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三十多秒的誓词,贡献香港的终生承诺

2022-03-01 13:53王碧清
中华儿女 2022年1期
关键词:林琳香港特区市民

王碧清

2022年1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七届立法会任期的时钟正式拨转。林琳在微信朋友圈写下:“10年前今天,我第一次加入荃湾区议会磨炼,学习。2022年的今天,感谢各位的支持,令我可以在新岗位继续为香港贡献。感恩各位的支持,我会努力的。”

从政多年,林琳的身影始终明亮、夺目,接地气又不乏锋利。担任荃湾区议会议员期间,她锲而不舍推动提升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區域环境,促进荃湾生态环境变得更加宜居;作为中国联合国协会理事,她连续两年在国际“亮剑”发声,讲述香港事实和真相。她也是全国青联委员、广东省青联常委、香港特区青年发展委员会委员,为助力香港青年更好融入国家大局、共享发展机遇奔走献策、争取支持。

“为香港·共建未来|CraftingourfutureforHK”是林琳竞选立法会议员口号。回望从政经历,她如同一名不屈的战士,率真而热烈,为把香港建设得更美好,不断发光发热。

“关键在于肯不肯去推进、去协调,找到共识”

林琳从小活泼、爱笑,小时候读书,老师评价“林琳读书尚可,惟独多言”。15岁时,她一个人去澳大利亚读书,从高中读至硕士。海外读书期间,她喜欢到处认识朋友,和不同人群聊天,增长见闻。不过,她觉得“澳洲闷闷的,到处绿绿的,像养老院”。

走出校门后,林琳不愿在澳洲过“一眼望到底”的生活。因为是独生女,她牵挂家中父母,觉得自己语言能力也不错,在香港可以闯出一片天地,于是选择回香港发展,先后在传媒界、金融界任职。

2008年母亲节,林琳被朋友介绍到社区参加义工,为当地居民派发政府慰问品。一回生二回熟,平常社区有需要,林琳只要得闲,总会热情帮忙。她喜欢和社区老人、小孩聊天,“有大家庭的感觉”。适逢2011年区议会选举议员,已与社区居民相熟的林琳跃跃欲试。

在香港,区议会属于非政权性区域组织,是地区层级议会,在地区管理、福利和制定计划等方面向政府提出意见,并负责环境、康乐、文化及社区活动等,每一届区议会议员任期四年。“如果没有当选,我就去西班牙学语言、学Flamenco(弗拉门戈舞,西班牙舞蹈形式)”,林琳很乐观,没有太多压力,结果顺利当选第四届区议员,2012年1月1日正式上任荃湾区区议会议员。

第一次担任区议员,林琳说,更多是学习,当时到处去认识人、请教前辈,了解各项工作的实际和难点,再评估如何开展工作。很快,她注意到,一个社区内,供水管道已陈旧,不时爆裂,一年时间内,先后爆裂10余次,非常影响居民生活质量。林琳细细了解下来,原来虽然管道陈旧,但部分居民反应施工噪声大,不同意更换。相关职能部门也担心被批评、责骂,迟迟未能推进。

林琳向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坚持说道,“一定要赶快动起来”,“有规划地停水施工,好过突然间吃饭时停水”,“你放心,我来跟居民协调,你把规划写出来”。林琳将施工计划表与当地居民恳谈,明确表达会避开休息时间、有计划地逐步更换,征得居民同意,不到两年,社区内老旧水管全部更换。

林琳认为,要搞清楚不同方关心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关键在于肯不肯去推进、去协调,找到共识”。担任区议员第三年,她的视角更加宏观,“我们荃湾的海旁那么漂亮、那么美好,为什么没有更好的规划”?她不满足于简单的种植树木、铺设水泥地面等“简易”绿化,将过往生活阅历和经验,投入到荃湾绿化项目建设。

“在荃湾,可以看到青马大桥,这样的景致,应早已开设咖啡店,建设便民设施”。林琳主动找到规划师,设计建设图,主动联系时任香港发展局局长陈茂波:“香港观塘是工业区都设计得那么漂亮,我们荃湾海旁有那么多居民,好多区的居民都来这里休闲,是不是应该建设起来?”

2015年11月,林琳再度竞选区议员,并成功当选第五届区议员。2016年1月1日正式上任后,她继续推动荃湾海旁工程建设。她锲而不舍向陈茂波推介荃湾海旁工程。后来,陈茂波对林琳印象非常深刻,“一看到林琳的脸,就等于荃湾海旁”。规划渐渐得到政府职能部门认可,一步步由图纸变为现实。截至目前,第一期规划已经完成。在林琳积极推动下,过去近20年未建设完成的单车径,也完成建设,便利市民休闲。

担任区议员期间,林琳也常听到不理解的声音。她认为,这是正常的,比如荃湾海旁工程,当时规划图虽然已经完成,但部分市民很难有直观感受。项目真正落地后,大家纷纷感叹“这项建设是真的好”。

因此,推动每一项细小的改变或大型市政工程,林琳更加注重前期充分的问询与沟通。并且,不是单方面、简单地收集意见,而是畅通议事机制,在尊重、采纳市民建议同时,从专业角度向市民表达需要修正与调整的部分。“在与市民沟通过程中,每个人的讲话更加负责任,最终想要实现的目标会更合理,大家一起把事情做好。”

过往公众咨询,项目工程方、政府工作人员常在台上介绍规划,市民坐在台下提出问题。林琳表示这样不行,不能“高高在上”地讲。在她建议下,现场摆放10张桌子,每一桌有一名协调人,市民围坐在一起讨论。“这样的方式,感觉完全不一样。要让大家充分理解,政府、市民的方向是一致的,每个人都做出让步,才会一起进步。”林琳说。

“为了香港的发展,我就应该这么做”

林琳性格开朗,才思敏捷,言语练达。近年来,面对偏颇、不实报道,作为中国联合国协会理事、香港特区青年发展委员会委员,她主动面对西方媒体,还原香港真相,主持电台节目,争取国际社会共识。

林琳回忆,2019年下半年,“当时其实很难的”。她在接受BBC访问时,立场鲜明:“《逃犯条例》我坚决支持,为什么会被这样利用?”关于暴力,林琳表达:“怎么样的民主都不可能用暴力。如果要用暴力,就根本不是真正的民主。”无论在香港,还是其他城市,所涵盖阶层虽有差别,善恶标准却是不移的。乱港暴力分子的肆意破坏行径让老一辈香港人痛心,也让林琳感到愤慨。

2019年11月,第六届区议会选举,林琳这一次未能当选。尽管她内心受挫,但还是顶住压力,积极发声。2020年2月底,林琳戴着口罩、护目镜,飞往日内瓦,参加即将举办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当时整个情况都很不理想”。3月6日和11日,林琳受邀作为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中国联合国协会代表,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3次会议上发言。林琳说,一些国家和国际媒体对香港警队口诛笔伐,却无视警队才是真正受害者。

会议发言外,林琳主动联系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主席、副主席,表达自己正在日内瓦,想当面解释香港发生的真实状况。一名负责警察暴力的委员听林琳讲述什么是“人肉搜寻”,乱港暴力分子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人害怕、不敢讲话。林琳自己的私人资料当时也被曝光了17次。

林琳先后8次在联合国发言,多次接受国外媒体采访,讲述香港困境和真相。2021年上半年,香港特区选举制度进一步完善。林琳继续在国际上发声,讲述选举制度完善的重要价值。“西方国家一些城市也在改选举的细节,因为每一个城市发展下去,会发现有漏洞,然后补漏洞。为什么我们香港在做改进的时候,他们有这么多话呢?比如针对‘爱国者治港’这件事。其他城市都不用讲爱国,这根本就是最basic(基本的),然而我们要强调这件事。”林琳在发言中犀利发问:“你不要爱国者治港,那你难道要叛国者治港吗?”

林琳曾在媒体上表达:“香港是你自己生活的城市,你都不来保护,还有谁会保护呢?”每到国外待一段时间,林琳会“好想念香港的一碗鱼蛋”。热爱、守护并建设自己所在的城市,林琳选择,无论遇到再大挑战和困难,都付诸勇气与行动,乐观相迎,无愧于心。

香港特区第七届立法会议员选举期间,林琳还收到“生肉碎”的恐吓信。“有人选择违法行为,我不去理睬。站在我这个位置,为了香港发展,我就应该这么做。其他事情,交给警察。”

做到可以达到的最好

2021年12月19日,香港特区立法会换届选举。新选制下,立法会议席从70席,增至90席,以选举委员会(简称“选委会”)选举、功能团体选举、分区直选三种方式产生议员。其中,选委会规模扩大至1500人、五大界别。第五界别为“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全国性团体香港成员代表界”,共110人参加选委会选举,全部自动当选选委。林琳是34名全国青联香港委员中一员,通过资格审查后自动当选选委。

选委会负责提名行政长官选举候选人、选出行政长官候任人外,还被赋予新职能,包括选出立法会90名议员中的40名(另50名:功能团体选举30名,分区直选20名),等等。

林琳介绍,过去立法会议员选举,竞选者提出的关注点更加具体,比如为市民道路修缮、改进交通等,多介绍过往成绩、本区域政策等。这一次竞选,林琳介绍政策、过往政绩外,更重视倾听不同业界人士的思考与建议。

一个半月时间,林琳在不同会场奔波,到各区参加街站宣传活动,在街头和市民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知识和选举制度中完善的内容。平常工作,她一般6点起床,竞选期间,每天不到5点起床,最忙碌时,一天赶6至7个见面会。林琳笔记本上的信息,也累积得越来越厚,上面都是她认真记录不同行业的需求和期待。

林琳的爱人陈颖聪说,在竞选立法会议员期间,林琳会把收到的每一位人士名片储存到手机上,了解清楚每一个人的代表界别和工作,以思考未来如何开展多界别合作。每次选委见面会,她总是留到最后,和每一个人接触认识。“这都是小事,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做。以往区议员生涯,她要求自己开会出席率是100%。她要求自己,做到可以做到的最好”。

谈到林琳,陈颖聪说她“笑点低、话多”,“特别孝顺,事事都想到自己爸妈,好吃的、好玩的,都会带爸妈再去”。“平日生活正正常常的一个女孩,一工作就特別严肃认真,甚至过分严谨,接近吹毛求疵,且公私分明”。

“三十多秒的誓词,贡献香港的终生承诺”

林琳成功当选香港特区第七届立法会议员,她认为离不开自己多次在国际上积极发声,“以后在国际话语权方面,还需要继续推动,让大家更清晰地了解中国香港的立场”。她感受到,香港氛围越来越好,市民更有信心。竞选成功后,她收到来自市民的祝福和鼓励。一位市民还讲,“希望你努力把香港建设好,真正发挥好我们的‘狮子山精神’”。

提到“狮子山精神”,林琳内心深受感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人不怨天尤人,很努力地干事创业,先把自己的岗位做好,一步步把香港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未来建设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科技创新等方方面面,都需要我们行动起来”。自2012年从政以来,林琳渐渐体会到部分资源并没有分配得那样理想,还有许多累积问题亟待解决。这一次立法会议员背景多样,“真的是‘五光十色’,过去部分专业人士,其实会对政治却步,现在大家更有信心,愿意加入进来。”

林琳也是全国青联委员、广东省青联常委、香港特区青年发展委员会委员,多年来,她始终关切香港青年发展。“现在全世界的90后、00后,主要特点是希望主动创造、对未来有一定想象。我们应该通过教育渠道,令他们有技术或技能的配套,以后学以致用,发展事业。”

她曾向香港特区政府建言:做好调研和整体规划,了解未来10至20年后香港所需要的人才,与行业、教育形成良性链条,减少“一毕业就失业”难题。对于青年服务和发展,林琳认为,在推广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时,不能总提AI、“科技创新”这些词汇,要更有针对性、更具体地告诉香港青年粤港澳大湾区的就业创业机会,“比如,建议在香港本土开设咖啡店的青年,到大湾区开设连锁店。很多时候,是角度、力度的问题。”

“在香港,因地域小、租金贵等因素,职业种类有限,很多事情发展不起来,但在大湾区,可以有更广阔创新创意施展空间。2021年9月发布的中央惠港青年八项措施给与的支持力度也非常大。给渠道、给平台,已经很好。把选择留给青年,给青年试错的信心和机会。过去,一些政府事务会政策外派、资源外派,这意味着责任也‘外派’。责任是不能外派的,要做得更精细、更到位。”

今年1月3日,上午11时,香港立法会综合大楼会议厅内,香港特区第七届立法会议员宣誓仪式举行,林琳等90名立法会议员走马上任。林琳坦陈,作为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后第一批立法会议员,“压力非常大,市民对我们的期望非常高,每天琢磨应该怎么做”。她表示,“纵使誓词只有三十多秒,却是我对贡献香港的终生承诺”。现阶段,林琳将精力主要集中在青年发展、地区治理、国际发声,为“共同开创良政善治新篇章”,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责任编辑 华南

猜你喜欢
林琳香港特区市民
本期导读
我们都有自己的光芒
送清凉
氣溫驟降 杭州市民溫泉裡涮火鍋抗寒冬
“意义”的问题所在
小猫画画
重庆市首届市民健康知识有奖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