络,按照项目情况应属绿色环保产业,但依据人民银行下发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的解释说明以及《关于修订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通知》中的绿色金融标准,难以匹配归类项目,导致其无法享受绿色行业优惠待遇。

专业人才匮乏,服务水平仍待提升。双碳经济作为新兴产业已覆盖金融、环保、化工等多个学科领域,专业性较强,尤其是企业污染物排放等计量、保险产品查勘定损都需要专业知识。但目前银行保险领域绿色金融专业人员匮乏,复合型人才缺口巨大,大多数银行保险机构未成立专门的绿色金融服务部门。其中,保险公司缺乏专业的理赔人员,存在查勘理赔评估不到位的情况;部分银行缺少专门的绿色信贷部门,在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时针对性不够。例如,烟台银行现有授信人员多为金融类相关专业,涉及绿色金融的专业性人才匮乏,以总行授信管理部为例,该部门有从事授信管理人员27人,而与绿色金融相关人才仅1人,占比仅为4%;兴业银行烟台分行尚未设立绿色金融部,从事绿色金融服务的人员为2名兼职人员,难以满足公司开拓绿色业务、开展绿色调研的需求;中华联合财险烟台中心支行现已为烟台市核电产业、光伏动能新能源产业等企业提供保险保障,但公司内部尚无绿色双碳金融专业人员,专业性不足已成为限制双碳领域保险产品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产品创新性不足,市场规模亟待扩张。调研发现,传统的项目融资和绿色信贷还是该类产品的主要组成部分,这种传统产品越来越难以满足市场主体的差异化需求,部分金融产品与碳足迹脱钩现象严重,碳市场和碳金融工具尚未充分发挥合理配置金融资源的作用。例如,招远农商银行依托省联社开发的信e贷平台,开发上线“信e贷”“税e贷”“信保贷”等种类的互联网企业信贷产品;但是互联网金融产品种类仍较单一,适合群体较窄且额度有限,难以满足大部分绿色双碳企业的贷款需求。同时,企业保险意识淡薄反作用于产品研发,薄弱的市场需求难以激发保险公司研发产品的积极性,单一的保险产品又难以开展营销宣传工作,企业的保险意识也难以加强。例如,中华联合财险烟台中心支行发行的绿色保险产品仍以环境污染责任险为主,主要针对企业在固定营业场所经营时因意外产生的污染事故,但是在针对水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核污染等其他高污染行业方面,还存在保险产品空白,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污染企业转型发展。

企业经营风险加大,风控水平需提升。在“双碳经济”政策驱动下,部分企业面临着从能源行业和其他重点减排行业向绿色低碳行业转型的挑战。期间政策、技术和市场观念的转变很可能会为企业带来信贷风险和资产贬值风险,若风险得不到妥善处置,甚至可能转化为系统性金融风险。例如,潍坊银行烟台分行反映,该行绿色产业不良贷款率高出其他行业0.2个百分点。同时,目前绿色低碳企业面临期限长、投资高、风险大等挑战,且风险保障意识较弱,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方面缺乏经验数据,费率及赔偿标准可能存在脱离实际的问题。目前大多数保险机构尚未意识到气候变化可能给双碳企业带来信用和市场风险,尚未建立完善的识别、分析和管理机制。

指标差异化水平不足,评价机制待完善。银行保险机构在绿色资产配置、环境风险管理、提升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方面均有待完善。烟台辖区银行业保险业内部有关双碳经济的政策多由总行或总公司制定,未考虑烟台辖区银行业保险业面临的特定风险,差异化设计不足,导致部分激励政策缺乏针对性,难以充分发挥银行保险机构在绿色金融领域的作用。例如,广发银行烟台分行反映,该行支持绿色信贷的口号已提出多年,但受限于标准及制度建设不到位、配套政策不完善等因素,一直未被当作核心指标完成;且作为地方分支机构,各项考核指标均被动接受上级行统一安排,缺乏自主空间,指标激励作用不显著。

优化路径

打造“绿色标准”,提升对接精准度。一是完善绿色认证标准。逐步完善绿色企业、绿色项目的认证标准体系,减少银行保险机构识绿、辨绿成本。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制定具有辖区特色的绿色金融政策,归纳整理烟台市绿色企业名单并逐一匹配,方便绿色企业与绿色金融精准对接,逐步打造专业的“绿色标准”,将企业和金融相结合,避免绿色环保企业因无法与制度内容匹配而难以享受绿色待遇的问题发生。二是建立健全环境责任和信息披露标准。制度标准的建立有助于约束企业主动将碳收益和碳成本纳入生产经营成本,从源头上带动双碳经济的发展。逐步推进烟台辖区环境外部性内部化,推动企业将碳收益和碳成本纳入考核指标,以此带动碳交易发展。三是规范绿色金融专营机构标准。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参照赤道原则、结合烟台市绿色企业实际,建设绿色金融专营机构,在采纳赤道原则服务企业融资基础上,探索推进具有区域特色的绿色金融服务。

强化“人才储备”,完善配套金融服务。一是储备人才库。发挥辖区协会组织功能,构建烟台市绿色金融人才库,共同建立人才培养引进平台,多以碳排放管理体系培训和业务研究为主,针对烟台市银行保险机构缺乏绿色授信、绿色产业查勘定损等专业人员情况,筛选烟台市各金融机构优秀人才开展培训工作,搭建人才理念,充实专业人才队伍,专门服务于低碳企业发展,在开发创新产品、控制运营成本等方面提供高水平、专业化意见。二是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加强与碳交易、碳核查、认证、审计等第三方的合作,深耕“双碳”领域,探索与研究机构的合作可能,积极参与各类政策、标准以及工作方案的制定,为实际操作提供理论可能。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升“双碳”能力,增强执行力;同时,选取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人才作为典型,通过物质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银行保险业,提升银行保险机构业务人员的专业素养。

坚持“创新驱动”,丰富产品及服务种类。一是加大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引导各银行机构探索信贷新模式,力争优化信贷结构,跳出固有思维模式,推出更多以綠色为主题的银行理财、信托、基金等金融产品,丰富居民投资渠道;增加互联网信贷、绿色保险等产品种类,根据区域特色,探索发展区域适配型金融产品。二是完善绿色产品交易市场。积极加强部门分工协调,消除信息壁垒,搭建企业与金融机构间的沟通平台,做好摸清绿色资产底数、健全碳排放信息披露机制、碳配额核发分配等前期准备工作。积极鼓励辖区银行保险机构参与碳市场交易,不断创新开发新产品,完善金融服务,提高交易活跃度,创新碳配额抵质押融资、碳债券等金融产品,由此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引入“信用评估”,分散企业信用风险。一是搭建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建议税务、工商、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整合数据库,对企业纳税、环保评级、企业规模等信息予以公示,并将及时纳税、环保等级较高、信用状况良好的绿色企业纳入“白名单”。二是推进绿色金融银保合作。鼓励保险公司充分发挥保险保障功能,推出银行绿色信贷保障型保险产品,引导银行机构通过保险保障,分散风险。三是持续关注控排企业信贷质量。积极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完善信贷环境风险评估机制,实时掌控各项指标,适当增加环境风险拨备,持续跟踪绿色企业经营状况、政策支持情况等,不断更新绿色企业各项经营指标,掌握企业经营实况,防范化解不良隐患。

强化“顶层设计”,探索多部门联合机制。一是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积极推进绿色机构建设,从高层领导到基层员工,倡导人人建立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要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作无谓的过度消遣。二是明确“绿色发展”工作责任。将“绿色发展”作为长久发展战略,明确各项评价指标的设计原理,并合理运用评价结果。三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对绿色金融的考评,考虑在薪酬考核中加入或提高绿色金融指标的比例,同时探讨多样的绿色资产风险权重笔记,假定整体风险权重不变,探索绿色资产风险权重和高碳资产风险权重的比例互调的程度;同时,推动探索多部门联合机制,加强信息交流,采取财政贴息、税收优惠、风险补偿、基金担保、引入绿色金融业绩评价等方式,将适当的金融资源引流至绿色低碳领域,为开展绿色低碳业务提供金融支持。

(作者单位:山东烟台银保监分局)

责任编辑:刘 彪

猜你喜欢
烟台绿色金融
2021《镜观烟台》摄影四季大赛第一季度作品展示
2020《镜观烟台》摄影四季大赛第四季度作品展示
2020《镜观烟台》摄影四季大赛
鲜美烟台 四月芳菲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追踪绿色的秘密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再造绿色
金融大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