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要干什么和为何要坚持这样干

2022-02-28 06:07
人民之声 2022年1期
关键词:现代化马克思主义革命

王 涛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一开篇就指出:“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这份决议在讲述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时,郑重提出“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的问题出发,进而认识和把握中国人民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怎样才能守住社会主义中国的红色江山。下面从推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观察维度,来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一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要干什么和为何要坚持这样干。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时代表达和实践具象即是中国的现代化,不是在传统伦理道德、政治理念、经济制度等之下的所谓回到盛唐时光,更不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状态下的所谓旧上海租界或港英式的“繁荣”,搞“与西方接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使命、思想引领、依靠力量、价值取向、精神依归、路径方法等,都不可能照搬西方的什么模式走下去。

其一,实现伟大复兴,必须首先达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是实现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和社会条件。彻底反帝反封建是其中的核心要义,帝国主义统治和封建主义压迫,是伟大复兴进程上必须解决的问题。

有人宣扬“帝国主义的压迫有利于中国的进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史学家胡绳曾经指出:帝国主义到中国来,虽然没有灭亡中国,中国还是半独立,但帝国主义实际上也是中国的统治者。工业化有两条道路。一条是在不根本妨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范围内发展工业,这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发展工业的道路。走这条道路,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另一条是首先反掉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在这个前提下发展工业,才能真正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这就是革命的道路。

在五四运动前后的觉醒年代,李大钊同志对未来中国的愿景,是“达到建立一个恢复民族自主、保护民众利益、发达国家产业之国家之目的”,“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新中国成立,在解决了帝国主义统治和封建主义压迫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中国现代化之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了探索,使伟大复兴有了真实的基础。从1949年到1954年,毛泽东同志等领导人就提出了实现“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的设想。七十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奋斗,迈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实步伐,现在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包括钢铁、船舶、汽车、电脑在内的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首位。

人类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大变局加速深刻演变,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增多,我国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当今,帝国主义本质并没有多大改变,民粹主义、排外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构成严重威胁。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但也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任何人不要幻想让中国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反帝反霸权反欺凌仍然是必须时刻准备的艰巨斗争。

其二,实现伟大复兴,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这是实现伟大复兴的根本思想基础和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真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

2021年12月8日,王涛为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员干部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经历了种种“主义”的兴起和失败,只有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满足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双重诉求。马克思主义不仅反对封建主义,而且告诉人们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号召人们去推翻它代替它,建立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制度。这对于长期被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国人民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斯诺曾说“在这样一个国家里,十到十二岁的童工在晚上时常被关起来,睡在他白天操作的机器之下的破布堆里;人们不必要有锐利的观察力,便可以明白为什么《共产党宣言》会被这个国家的人民奉为圣经。”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使中国人民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马克思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创造了“革命的世界奇迹”,开启了重塑民族尊严民族自信的伟大征程;创造了“发展的世界奇迹”,开启了走向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曾经一段时间,意识形态斗争极其尖锐激烈,历史虚无主义者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予以妖魔化的抹黑来虚无马克思主义,抛出种种谬论:比如,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已经自己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后人号称“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南辕北辙,存在质的差异;工人阶级向往自由平等、民主宪政,与马克思主义愈行愈远。这类谬论今天并未绝迹,决不能回避或纵容,必须予以坚决的斗争。

其三,实现伟大复兴,必须持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这是实现伟大复兴的前进方式和基本手段。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党人要进行的社会革命,就是打破旧世界,创造新社会。革命激发人民的革命意识、革命热情和创造才能,鼓舞他们投身于创造历史的伟大事业,推动历史前进。

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断领导着从革命到建设、再到改革一系列社会革命。党的一大纲领提出:“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1919年5月李大钊同志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中认为马克思的学说有历史理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运动理论三个部分,而“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从根本上联络起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走向现代化,首先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推进社会革命。一百年来,共产党人接续奋斗,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不断推进社会革命,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奇迹。

曾几何时,有人对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斗争肆意挞伐。在他们眼中,人民革命不过是“百年的疯狂和幼稚”。他们咒骂“革命的残忍、黑暗、肮脏”,革命归结起来不过是一个“糟”字。作为革命产物的社会主义制度糟透了。把人民革命与中国现代化对立起来的“告别革命”谬论,虚无的是伟大的人民革命运动,告别社会主义是它真正目的,必须予以警惕和回击。

其四,实现伟大复兴,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基本制度,这是实现伟大复兴的根本政治前提、制度基础和基本物质力量、动力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1840年特别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对其他救国途径的尝试全部碰壁之后作出的历史选择,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创业,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历史还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固守意识形态偏见的人的主观臆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变通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必然包括确保人民共同富裕的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体系。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大众紧密相连、兴衰与共的,三者互为必要条件和必要支撑。如果关系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企业都转移到少数私人资本和国际垄断资本手中,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俄国和东欧一些国家的私有化非但没有解决经济社会问题,反而加深了问题的严重性。

马克思主义评价所有制的标准有两条,一是生产力标准,二是价值标准。旧中国存在多种私有制经济,但中国并没有因此走向繁荣富强,而是民不聊生。新中国实行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迅速医治战争创伤,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大规模工业化的基础。由于受极左思想影响,在所有制问题上曾出现一些失误,追求“一大二公”“纯而又纯”,导致经济体制僵化、经济活力不足。但历史的和国际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决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去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搞私有化,那样只会从另一条途径葬送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要求和特点,也是经济运行的需要和特点。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就是要在改什么、怎么改的问题上,要把“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基本制度”这一要求作为根本尺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

一个时间以来,一些人竭力干扰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宣扬要向资本主义的所谓正义“转型”,要把中国融入所谓“认同普世价值、融入主流文明”的资本主义化。这种痴心妄想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一定的现实危险性,对此不可麻痹大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欢迎一切有益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但我们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总而言之,绝不允许以“深化改革”的名义把矛头指向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其五,实现伟大复兴,必须始终坚持“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这是实现伟大复兴的核心领导力和根本政治条件。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辛亥革命后,为什么中华民国不行?中华民国看似统一的中央政权,但实际上从未真正统一,政令军令从未一致,经济社会从未统筹。为什么国民党不能?国民党其实只是一个各种势力的临时性功利性的“杂烩”:没有团结统一的政党意志,没有权威尊崇的领袖核心,没有广泛扎实的民众基础。国民党从来没有把中国引向现代化,中国一盘散沙。

历史必然和时代呼唤,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历史背景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决不是偶然的。再造核心和灵魂,再塑自信和尊严。中国共产党掌握着马克思主义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牢固地在中国大地上扎下根来,成为一支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新中国承继的是一个经济崩溃、投机猖獗、民生凋敝的烂摊子。新中国成立后一系列巨变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人民战胜风险挑战的“主心骨”“顶梁柱”,也进一步证明“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在此历史背景下,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毛泽东同志提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代表的热烈支持响应。国民党元老程潜深有感触地说“共产党是我们国家事务的领导核心,这一点是绝对不能动摇的。在这里,共产党好比是神经中枢,必须气血周流,脉络贯通,才能收到得心应手之效。”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正式确立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的地位。这为“党是领导一切的”原理的深化奠定了基础,并逐渐在人民大众心中深深扎根,成为人民的价值认同。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什么样的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在中国共产党走过一百年、开启伟大历史新征程的时候,这是应该说清楚、讲明白的一些重大问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的历史,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从成功中吸取经验,从失误中吸取教训,不断开辟走向胜利的道路。■

(任生/摄)

猜你喜欢
现代化马克思主义革命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中国的出行革命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