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子里的家

2022-02-28 04:18杨文秀
新校园 2022年2期
关键词:过家家水壶小班

杨文秀

对小班幼儿来说,游戏带来的愉悦体验就是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好玩的游戏,能让他们身心放松,自在,舒畅。在这样自然的状态下,会发生更美好的事情,例如投入的学习、自主的探索、友好的交往、大方的表达等。

片段一

无论天气如何,你们想要出去玩的热情都不会冷却。这一周,西草地是你们的“地盘”。你左手拿着一大把新鲜的“食材”(刚捡的落叶)和一把烧水壶,右手拿着一个奶粉桶,走到“大长龙”下。

梓赫:“上楼啦,上楼啦。”

你:“哎,表哥,快来,我拿不上去啦。”

梓赫:“什么?”

你:“这些好吃的呀。”

梓赫:“好,我这就滑下来。”

在你的催促声中,梓赫下来了,他接过奶粉桶,转身要往回爬,可你还想继续让他帮你拿着烧水壶:“还有一个。”梓赫接过水壶,有点心虚:“这么多东西呀,可我也拿不了这么多呀。”说着又把水壶塞回你手里,连连向后倒退着上攀爬网。

于是你攥着一把叶子,提着一个水壶,开始“负重”爬行,可刚走一步,你又发现了网下有好东西。“哥。”你喊梓赫,但他并没有停下来等你,所以你倒退几步,下去把东西捡了起来。攀爬网上面,你艰难前进。因为手里拿着东西,只能慢慢来,往上走了几步,力量支撑不住,腿开始打晃,膝盖弯曲起来,蹲着走,跪着走,交替进行,终于快到了,你迈开腿,使劲一大步,上去了,痛快。

上了攀爬网,一小段平路后,又是一段不太轻松的吊桥。此时梓赫已经走了一大半,对岸是小亭子,你踏上吊桥,试探着用走一步挪一下手的方法,也过去了。

【对你们来说,“大长龙”这个庞然大物是很具挑战性的,光是能完整走一趟下來,就需要花费不少力气,但你却能手里拿着那么多东西,自信满满地出发、爬网、过吊桥,说明在你心里,你觉得自己是没问题的,是有能力的,而事实也正是如此。面临体力逐渐消耗的困境,你没有放弃,也没有求助,依然选择坚持前进,因为你知道,坚持和努力会带来美好的事情。】

片段二

亭子里,你拿过梓赫手中的小木块,说“这是一块豆腐”,接着把带来的一大把叶子都放在地上,你和梓赫又分别找到了“松果”“土豆”,并决定炸一炸,做个“松果菜”,你把烧水壶当成炸锅,把“食材”放到炸锅中加热。

你:外面好多吃的,咱们再去捡点吃的吧。

梓赫:可咱们的家怎么办呀,你去吧,我守家。

你痛快答应:可以。

【不同的废旧材料,在你眼里都变成了美味的“食材”,还知道要炸一炸,说明平时你一定都在仔细观察着家里人在生活中的小细节。当你提出想再去找些食物,可同伴说他来守家,让你去劳动时,你欣然接受了别人的意见。对于小班的你来说,这样的悦纳,不是所有小朋友都能做到的,这也是一种分工,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和其他人合作,事情才能做得更好。】

片段三

你出发了。看到我,主动向我介绍:“我们在玩过家家。”

我:你现在过桥要去干吗呀?

你:找点吃的,我们家里的食物不够。

话音还没落,你回身看了一下家的方向,突然张大了嘴巴,愣住了,“有小偷!”(巩子刚才在桥上和你擦肩而过,往你家的方向去了)你一下着急起来,一步迈上对岸,好像又想起什么,回头要上桥,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来回不定。“有,有小偷,去找警察!”太好了,你想到了办法。

只见你快步跑到出口,两手扶着扶手准备从攀爬网上走下去,可是情况紧急,你一屁股坐下,像滑滑梯似的往下滑。安全着陆后,你边喊着“警察来了,快抓小偷”边跑到“家”楼下吆喝起来:“表哥,小偷走了吗?”“走了,我把他们打跑了。”梓赫回答道,这下好了,你松了一口气。

【当你看到有小朋友往你家走去,突发奇想说有“小偷来了”,我想那种“秘密基地”被人发现,还有将“被占领”的危机感是每个人在童年都体会过的。除了要守护好自己“家”的本能,你更加不想被人打扰的,应该是和好朋友间已经建立起来的愉快气氛,还有那种“可以像大人一样独自买菜、做饭”的自由,那是一种“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的“权威”呀!虽是情急之下,可你却没有选择发脾气或扭头回去与“小偷”争执一番,而是想出了更有“威慑力”的办法。警察在你心里,就是正义的象征。】

反 思

这次溪溪的游戏,看似是一个情境性大于技巧性的自娱自乐的过程,但其中包含了肢体的运动、同伴交往、经验迁移、思维锻炼等多方面发展和能力的增强。如何让精彩的游戏更多地生发在幼儿自己的活动之中?老师要做到退后中的“有为”:

小班幼儿游戏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幼儿乐在其中。过家家是儿童最喜欢的角色游戏之一,也是小班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游戏。溪溪在这个游戏里,做的都是平时她观察爸爸妈妈会做的事,虽然这些事是“假装的”,但快乐是真的。在过家家的过程中,孩子最直接的需求就是通过“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体验“小孩不能做的事”。我们常常会发现,孩子们在玩过家家的时候,“宝宝”的角色往往是被同伴“指派”或是剩下来的,哪怕大家都是妈妈,游戏也能开始。他们就是要通过游戏来满足自己心中的“叛逆”,进而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作为老师,我们要做的就是耐下心来,跟着他们的脚步,欣赏这些幼稚却又珍贵的快乐。

利他行为在幼儿的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溪溪在交往中表现出来的谦让、合作、分享等行为都是利他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幼儿乐意与他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富有同情心;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等等。从社会性来说,利他行为有助于儿童之间高质量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看出在游戏里,溪溪的积极主动和悦纳他人意见让同伴非常乐意与她一起游戏,所以两个人的关系很融洽。从个人品质来说,利他行为能激发和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溪溪在游戏里扮演的是照顾家人的角色,所以她始终把“保护自己的家”“为家人寻找食物”等事情放在心里,并能为之坚持、努力、付出,这些是离不开她内在利他精神的支持的。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肯定和鼓励溪溪的这些利他行为,引起班里其他幼儿对她的模仿,让孩子们感受利他行为为自己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以及因为我们帮助和善待他人,有时还会收获更多的友情和回报的惊喜之感,从而慢慢在班级中形成一种润泽而有爱的氛围。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齐盛幼儿园)

责任编辑:王 燕

猜你喜欢
过家家水壶小班
再去小班看看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借水壶
小熊当当玩过家家
变成洒水壶的男孩
笑话
带水壶的拉氏瓜子金
粗和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