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播种期对籽粒灌浆速率的研究与分析

2022-03-01 22:42张金虎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籽粒灌浆开花

张金虎

由于驻马店市受地理位置影响,常年旱涝交替发生,冻害、干热风和大风等自然灾害性天气,时常影响小麦产量、品质。小麦是该市的重要粮食作物,全市小麦常年种植面积在66.7万hm2以上,占全市粮食总面积60%以上。

一、试验目的

本文为掌握驻马店市小麦籽粒形成及籽粒质量对产量水平的影响,对小麦在不同播期对小麦生育时期及小麦后期灌浆速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利用半冬性及弱春性品种进行播期相差较大的一次对比试验,通过试验,认真总结生产实践,为大田生产增加籽粒质量、提高产量提供科学依据。

二、 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位于驿城区顺河乡雷庄村委青庄村。

(二)试验品种

试验适期播种品种为半冬性周麦27,于2020年10月13—14日深耕+旋耕灭茬整地,10月15日播种,每667 m2播种量为12 kg。试验晚期播种品种为弱春性丰抗38,于11月12—13日深耕+旋耕灭茬整地,11月14日播种,每667 m2播种量为17.5 kg。

(三)试验设计

试验小区共两部分,每块试验地80 m×40 m,面积0.32 hm2,四周设有保护行。每667 m2底肥统一施荆钟牌小麦专用复合肥(N:P:K=16:16:16)50 kg。田间日常管理按照当地农田标准进行管理。

(四)试验地概况

试验田地势平坦,灌溉方便,土壤为砂姜黑土、肥力中等偏上,前茬种植作物为玉米,整地前取0~20 cm的土壤,化验分析有机质为1.32 g/kg、碱解氮为76.8 mg/kg、速效磷为11.3 mg/kg、速效钾为94 mg/kg。

整地前粉碎玉米秸秆。

(五)生育期气象情况

从播种到收获结束,不同播种期的小麦在其生育期内气温较平稳、降水适宜,没有突发的灾害性天气,在小麦生育后期出现大风、降雨等强对流天气造成小麦不同程度的倒伏,但不严重,对整个试验并未造成大的影响,气象条件整体较为有利。

三、测定项目与方法

適期播种的半冬性小麦品种周麦27于4月22日进入开花期,晚期播种的弱春性小麦品种丰抗38于4月29日进入开花期(详见表1)。

1.科学定穗。对每个小麦品种安排2个测定点位,在开花初期,每个测定点要选择株高、花期一致、穗头大小均匀的单穗300穗,挂牌定穗,注明日期,供灌浆速度测定用。

2.定期取穗取粒。适期播种的半冬性小麦品种周麦27于4月29日进行第1次取穗,晚期播种的弱春性小麦品种丰抗38于5月6日开始第1次取穗;自第1次取穗后,3 d取穗1次,直到成熟收获;每次每个品种每个测定点取20穗,每穗取籽粒20粒(两侧对应各取10粒),每个品种每次测定小麦籽粒400粒,计算每个品种两次测定的平均值。

3.测定方法。田间取样后要及时处理,一般当天取样当天处理。对选取的小麦穗进行样品采集,新鲜样品采集后要及时进行杀青处理,即把样品放入烘干箱先进行105 ℃杀青30 min,然后将温度降到60~80 ℃烘8 h,使其快速干燥,然后取出样品在室温条件下进行降温,用天平称量,再折算成千粒质量。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

为更好地了解试验结果并进行科学分析,笔者对试验观察记载数据进行归纳整理与分析。

(一)生长发育时期调查

试验田间观测表明,适期播种小麦6~7 d进入出苗期,晚播小麦播种至出苗时间长(15~16 d);在出苗后的生育进程中,与适期播种的小麦相比,晚播小麦的生育时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滞后,但生育时期相应逐渐缩短;从表1可以看出,晚播的弱春性品种丰抗38的全生育(播种—收获)期较适期播种的半冬性品种周麦27 减少30 d,开花—灌浆期减少7 d。

(二)小麦千粒质量测定

小麦开花后第8天,开始进行籽粒质量的测定;从表2的千粒质量测定结果数据可以看出,一是适期播种的半冬性品种周麦27在开花后第8天测定千粒质量为4.73 g,晚播的弱春性品种丰抗38开花后第8天测定千粒质量为7.58 g,说明晚播小麦花后籽粒形成早。二是小麦籽粒灌浆高峰值,晚播小麦高于适播期小麦,适播小麦单日籽粒营养物质积累最高为2.27 g,晚播小麦单日籽粒营养物质积累最高为3.74 g。三是晚播小麦籽粒灌浆期短于适播期小麦,适播期小麦开花—收获期为39 d,晚播小麦开花—收获期为32 d。四是晚播小麦籽粒灌浆速率较适播期小麦快,适播期小麦开花—收获期千粒质量日均增加1.196 g,晚播小麦开花—收获期千粒质量日均增加1.334 g。

(三)灌浆末期粒重下降原因

从表2可以看出,适期播种的半冬性小麦品种周麦27的最后千粒质量测定值较上次偏低,晚播的弱春性小麦品种丰抗38的最后2次千粒质量测定值逐渐下降。分析主要原因是:小麦生长后期降雨频繁,小麦叶锈病、叶枯病、赤霉病发生,植株早衰,籽粒后期出现营养回流现象。

五、小结与讨论

该试验结果显示,小麦适期播种和晚期播种的籽粒干物质积累进程都符合“慢—快—慢”的“S”型生长曲线,能够很好地表达粒重增长的连续过程。

该试验灌浆速率过程呈现高低错落的现象,说明气温及环境对小麦的灌浆速率影响较大。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了解掌握环境因素对小麦籽粒灌浆的影响程度及机理,更好地在小麦灌浆期间采取合理的调控措施,趋利避害,减少后期高温天气对灌浆的抑制作用,有效增加粒重,进而提高小麦产量。

灌浆速率对籽粒固然重要,但籽粒充实的物质基础在于支柱的绿色部分。在籽粒充实期间保持高效和持续的光合作用,特别是延长上部3叶的功能期,为籽粒输送足够的光合碳产物,使籽粒干物质积累得到保证;但晚播小麦生育时期和灌浆期大大缩短,影响小麦灌浆速率的变化,在生长后期出现植株早衰,早熟,使千粒质量降低从而影响小麦产量。可见,适期播种能够有效提高小麦灌浆期间的平均灌浆速率,这对于提高千粒质量、夺取高产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籽粒灌浆开花
夏玉米授粉后55天、65天适于籽粒直收的品种筛选试验
撒落成星星
小满过麦畴有感
玉米籽粒机械直收应注意的问题
词语开花
屁股开花
浅谈灌浆法在公路桥梁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2016年玉米籽粒收获机市场潜力大
探析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灌浆施工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的灌浆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