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民歌进初中音乐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2022-03-01 22:01
新课程 2022年9期
关键词:环县民歌音乐

乔 薇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第五中学,甘肃 庆阳)

核心素养是初中生应该具备的一种品格和能力,有助于学生适应社会,实现终身发展。为加强初中教育阶段学生的音乐素养,需要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本土音乐,丰富课堂教学资源,通过多种形式、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本土音乐文化,感受其中的文化意蕴。我们对环县革命历史民歌、传统民歌、现代民歌进行收集整合,作为校本教材让环县民歌走进中学生音乐课堂,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地方音乐,传播和传承地方文化。

一、本土音乐的形成及特点

地方音乐又称“乡土音乐”,是经过长时间的地方风俗、地方特点、文化传承形成的艺术形式,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随着国家对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保护,地方歌曲出现在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中,在融入地方民俗的基础上,歌曲包含着人类的各种情感与地方特点。本土的音乐文化主要是由“本土”“音乐”所组成,想要更好地了解本土音乐文化,学生首先需要理解其中的内涵。从字面意思上来看,本土音乐文化就是在本地萌芽、发展的音乐,并且与当地的特色相结合的音乐文化。从更深层次方面来看,就是某种音乐文化具备了一定的区域特色,包含了其中的语言文化,最终将音乐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在本土发展的、具有一定民族特色的、世代进行传承的音乐被称为本土的音乐文化,同时,这种音乐形式和人们的生活特征相符合,并反映出当地的艺术特色。

二、环县民歌的发展及表现形式

(一)环县民歌的发展

环县民歌源远流长,婀娜多姿,远在周代,庆阳就产生了吟咏古豳社会和先民生活的诗篇,如《豳风·七月》《大雅·公刘》《小雅·采薇》《豳风·东山》等,他们或表现农夫劳作的苦乐,或抒发戍卒思乡的情怀,或歌颂周先祖的功德……这些歌谣都收录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之中,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环县民歌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民国以前人民所唱的传统民歌;二是革命斗争在环县兴起,尤其是1936年环县后,由人民群众自发创作的红色革命歌谣;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新民歌。环县民歌历史悠久,值得传承。

(二)环县民歌的表现形式

我们目前收集整合的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音乐主要有革命历史民歌、传统民歌、现代民歌等。我们将其作为校本教材进行具体的研究,融入中学生音乐课堂,让学生传唱,了解地方音乐。

1.革命历史民歌主要流行于车道、曲子、虎洞、耿湾、八珠、毛井、木钵等乡镇,如耿湾乡的《后山里来些游击队》、车道的《吃粮》、虎洞的《送情郎》等一些代表歌曲。

2.传统歌曲分布在环县各个乡镇,甚至同一个名字各个乡镇的不同唱法,例如《十对花》这首歌,虎洞的唱词和曲调与环城的歌词、曲调截然不同,很好地体现了乡镇音乐自己的音乐特点。

3.现代民歌主要流行于合道、曲子、虎洞、山城、车道等乡镇,如合道流行的《是你救了我的命》、曲子流行的《织手绢》、洪德流行的《夯歌》等。

三、地方音乐进入音乐课堂的教育意义

(一)社会重视本土音乐的传承和学习

从社会上各种突出的活动可以看出学校对本土音乐的重视程度,从全国初中音乐优质课堂本土音乐所占的比例可以看出音乐教师和学校越来越重视对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例如,第五届优质音乐课堂是由侯兴智的《西南情韵——多彩贵州》等作品组成,从这些获奖的实例中可以看出社会和学校对本土音乐发展的重视。因此,可以在获奖的课例中寻找教学本土音乐与初中音乐课堂相结合的资料,这对如何更好地进行融合并且体现民族特点提供了参考。

(二)学校教育促进本土音乐文化的高效发展

学校教育也是传承地方音乐文化的一种有效渠道,我们将通过学生传唱地方音乐的方式,利用教育的渠道去传承环县地方乡镇音乐,让环县的学生学唱自己的歌曲。作为环县人,将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挖掘、收集、整合、保护和传承地方音乐是音乐老师必须做的,传承地方的文化遗产,让环县人把自己的歌曲唱到县、市、省乃至全国。

(三)本土音乐进入课堂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音乐学科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在音乐课堂上也充分体现了核心素质教育的理念。如环县的地方传统民歌内容包括佛家经典、道家教义、英雄忠烈、孝子贤孙、历史典故以及民间轶闻趣事等,又如《十盏灯》《山城堡战役打得好》等,有着很强的教育意义。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可以提升课堂的趣味性,更能让环县民歌的文化体系和内涵渗透到学生思想中来,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环县民歌进入音乐课堂的实践方式

(一)将环县民歌融入音乐教材促进教学

在初中的音乐教学中,音乐课堂的教材是主要的参考资料。在国家的教育规定中,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自主选择是否使用乡土化的辅助教材。所以,全国很多学校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都会与当地的本土民歌音乐相融合,从而编写出具有浓郁地方音乐文化特色的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能够使用到包含本土音乐文化的音乐教材。例如在八年级的音乐教材中我们安排了革命歌曲《后山里下来些游击队》《绣荷包》等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革命战争年代里百姓对革命战士的赞扬和热爱,促使学生了解革命事迹,传唱地方革命歌曲,提高音乐学习兴趣。

(二)通过实践活动强化环县民歌的存在感

通过实践活动强化环县民歌的存在,让学生围绕环县民歌打造新型的活动体系,并且积极地参与其中,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环县民歌的理解和传唱。并且在校内外多参加活动,以独唱、合唱等形式传唱环县民歌。在集团办校的大力支持下,通过送教下乡,将环县民歌校本教材发送到各个集团学校,通过集团学校老师独学、互学、群学等方式,将环县民歌真正带进初中音乐课堂。

(三)发挥音乐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音乐教师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起着民歌音乐学习的引导作用,同时也影响着音乐学科的教学质量。音乐课堂与本土民歌文化的融合过程中,首先要做到音乐教师是从本地筛选出来的优秀音乐爱好者,要熟悉当地的语言、风土人情,具有一定的当地文化基础。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请专业的民间音乐从业者,对教师进行本土音乐的训练,这样教师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将本土文化融入其中。

(四)教师要重视教学方式的创新

在初中音乐教学领域,教师需要重视教学渠道的拓展。积极组织创新活动,增强学生民歌学习体验,从而强化学生的民歌创作能力。教师可以在音乐课堂上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所掌握的民歌素材,进行对歌、接歌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会民歌的艺术魅力。或者,教师可以利用学校办学资源,让学生以民歌音乐剧、音乐演唱等多种方式,诠释民歌文化内涵,组织民歌文艺演出活动。另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现代流行元素进行民歌改编。

此外,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对民歌的了解和认知,积极组织鉴赏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鉴赏与赏析,对民歌文化内涵形成正确理解,同时也能够提升初中生的艺术涵养。初中生通过深入鉴赏民歌文化,能够形成良好的爱国意识,培养初中生的民族精神。

五、结论

环县是一个本土民歌音乐文化极其丰富的地区,把本土各少数民族的音乐题材融入初中音乐教材,能够保证环县本土音乐的长久发展。同时,还能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传承当地的民歌音乐文化,发挥本土音乐文化的价值。

猜你喜欢
环县民歌音乐
环县:羊产业带动农民人均年收入超过7 000元
环县羊羔肉冠名高铁乘风远航
紧盯需求强弱项 精准发力补短板——环县教育脱贫攻坚纪实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音乐
穿花衣 唱民歌
“环县事变”及其善后工作述论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