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同视域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

2022-03-01 17:46曾润红
新课程 2022年6期
关键词:家校协同心理健康

曾润红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城关中学,甘肃 陇南)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满足,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普遍得到改善,而方方面面的竞争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起了挑战,所以不管从家庭层面还是从学校层面都越来越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协同教育的模式应运而生,而且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家校协同的模式

家庭教育是青少年面临的第一层次的教育方式,家长的榜样作用、家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学校教育有专门的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和专门的心理学教师,可以更加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团结协作,能够联合家长和学校的教育力量,全面充分地开展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

二、家校协同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

(一)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的多边性和复杂性要求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在素质教育尚未真正占主导地位的今天,来自青少年本身、家庭及社会对孩子的要求都越来越高,压力也随之而来,所以家长要在诸多因素中优先考虑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重视孩子的心理问题,多开展与孩子的有效交流,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所想,不能一味地用家长的权威要求孩子。另外,要适度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减少家庭对孩子学业和成绩的压力,对孩子予以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且用实际行动帮助孩子。

(二)学校因素

学校是适龄青少年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在注重学业成绩的同时更加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应该首先让学生知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人心理成长。在平时的学习活动和课外活动中,细微观察孩子的性格变化和社交心理,一旦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委托同学间接关心和帮助,也要主动通过谈心谈话了解学生的心理和需求,帮助学生剖析出现心理压力的源头,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家校协同共育因素

开展家校协同是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要增加家校协同的形式,家长和学校双方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深层次的有效交流,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需求出发,开展有效的家校沟通活动。家校协同的重要理念使家长和老师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及时沟通、及时解决问题、通力合作、全面解决,开展全面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三、家校协同视域下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大力宣传家校协同理念,强化家校双方责任意识

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都更加倾向于看中学业和成绩,往往忽略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宣传家校协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重视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正确引导孩子对这些问题正确处理。为了使家校协同的模式发挥教育意义,家校双方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家庭要为学生营造和谐、安定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安全的港湾,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广泛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活动,让学生明白健康心理建设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在学校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中不断得到发展。

(二)探索多元化家校协同模式,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家校协同不能仅仅停留在各自教育的层面,而是应该多方面探索,寻求多元化的协同教育模式。学校可以系统有层次地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必须要家长全力配合;其次,在自媒体充分发展的大环境下,学校可以通过官方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平台开展心理健康培训以及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实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能够开展活动。最后,学校和家长之间建立专门的沟通渠道,针对家长反应的心理问题,提供科学有效的干预方式,及早消除孩子的消极心理,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三)增加家校协同共育措施的有效实施,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应该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成长记录袋,观察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信息的互通,若是学生出现问题,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建设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通力合作,二者在实践中应该相互信任、精诚合作,及时沟通处理,以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家校协同心理健康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