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融入初中中国古代史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2-03-01 22:01郭菊秀
新课程 2022年9期
关键词:诗文古诗文历史

郭菊秀

(甘肃省临夏县韩集初级中学,甘肃 临夏)

古诗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似乎和历史教学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不然,古人写诗填词,抒情达意,都是源于生活,既写自己的心声,又描述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笔者喜欢阅读古诗文,也背诵了大量的古诗文,从古诗文中获得了大量的历史信息,把这些信息融入历史教学活动,使历史教学变得富有诗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将二者结合的一些策略手段,并且在历史教学中成效显著。笔者可以说另辟蹊径,成功构建了古诗文融入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模式。

一、根据历史教学内容搜集所需要的古诗文

首先,教师要不断学习,能够搜集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一方面,教师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以便从网络上搜集到自己需要的诗文信息。通常情况下,教师所具备的信息技术能力,往往是指驾驭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这里主要指教师搜集网络信息的能力。只有教师具备了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才能通过各种渠道获得需要的信息。例如,学习“秦末农民大起义”相内容时,从网上搜集到西汉政论家贾谊的文章《过秦论》中有这么一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教师给学生提供这句话,七年级的学生可能不懂这句话的意思,教师可以提供翻译,问学生从这句话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再如,教师还可以搜集到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描述了秦始皇统治时期,苛捐杂税和徭役非常沉重,人民不堪其苦,统治者又穷奢极欲,动用大量人力和金钱修建阿房宫和万里长城,最终导致秦朝失去民心。一方面,教师要扩大阅读范围,阅读古典文献,从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当然,最简单的途径就是从初中语文课本上获得。例如,还以“秦末农民大起义”为例,初中课本上有课文《陈涉吴广起义》,如秦末农民大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课本上给出的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天下人苦于秦的残暴统治很久了。另一方面,搜集的信息不仅仅是书面语言,同时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也是重要内容,教师可以从民间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融入历史教学活动,如孟姜女的传说等。

其次,历史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古诗文的阅读水平和鉴赏能力,从古诗文中获得历史教学的信息。努力学习,从书本和网络上学,不懂的地方多请教语文教师。教师有扎实的语文功底,喜欢诗文,才能够读懂诗文,能够从大量的诗文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因为《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所著,距今已经两千多年,没有扎实的文字功力是读不懂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历史书籍也都是文言文,历史教师要学好历史,不是只学习历史那么简单,学好文言文、学好古文字也是学好中国古代历史的必备条件。可以说,读懂文言文,能丰富自己的阅历,提升自己搜集信息的能力;认识古文字,是一名历史研究者必备的能力;至少要熟悉繁体字,因为古代文章都是用繁体字书写的。例如,教师借助各种注解,能从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中获得大量夏朝的历史。可见,文言文和古文字是一名历史学习和研究者必备的条件。

再次,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在历史课本上有很多古诗文素材,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教材辅助历史教学。例如,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课后活动设置的练习题为东汉末年曹操的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首诗作为教学素材。“白骨露于野”和“生民百遗一”可以看出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战争残酷,导致人口锐减。“念之断人肠”也可以看出曹操的态度,以及曹操为结束东汉末年的战乱做出的不懈努力,最终在他死前统一了北方,这儿可以参照他的诗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另外,历史教学中,历史课本中间往往有大量的古诗文材料,可以说这类材料对帮助学生理解大有裨益。例如,七年级历史课本上册第17课为“西晋历史”,第86页最上面给出的材料研读:晋人鲁褒,写了一篇文章曰《钱神论》。在这篇文章中鲁褒把钱称作“孔方兄”,极力写出当时的人们追逐金钱的丑恶嘴脸,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风尚。

最后,历史教师要构建古诗文融入历史教学的信息库。教师要善于搜集和整理,把搜集到的诗文分门别类,运用的时候才能够信手拈来。国家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历史教学中也要融入核心素养,处处为提升学生的能力服务。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不再是简单地让学生识记时间、人物和事件,而是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材料表达自己的看法。历史教学活动已经从识记阶段发展到运用阶段,即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例如,教师让学生阅读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马嵬》二首,问学生:“‘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是唐玄宗还是杨贵妃?”通过这两首诗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明辨是非,还原历史真相。

二、根据历史教学内容选择所需要的古诗文设置问题

首先,学习某个时期的历史,就选某个时期的诗文,这样所选的诗文才是所需要的诗文。所选的诗文要紧贴时代的脉搏,设置的问题要具有真实性,具有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例如,学习五代诗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欧阳修的《伶官传序》这篇文章,帮助学生了解后唐兴衰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这篇文章中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非常经典,还可以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可见,这篇文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还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其次,所选的古诗文尽量浅显易懂,最好选那些精美的诗文,学生喜欢,在读的过程中,甚至可以让学生试着背诵。学生读后能够从中获得知识,教师根据这些知识,设置问题,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例如,花蕊夫人的《述国亡诗》:“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这句诗语言浅显易懂,读起来铿锵有力,学生喜欢。教师用这句诗设置问题,学生也感兴趣。结合北宋和后蜀的现状,可以这样设置问题:后蜀皇帝孟昶的投降和三国时期蜀汉皇帝刘禅的投降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他们的投降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什么影响?你对孟昶和刘禅有什么看法?对于刘禅的“乐不思蜀”,你还是抱有鄙视的态度吗?要求学生实事求是,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再次,根据需要选取古诗文,可以选取当地古代文化名人的诗词,结合历史,设置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学生也一定感兴趣,并且能够揭示所教内容的本质。如学习“土木堡之变”这段历史,临夏地区的教师可以选用明代兵部尚书王竑 的诗句印证这一段历史,同时还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家乡的教育。如他的《桑枢夕照》中“北阙皇恩嗟莫报,西山暮景奈无停”中抒发了他的报国情怀。同时他也是一位敢干敢为的“铁笏尚书”,在国难面前视死如归,用象牙笏砸死马顺,和于谦一起力挽狂澜,救江山于将倾,名震天下,值得我们学习。

最后,根据需要选取古诗文,设置问题要有实用性和趣味性,能够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讲述尧舜禹的禅让这段历史时,可以选取《山海经》中的故事,如“鲧禹治水”。鲧偷了玉帝的息壤堵塞洪水,被玉帝诛杀,后大禹采取疏导的方式治水成功,并铸九鼎以定九州。另外还有“黄帝战蚩尤”的故事等,都很有趣。这些故事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极强的研究价值。

三、根据历史教学内容,搜集或创作韵文格式的文章,帮助学生识记历史事件

首先,搜集具有古诗文格式的顺口溜,帮助学生识记历史人物、事件等。例如,中国古代朝代歌:“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顺口溜是一种很独特的文学样式,尽管它属于语文教学的范畴,但顺口溜有助于学生记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手段。

其次,学生总结,自创顺口溜。这种方式更接地气,源于学生,服务于学生,例如,“刘秀望蜀心非贪,星主下凡解倒悬”。这是一首打油诗的前两句,是写刘秀统一全国的志向,暗含了成语“得陇望蜀”。教师讲述“得陇望蜀”的故事,学生也会感兴趣,会主动去查“得陇望蜀”的典故,从而既增长了学生的语文和历史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

最后,教师总结,创造具有韵文格式的文章帮助学生识记历史。例如,讲述禹王治水的对联:“九鼎铸成,夏禹天功垂万世。一河疏浚,神州地力庆盈余。”这一副对联总计22字,却囊括了大禹的重要事迹,读起来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学生很容易背会。背会了这副对联,学生也就了解了禹王的主要功绩。当然,把人物事件写成古典诗词,读起来铿锵有力,学生更容易记忆,可以说这种格式的韵文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要把很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归纳成朗朗上口的韵文,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要学习古诗词,懂得诗词的平仄和押韵,最终把重要的历史人物、事件都写成古诗词,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阅读教师的咏史诗,目的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提升学生的历史识记能力。

猜你喜欢
诗文古诗文历史
“以文为诗”辨正——从诗文之辨看韩愈长篇古诗的节奏处理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Radiomics of rectal cancer for predicting distant metastasis and overall survival
诵读经典古诗文的策略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