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022-03-01 22:01何永文
新课程 2022年9期
关键词:意识历史探究

何永文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移民初级中学,甘肃 积石山)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时,不能仅开展相关知识的探索,也要实现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历史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等综合能力素养。培养问题意识能够强化学生的自主探究动机,使学生发现、探究以及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深化学生的历史素养。同时,学生的学习、创新等多方面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作用

(一)强化学习动机

教师大多运用讲解这一模式,学生只能被动地探索相关知识并强行记忆。此种教学模式对初中生而言方式过于单调。并且因为历史的相关具体知识内容和学生现实的真实生活距离比较远,最终使学生无法理解和掌握知识,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以合理教学途径为学生提供问题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动力。

(二)增强综合素质

在新课改思想的作用下,历史教学不仅需要学生理解不同知识点,也要全方位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引领学生有效学习以形成问题意识,可使学生对历史事件或者是人物等产生好奇心,进而主动探究,增强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另外,问题意识的培养还能促使学生主动开展对不同知识的挖掘与探究,可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也能构建高效课堂。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

(一)创设问题情境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多数都是以讲解各种知识点为主,引领学生学习与背诵各方面的知识内容。但是却不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所以,在此学习情况下,学生的问题意识得不到锻炼。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需要转变以前的教育观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需要更新历史教育模式,有效挖掘历史教材中的知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创设问题情境,强化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探索新知识的欲望,让学生基于问题实现对知识的深入探析和理解掌握,实现对学生思维的锻炼和能力提升,也能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并且,在情境创设中,教师要结合教育需求,合理运用视频、故事等吸引学生的生动内容,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以情境引领学生全身心投入,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例如,在“秦统一中国”的知识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喜爱的内容构建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视频《秦始皇兵马俑》,在学生观看后,提出秦国是怎样将其他六国灭掉治理全国的?在全国统一之后,秦国是怎样治理的呢?利用问题情境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结合问题开展对知识的探索,通过问题锻炼学生独立思维能力。

(二)引领发现问题

在历史教学中,只有引领学生发现问题,才是对学生问题意识有效培养的手段。学生在发现问题后会对相关知识产生好奇心,进而主动探究,使学生在深入学习中增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所以,教师在备课环节需要有效准备。将设计好的问题引入课堂,使学生基于问题产生更加想要探究的内容。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知识,让学生联系知识自主提问。另外,也可以倡导学生在学习中提问等。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提问的方法,进而促使学生在不自觉中增强问题意识。

如在“百家争鸣”的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发现相应历史问题,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发现的基础上更深入地探索,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本课教学中,教师逐步为学生介绍孔子、老子等,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教师不要直接提出问题,而是要引领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提问,转变提问的角色,让学生保持对探究问题高度的热情,主动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向大家表述自己的观点,进而在互动中有效解决问题。引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充分尊重学生在历史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体,促使学生达成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和掌握巩固,也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这一过程中掌握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

(三)合作探究问题

在历史教学中,若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一定要注意问题的质量,使学生深入分析历史知识,进而加强问题意识。并且,还需要强化对学生的针对性指导。只有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等,才可让学生有效学习,也能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并且,教师也可以适当地运用合作学习模式,以相应问题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让每位学生都能够主动表述自己的观点,也在相互沟通中拓展思维,产生更多的思路。基于不同问题开展讨论,学生的学习能力会增强,而且问题意识也会在不自觉中提高。

例如,在教学“东汉的兴亡”时,教师需善于利用问题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使学生在相互沟通中解决问题,提升学习质量。在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结合汉代文景之治与兴武中兴两大盛世的内容,总结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都有什么?也适当地联系当下,在学生讨论后,使学生思考古代盛世的建立对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是否有一定的借鉴?提出合理的问题,可促使学生积极结合问题进行小组交流、沟通,能够使学生充分利用资料拓展知识面,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逻辑思维,真正在互动中将历史知识内化,深入掌握知识。通过合作活动的开展,可使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梳理、总结知识,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有效掌握知识。并且,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合作素养等都会获得一定的强化和提高。

(四)利用趣味问题

在历史课堂中,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注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探究能力。当学生具有较强的历史探究能力后,其学习自信也会提高,能够使学生坚持学习与深入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适当融入趣味化元素,以趣味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能引领学生自主探索。另外,也可以利用提问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趣味问题可以让学生在活跃轻松的环境中主动探索,从而降低学生探索知识的难度,提升教学成效,也可以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所以,结合生活构建不同趣味问题,能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引领学生更积极地探究知识,还可以轻松突破学习难点,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如在“青铜器与甲骨文”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相应活动呈现趣味问题,活跃教学气氛,促使学生积极回答,让学生对本课知识形成更深入的认知。在青铜器相关知识的学习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猜一猜活动,为学生呈现青铜器的图片,使学生猜测图片中的青铜器都有哪些作用?其实用价值是什么?利用此活动,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青铜器可以作为生活用具、礼器、乐器等,充分了解青铜器的特点。在甲骨文的探究中,教师可提前准备与甲骨文相对应的汉字,使学生自主配对,并且,判断配对是否正确,也要说出判断依据。在本课教学中,通过富有趣味的相关问题,可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也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解答中。同时,学生的文化素养也会得以增强。

(五)组织实践活动

在历史课堂中,开展历史相关知识的讲解仅是其中的部分内容,历史相应实践活动的落实,可以使学生在亲自体会中增强问题意识,也能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如教师可结合某一历史主题组织学生开展竞赛活动,在知识竞答中让学生将所学内容进一步巩固与深化。也可以开展辩论活动,依据个人观点开展对历史话题的辩论,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组织相应的社会实践,让学生亲自结合相应主题,使学生获得最为深刻的直接感受,加深个人领悟。适当地结合教学要求组织与之相关的实践活动,能够增强教育的多样性,也能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供一定助力。

例如,在教学“社会生活的变迁”时,教师需结合实际的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加清楚和理解社会的改变。在本课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以身边的变化为主题开展调研活动,以自己身边变化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方式调查,并且形成调研报告。并在下一节课开展交流活动,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身边的变化,体会到现代生活的美好。并且,实际参与的活动能够让学生的感知更为真切,有利于学生个人素养的强化。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深刻认识到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合理设计,转变教学理念,也达成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强化学习动机,积极加入历史课堂,获得历史知识与个人能力的同步提高。

猜你喜欢
意识历史探究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