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22-03-01 22:01范广华
新课程 2022年9期
关键词:正数负数学法

范广华

(广河县回民第一中学,甘肃 广河)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效运用问题导学法,让学生整节课都围绕数学问题开展学习,这是促进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目标有效实现的具体路径,更是目前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在课堂环节运用问题导学法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提问意识,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一、为学生导入辅助问题

在对初中生进行数学问题引导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对学生提出数学核心问题,还应帮助学生设计一些辅助问题,通过辅助问题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为后续学习的展开做好铺垫,从而有效地通过辅助问题引出核心问题,使核心问题的提出水到渠成,不仅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能为解决核心问题奠定基础。在课堂教学环节,对问题的导出,教师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对辅助问题进行认真思考,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准确地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还能构建数学思维体系,巩固以往学过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两个难度逐层递进的数学问题,第一个问题较为简单,具有普遍性,是数学辅助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后再提出第二个问题,即数学核心问题,以此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分析和探究数学知识。这种循序渐进的问题导入模式,可以降低问题难度,使学生在第一个问题的启发下深入理解第二个数学问题。在学生理解数学核心问题的相关理论后,为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也为考查学生对核心问题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数学实践,促使数学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培养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例如,在“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举例将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概念引出来,如在日常生活中对相交线与平行线我们肯定是不陌生的,棋盘上横线与竖线就是相交的,田字格本上横线与竖线也是相交的,我们所学的坐标中x轴与y轴也是相交的;而校园中双杠的两条单杠是平行的,课桌的两个外边也是平行的,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相交与平行现象。随即教师就可以通过铺设问题的方式,让学生举一些见到过的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实例,通过对两个知识点概念的梳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

二、引导学生梳理问题序列

问题导学法的运用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合理且由浅入深地抛出问题。在对学生进行了辅助问题与核心问题的导入后,教师应遵循初中生的数学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数学问题进行梳理,目的在于将数学问题呈现的顺序进行整理,使数学问题形成问题串。这主要在于引导学生在回答核心问题的过程中构建数学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总结能力。在学习某一个类型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可先为学生讲述核心的数学问题,学生虽然理解了数学核心问题,但知识点的产生却显得突兀,学生很难对知识点的出现顺序形成整体认知。缺乏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关注,学生则难以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这对于学生构建数学思维模式是一种阻碍,难以保障学生结合实际提升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所以,数学教师要做好总结和提炼,按照概念的顺序为学生穿针引线,梳理数学序列,使学生在认知到数学核心问题的基础上对数学基础问题进行学习,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问题学习质量。例如,在教学“正数与负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先给学生讲解了关于正数与负数的概念,所以学生懂得了大于0的数是正数,小于0的数是负数,但是当学生遇到像5.98%这样的数量,学生很可能就会对概念产生疑惑。初中的正数与负数的概念相对于小学所学的正数与负数的概念有所深入,涉及有理数的范围,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有理数的概念,从而让学生对正数与负数的概念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与解决核心问题。

总之,初中数学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知识架构,数学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可采用问题导学法有效提出线索问题和辅助问题,引领学生展开思考。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做到有效设疑,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推动数学教学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正数负数学法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正数和负数”检测题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
学好乘方四注意
历经艰辛的“负数”
非负数|a|、a2帮你轻松解题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
正数与负数(小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