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刊与新冠肺炎防疫抗疫专题报道

2022-02-28 01:57段艳文范珈硕高存玲
出版广角 2022年1期
关键词:抗疫新冠期刊

段艳文 范珈硕 高存玲

【摘 要】2020年2月6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向出版界发出号召,要求出版界加强出版服务,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国内期刊快速应对、主动作为,加强选题策划,积极组织抗击疫情的专题、专栏、专刊,对我国全面复产复工的过程进行报道。借助龙源期刊网,本研究对时政新闻、财政经济、文化艺术、科技科普、医学学术五类期刊的疫情相关报道进行概述,以此探讨中国期刊新冠肺炎防疫抗疫专题的报道情况。

【关  键  词】中国期刊;新冠肺炎疫情;抗疫;专题报道

【作者单位】段艳文,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范珈硕,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高存玲,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2.01.002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暴发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冲击,但中国人民坚忍顽强、砥砺奋进的精神创造了奇迹。自2020年5月武汉“解封”以来,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人民生产生活逐步恢复,我国成为疫情期间少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之一。随着疫苗的研发和生产的推进,中国更是以非凡的大国气质致力于为世界抗疫做出贡献。

2020年2月6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向出版界发出号召,要求出版界加强出版服务,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2020年2月10日,中国期刊协会印发《关于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工作的通知》,倡议我国期刊出版机构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认真做好正面宣传引导,精心策划战“疫”选题,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平台,创新传播方式,保证宣传实效。对此,国内期刊快速应对、主动作为,加强选题策划,积极组织抗击疫情的专题、专栏、专刊,对我国全面复产复工的过程进行报道。本文借助龙源期刊网,对时政新闻、财政经济、文化艺术、科技科普、医学学术五类期刊的相关报道进行概述,以此探讨中国期刊新冠肺炎防疫抗疫专题的报道情况。

一、时政新闻类期刊关于新冠肺炎防疫抗疫的报道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程度大、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给社会运行、经济运转和人民生活造成巨大影响,是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政新闻类期刊是新闻敏感性最强的期刊媒体,对新闻热点和社会事件的关注尤其深刻。2020年,众多时政新闻类期刊推出专题报道,全方位关注疫情扩散情况、抗疫进展情况以及复工复产情况,取得良好的报道效果。下文以《中国新闻周刊》《新民周刊》《民生周刊》《南风窗》《瞭望东方周刊》5本期刊为例,分析时政新闻类期刊新冠肺炎防疫抗疫专题的报道情况。

1.基本情况

《中国新闻周刊》2020年第4—15期、第23期、第34期、第39期、第43期共16期将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封面主题,封面故事分别为《新冠病毒:我们要付出多大代价》《围城之战:我们如何过关》《武汉攻坚:我们如何与疫情赛跑》《防控之辨:我们怎樣科学应对》《疫情下的超级实验:远程办公与在线教育》《大流行:真实的威胁》《白色防线:重新认识感染病学》《停摆的世界》《武汉重启》《群体免疫之路》《复工时刻:武汉如何保住中部C位》《后新冠预言》《毕业于2020》《等待疫苗》《疫情第二波:中国常态化防疫启示录》《后疫情时代的医疗新基建冲动》。报道力度大、报道数量多、报道篇幅长、报道内容深入是《中国新闻周刊》的基本特点。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中国新闻周刊》2020年第4期对汹涌而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进行报道。该期首篇文章题目为《疫情是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试金石》,第二篇题为《信息公开透明是战胜疫情的必要条件》,两篇文章以新闻评论的形式表达了对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看法。此外,《被清空的武汉:一座没有陌生人的城市》《一位急救医生的24小时》《隔离生活》《科学与新冠病毒的竞赛》《致命的野味》等文章,从疫情影响、武汉“封城”、防控举措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报道,内容全面、视野开阔、反思深刻,成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产生重要影响的期刊专题报道。另外,《中国新闻周刊》当期还发表了与疫情有关的随笔作品和漫画作品共两篇。

《南风窗》2020年第4—9期、第21期共7期采取封面报道的形式关注新冠肺炎疫情,这7期的封面标题分别为《战“疫”》《风雪武汉》《复工,突破重围》《抗疫:全球硬战》《“战时”美国》《新冠,新世界》《疫苗竞赛》。其中,第4期有超过一半的文章围绕疫情展开;第5期除了关注疫情本身,还关注疫情对经济、留学生教育等方面的影响;第6期以数字的方式展示了复工复产的重要性——“停工一天或者半开工一天,财富的损失即是天文数字”;第7期将视野放至全球,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的影响,尤其是给国际政治带来的考验。

新冠肺炎疫情对民生影响深刻,《民生周刊》以“为民生服务”为办刊宗旨,2020年共有4期采取封面报道的形式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封面标题分别为《战疫情迎胜利》《复生产保民生》《基层治理“疫”考》《疫中90后,逆行勇担当》。

在所有的时政新闻类期刊中,《新民周刊》对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力度最大。在该刊2020年全部的48期中,第4—13期、第15—17期、第39期、第40期、第42期、第44期、第45期的封面主题为新冠肺炎疫情,共计18期。《新民周刊》除了报道力度大,还有一个特点是较多关注上海的抗疫情况,反映地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积极举措和过程。

《瞭望东方周刊》2020年第4期和第5期以封面报道的形式关注新冠肺炎疫情,两期的封面故事分别为《同心战疫》和《人民的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是贯穿2020年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除了以上5本期刊,还有大量时政新闻类期刊以专题报道、封面报道等形式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同时,以上5本期刊除了本文所列举的刊期,在其他刊期中也频繁以单篇或多篇文章的形式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在报道形式上,各刊多采取“封面+卷首语+专题+单篇文章”的形式对新冠肺炎疫情进行报道。

2.基本特点

(1)新闻性强

突出新闻性是时政新闻类期刊相比其他类型期刊的特点,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中,时政新闻类期刊展现了对报道内容新闻性的极大关注。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随疫情防控进展展开报道,二是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就第一个方面来说,2020年上半年经过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疫情得到有效控制。2020年5月,武汉“解封”具有标志性的节点意义。同时,疫情防控是一场持久战,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偶尔有零星病例出现。每当疫情出现反复,相关新闻获得全国关注的时候,时政新闻类期刊就会加强对疫情相关新闻的报道。例如,2020 年9月全球出现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新闻周刊》2020年第39期以《疫情第二波》为封面标题进行报道。在此之前,疫情已经连续多期未占据《中国新闻周刊》的封面报道。就第二个方面来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大部分时政新闻类期刊在 2020年第3期或第4期即推出相关专题报道,及时关注疫情,体现了较强的时效性。

(2)报道力度大

时政新闻类期刊对新冠肺炎防疫抗疫的专题报道还表现为专题数量多、报道篇数多、报道力度大、报道比重大的特点。《中国新闻周刊》全年共有14期以新冠肺炎疫情为封面话题,并采取“封面+专题报道+单篇文章”的形式关注这一话题。《新民周刊》全年共18期以封面报道的形式关注新冠肺炎疫情。从封面专题的比例来看,这个数字是极少出现的。除了封面专题数量多,各期刊在报道篇数、报道篇幅方面同样花了大力气,展现了极大的报道力度。

(3)深刻的思想性

在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中,时政新闻类期刊除报道新闻事实外,还从多方面、多角度出发,对新冠肺炎疫情展开全方位的深度报道。如《中国新闻周刊》2020年第34期围绕疫苗展开讨论,除了对疫苗本身的讨论,还从全球公平的角度展开分析,展现开阔的报道视野。《南风窗》2020年第4期重点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其中,《人类仍然在和瘟疫赛跑》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回顾了人与瘟疫的斗争过程,具有强烈的历史纵深感。

二、财政经济类期刊关于新冠肺炎防疫抗疫的报道

中国是2020年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财政经济类期刊从武汉抗疫、全球抗疫出发,聚焦新冠肺炎疫情下商业的嬗变、企业的抗争,以及疫情对城市农村经济与产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等。本文以《财经》《第一财经周刊》《商界》《互联网经济》《当代农村财经》5本期刊为例,分析财政经济类期刊新冠肺炎防疫抗疫专题的报道情况。

1.基本情况

从内容上看,《财经》第4期、第5期、第9期都以专刊的形式对新冠肺炎疫情进行报道。三本专刊的封面文章分别是《拯救武汉》《全球抗疫》《对垒疫后衰退》。《拯救武汉》专刊讨论了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检测、治疗以及疫苗研发阶段存在的问题,展现了以医护、快递小哥和爱心司机等为代表的典型人物的抗疫行动,并介绍了中国经济逆周期的“战疫”措施、金融界的“战疫”行动、各行业与从业者们受到的冲击;《全球抗疫》专刊则讨论了美国、日本等国的抗疫困境,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并关注资源对接困难所导致的全球口罩缺货的问题等;《对垒疫后衰退》专刊则关注新冠肺炎疫情下各国经济受到的冲击及竞争的衰退,还以特稿的形式报道了钟南山、张文宏、张定宇等抗疫一线人物,以及一些典型企业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贡献。

《商界》则是从行业与企业的角度出发,在2020年第3期关注零售业、服装业、房地产业、旅游业等行业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并认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2020年第4期,该刊以江小白、京东物流、春秋航空等多个不同领域的代表企业为例,介绍这些企业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突围举措,提供相应的借鉴措施。

《当代农村财经》关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农村经济环境,讨论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与应对策略,以及后疫情时代乡村发展建设等问题。同时,《当代农村财经》还关注农村疫情给2020年全面脱贫攻坚带来的影响。

报道篇幅上,《财经》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篇幅較大,在其6期涉及新冠肺炎疫情专题报道的刊期中有3期是专刊。《第一财经周刊》2020年第3期和第4期分别有23篇和22篇报道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占当期报道总数的46.9%和44.8%。《商界》2020年第3期和第4期分别有27篇和18篇报道和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互联网经济》2020年第3期共有11篇文章报道新冠肺炎疫情。《当代农村财经》2020年第4期、第5期和第8期分别有5篇、4篇、2篇报道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

2.基本特点

财政经济类期刊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新冠肺炎疫情专题报道中呈现以下特点。

(1)关注数字化技术

《互联网经济》中《2020:“疫”不容辞的大数据之战》《数据战“疫”》等专题和文章论述了大数据如何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发挥支撑作用,分析大数据如何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服务。《疫情防控加快电子政务发展步伐》和《新型冠状肺炎病毒对城市数字治理启示》则认为大数据除了在抗疫中发挥关键作用,其对未来的政务管理、城市治理等方面还有更广泛的应用空间。《财经》以《疫动数字经济》为封面文章的专题,介绍了疫情暴发后数字基础设施发展较好的国家有关医疗数字化、城市管理数字化、教育数字化及企业办公数字化等方面的巨大需求和产业急剧增长的情况,讨论了数字化技术和新兴商业模式在防疫抗疫和公共管理方面为“遏制病毒传播”“实时信息通报”“保障生活质量”“重振生活活力”做出的贡献。

(2)较强的针对性

财政经济类期刊关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不同环境、产业、行业的具体问题并进行针对性分析,讨论应对办法。如《当代农村财经》的《疫情对“三农”的影响及应对思路》一文讨论了疫情对农村农业经济的影响。《财经》的《疫情带来六大影响,中国芯片和消费电子行业积极自救》一文介绍了电子行业在局部复工后产能受限的问题,及疫情对中国芯片和消费电子行业的影响。《商界》的《京东物流:唯快不破》一文则基于许多电商受疫情影响的背景,介绍京东物流如何依托自建物流配送体系进行运作。

(3)突出的说理性

财政经济类期刊在报道新冠肺炎疫情时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讨论与延展,旨在答疑与说理。如《第一财经周刊》的《医用防护服为何如此缺?》一文从医用防护服短缺的问题出发,探讨医用品生产业如何平衡生产与存储,避免疫情过后产能过剩对同质化小工厂的影响。《抗击“新冠”之战,亦是医改17年再复盘》一文则从2003年的“非典”疫情出发,讨论了“超级医院”的运转模式及其在新冠肺炎疫情中运用时可能面临的问题。

三、文化艺术类期刊关于新冠肺炎防疫抗疫的报道

文化艺术类期刊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力度很大,许多期刊都推出了新冠肺炎疫情专刊。本文以《人民画报》《群文天地》《现代艺术》《中国画报(英文版)》4本期刊为例,分析文化艺术类期刊新冠肺炎防疫抗疫专题的报道情况。

1.基本情况

从报道内容上看,文化艺术类期刊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内容较为丰富,如《现代艺术》2020年第2期以“文艺百家‘战疫’集结号”为主题推出122篇(幅/件)美术、书法、摄影、歌曲、诗歌作品。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国画《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水彩《火神山上一朵白云》、组诗《庚子抗疫》、书法《与子同裳》等。再如《群文天地》2020年第2期围绕“凝心聚力抗击疫情”这一主题组织12篇作品,包括朗诵诗、快板书、唱词、散文等形式。其中,《烈火淬金》《战“疫”三字颂》等文章表达了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决心,还结合中华传统文化要素进行宣传,具有艺术价值和民族特色。还有一些文化艺术类期刊注重报道的新闻性,主要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为报道内容,如《人民画报》以大幅图片展现了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人们的行动,其中,《联防联控,全民在行动》展现了交通管理人员对来往车辆进行信息核對、电务部门工作人员戴口罩上岗、社区居民登记防疫信息等情景,《我们十天建了一所医院》展现了火神山医院的建造过程和内部工作人员消毒的情景等。

从报道篇幅上看,一些文化艺术类期刊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篇幅较大。《人民画报》2020年第2期、第3期、第4期分别刊发文章14篇、21篇、23篇,其中,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文章分别为14篇、6篇、20篇;《群文天地》2020年第2期共刊发文章26篇,其中,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文章有12篇;《现代艺术》2020年第2期共刊发作品121篇,其中,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文章为121篇;《中国画报(英文版)》2020年第2期、第3期、第5期刊发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文章分别为19篇、21篇、22篇,占比较大。

从报道形式上看,各刊多采取“封面+专题+卷首语”或专刊的形式进行报道。

2.基本特点

文化艺术类期刊在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报道中呈现以下特点。

(1)关注抗疫行动

科技类、经济类期刊有较强的专业性,而文化艺术类期刊并不专注于某一专业领域,因此文化艺术类期刊的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报道内容多专注于人民的抗疫行动。如《人民画报》的专刊《共克时艰中国加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特辑》对疫情的相关描述集中于新冠肺炎疫情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以及各行各业的人们团结起来的共同抗疫行动。

(2)刊发大量文艺作品

时政新闻类、财政经济类期刊主要以文字介绍国家和人民努力抗击疫情的情况,而文化艺术类期刊利用诗歌、绘画、书法、摄影等文艺形式体现了抗疫精神,这一点在《现代艺术》中有明显体现。该刊2020年第2期以上百件美术、书法、诗歌及摄影作品反映人们相互扶持、远离病痛的愿望。这些作品既再现了抗疫瞬间,如国画作品《美丽的瞬间》、摄影作品《守护(组照)》,又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明天的向往,如摄影作品《明亮的眼睛》、诗歌《东方山色晓霜重》等。

(3)面向国际宣传

文化艺术类期刊在报道新冠肺炎疫情时不仅面向国内受众,还积极面向国外受众进行内容输出,旨在让外国读者了解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的担当大国形象。很多期刊都通过英文版报道相关内容,如《中国画报(英文版)》中的China' s Confidence Against Coronavirus一文积极介绍疫情下中国的民生民况;oward Total Victory一文通过描绘武汉市民中的老人、孩子、医务人员、清洁工等典型人物形象,体现人民的敢于担当;Combating Covid-19 Together一文宣传了全球共同抗疫理念,以及抗疫过程中中国积极援助他国的大国形象。

四、科技科普类期刊关于新冠肺炎防疫抗疫的报道

科技科普类期刊内容多以科普讲解、科学研究进展为主。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际,科技科普类期刊从各种科学角度对新冠肺炎疫情进行剖析,对网络流言进行辟谣,达到了很好地传播科学知识的目的。本文以《科学大观园》《科学之友》《大自然探索》《大众科学》《大众健康》《保健与生活》《家庭医药·快乐养生》《养生大世界》8本期刊为例,分析科技科普类期刊新冠肺炎防疫抗疫专题的报道情况。

1.基本情况

在报道内容上,《科学大观园》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多次以封面报道、专题报道的方式报道疫情,其2020年第4—7期连续4期长篇幅报道疫情,还有专门的抗疫人物专题如《卫士开篇》《烈士开篇》《战士开篇》,每个专题都有专栏介绍科技力量在抗击疫情中的作用。《科学大观园》的防疫篇则讲述当前疫情防护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倡导防控疫情不松懈,避免疫情卷土重来。

《科学之友》2020年第3期以《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作为卷首语,既揭示春天必然到来的客观规律,也暗指疫情终将过去,中国会迎来新的春天。此外,该刊又以人物、评论等方式多角度科普新冠肺炎病毒。其中,《钟南山:疫情中的“逆行者”》以钟南山的视角对疫情进行了科普回顾,展现了抗击疫情的种种挑战和中华儿女的不屈不挠。《你了解蝙蝠吗》对疫情最初被认定的病毒来源——蝙蝠进行科普,以减少人们对野生动物的恐惧。

《大众科学》除在2020年第2期、第3期进行封面专题报道外,还在第11期以《科海泛舟》专题对疫苗进行科普介绍,从疫苗的诞生到大规模应用,详细展示了疫苗的安全性,消除群众恐慌的心理,助推疫苗接种工作的开展。

《大众健康》2020年第4—6期、第8期均以封面报道的形式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其中,第4期的封面主题为“传染病真相”,有十几篇文章专门从传染病的角度介绍新冠病毒,对读者了解病毒真相具有重要价值,且其他专栏也大多将专栏主题与新冠肺炎疫情相结合,如在《百姓药房》专栏中,《预防新冠肺炎,这些“药”不靠谱》一文从专业的角度为大众释疑解惑。此外,《大众健康》2020年第5期封面文章为《人与动物,共病共存》,与当时研究者将蝙蝠视为新冠病毒来源有关,尽管后续有研究对这一观点提出疑问,但是这一主题下的文章介绍了动物携带病毒给人类造成瘟疫的历史,分析了动物病毒向人类传染的渠道,同时也介绍了相关的防护措施,发挥了良好的医学科普效果。

《保健与生活》2020年第4—6期推出新冠肺炎疫情的封面报道,封面文章分别为《别抢了!这些药物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小区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传染的风险大吗?》《专家详解人是如何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该刊封面标题的呈现方式与其他期刊有明显区别,主要表现为标题较长、口语化程度高,旨在通过日常化语言向读者开展医学科普。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在2020年有两期封面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主题,分别是第3期和第4期,封面文章为《免疫力是身体最好的医生》《疫苗,抗击疫情的希望所在》。而在这两期里,分别仅有1篇同题文章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占报道总篇数的比例仅为1.2%和1.3%。

《养生大世界》2020年第3期推出抗疫特刊,封面以《挥兵擐甲除疫患  众志成城克时艰》为标题。该刊在这一期共有16篇文章,均与新冠肺炎疫情有关,内容包括国家抗疫部署、防疫进展、专家访谈、新冠肺炎并发症、抗疫知识等,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疫情信息。

在报道形式上,各刊多采取“封面+卷首语+单篇文章”或“封面+卷首语+专题”的形式对新冠肺炎疫情进行报道,《科学大观园》还刊发过防疫抗疫专刊。

2.基本特点

(1)从科技角度分析疫情成因、防治方法与影响

《科学大观园》2020年第5期的《中国科技大战新冠肺炎》一文以对决的方式展现了科学技术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遏制作用,2020年第7期的《隔离简史:人类健康的无形长城》一文基于历史的角度,讲述隔离如何出现在人类社会,又如何改变人类抗疫情形势的故事。《大众健康》2020年第4—6期、第8期均以封面报道的形式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其中,第4期的封面文章为《传染病真相》,内含十几篇专门从传染病的角度介绍新冠病毒的文章,对读者了解病毒真相具有重要价值。《保健与生活》2020年第4—6期推出新冠肺炎疫情封面报道,封面内容分别为《别抢了!这些药物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小区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传染的风险大吗?》《专家详解人是如何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养生大世界》的报道全部与新冠肺炎疫情有关,内容包括国家抗疫部署、防疫进展、专家访谈、新冠肺炎并发症、抗疫知识等,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疫情信息。

(2)深度呈现疫情中的科技人物

《科学大观园》2020年第5期《疫线英雄》专栏,内含《有一座山叫钟南山》《有一种勇敢叫李兰娟》《有一种担当叫陈薇》等多篇文章,从典型人物入手,展现中国人民抗疫的艰苦卓绝,从不同角度深刻诠释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的精神。《科学之友(上半月)》2020年第4期的《乔杰:疫情之下护佑生命》《原大江:分秒必争与病毒作战》以奋斗在第一线的医疗人士的视角,展现疫情的残酷以及医护人员、中国人民的坚韧不拔。

(3)专业性和科普性相结合

科技科普类期刊具有可读性和科普性,使文章专业性与科普性并存。《大自然探索》2020年第3期《认识病毒》专栏的《新型冠状病毒与蝙蝠》《蝙蝠:大自然中移动的病毒库》《病毒功过——坏病毒、致命病毒和好病毒》三篇文章专业性与科普性并存,介绍了野生动物与病毒间的关系以及病毒存在的自然缘由,从而达到科普的目的。科技科普类期刊的专业性与科普性在众多科普类期刊报道新冠肺炎疫情时都有体现。

五、医学学术类期刊关于新冠肺炎防疫抗疫的报道

科学技术为疫情防控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印发《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学会资源优势作用的通知》,要求各会员、理事、各分支机构为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医疗和公益机构等应对当前疫情提供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主动传播疫情防控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科普知识,不信谣、不传谣,做好舆论导向工作。为了更好地展示新冠肺炎的相关研究成果,更好地展示各地的医学诊治和防控经验,各期刊多平台响应“把医学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的号召。

1.基本情况

中国知网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专题研究成果网络首发OA(开放获取),2020年全年有6300余篇中外文医学学术成果在平台发布。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科协、中华医学会联合共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平台”,不断更新汇总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和国内其他生物医药卫生杂志发表的相关学术内容、公共学术资源,推介国外新冠肺炎相关优秀科研成果。截至2020年3月11日,平台共发布了来自国内95种期刊的606篇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的学术文献,线上总点击量近200万次,为疫情防控发挥重要的学术支撑和智库支持作用[1]。国内颇具影响力的医学期刊集群——中华医学杂志社积极配合临床医务人员和科研人员就新冠肺炎防控进行一线资料的总结及传播,选择《中华医学杂志》《中华传染病杂志》41种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和诊治有助力的旗下期刊,自2020年1月31日起供读者免费阅读[2]。

2.基本特点

(1)积极反映抗击疫情的科学进展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科技界、医学期刊界积极响应号召,发挥学术期刊的优势,始终坚持为专业人员提供及时、系统的疾病研究进展,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抗击新冠肺炎的科学研究。

(2)为抗击新冠肺炎提供科学支撑

《中华医学杂志》等优秀医学科技期刊倡导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以最快的速度将与疫情相关的全国高质量、高水平研究成果向全球传播,助力医疗救治、疫情防控、病毒溯源、药品筛选、疫苗研发等领域开展核心攻关,主动担起医学期刊的学术出版责任,为抗击疫情提供科学支撑。

六、结语

综上,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背景下,我国期刊业发挥自身优势,担当社会责任,借助新兴传媒技术手段,时政、经济、文化、科技、医疗等多维度共鸣,对疫情进行全方位实时报道,通过图、文、声、画相结合的形式,以真实故事塑造出疫情下砥砺前行的中国英雄人物与英雄人民。我国期刊业多平台、多产品、多样式地向公众讲述疫情防控知识,加深大众对新冠状病毒的认识,引导广大读者以乐观的心理面对疫情,以坚强的精神抗击疫情,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新冠肺炎疫情还在延续,并持续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全国期刊业持续关注的选题和深度思考的课题。同时,新冠肺炎疫情也深刻地影响期刊的出版方式和未来发展,我们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期刊的编辑生产流程,完善刊物的产品结构,创新产品形态和传播手段,加快塑造“内容、技术、平台”为一体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徐妍. 平台升级促进学术交流 特刊发布贡献智庫力量:疫情防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在行动[EB/OL]. (2020-03-17)[2022-01-02]. https://www. cma. org. cn/art/2020/3/17/art_105_33682. html.

[2]隋明照.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发挥学术成果作用 助力防疫“竞速赛”[N].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02-26.

猜你喜欢
抗疫新冠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