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科研 踏实教书 培育中国的“金凤凰”

2022-03-02 21:52黄婉君韩笑
河南教育·高教 2022年1期
关键词:金凤凰土鸡种质

黄婉君 韩笑

康相涛,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怀着“要做就一定做到最好”的信念,致力于中国地方鸡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为打造中国“鸡芯”鞠躬尽瘁、不舍昼夜。

36年来,康相涛已从农家少年成长为家禽科研界翘楚,带领团队先后在河南、贵州、云南等地建成7个地方鸡保种基地,培育出2个国审新品种、19个特色新品系,获授权发明专利32项,摘得2项国家级大奖。在国外鸡品种的重重包围中,他为中国地方鸡品种保护利用开辟出一条阳光大道,让一只只“土鸡”变成了造福中国百姓的“金凤凰”。

科研中的“拼命三郎”,致力于打造土鸡种质资源中国“芯”

“康老师没什么娱乐爱好,唯一的爱好就是工作。”这是团队成员李转见对他的评价,“今年59岁的康老师,依然是出差好几天以后直接拉着行李箱上班,依然是夜晚带领团队奋战到凌晨两点,第二天准时出现在实验室的‘拼命三郎’。”

面对“拼命三郎”的评价,康相涛只是笑着说:“搞科研的哪能不拼命!”拼命的背后,是他带领团队围绕地方鸡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开展的深入研究,致力于土鸡种质资源中国“芯”的深沉情怀。

20世纪90年代,大量的国外高产、快长肉鸡进入中国市场,不少地方由于盲目引种杂交,造成国内地方鸡种面临退化、灭绝的危机。康相涛敏锐地察觉这一现象并踏上了漫长的地方鸡品种保护、研究和利用之路。

寒来暑往,几番春秋。针对我国地方鸡长期存在的保护与利用难兼顾、品种创新不足等问题,康相涛带领团队提出了“单流向”保护利用和“通用核心系”培育的理念,创建了地方鸡保护利用技术体系,实现了地方鸡“以用促保”的可持续发展;创新地方鸡“快速平衡”育种技术,突破了本土品种选育进展慢以及高产与优质难兼顾的技术瓶颈。

在此期间,康相涛先后主持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重大专项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发现并鉴定国家遗传资源1个,培育国审新品种(配套系)2个,育出特色新品系19个,主编或参编著作13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210篇论文(其中SCI 52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2项,领域内有效专利拥有量达全国第一。

康相涛的研究成果为中国地方鸡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理论、新模式和新素材,对抵御外来鸡种入侵、防止我国优质鸡种质资源流失、提升优质鸡行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008年,康相涛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家禽学科首次获此殊荣。同时,他的科研成果还被评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河南省十项重大科技成果之一。

十年磨剑,花开并蒂。2018年,康相涛主持的“地方鸡保护利用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再摘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也成为该领域内国家大奖的“双料”冠军。

春华秋实,捷报频传。2021年,康相涛团队与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等合作,构建了首个鸡泛基因组,并解析了影响鸡生长性状主效基因IGF2BP1的致因突变。该研究为鸡生长性状形成的遗传机制解析、资源鉴定和保护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与研究平台,为我国“十四五”种业振兴、破解畜禽种业“卡脖子”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破译蛋中密码,“土鸡”变“金凤凰”

“农大老师、学生的论文要写在大地上。”这是康相涛身体力行的一贯主张。

1985年留校工作以后,为了便于科研,康相涛把床搬进鸡舍,把锅支在牛棚,一住就是16年。他每天早晚定时给鸡开灯照明,连续5年每周两趟用架子车到郊外拉玉米、麸皮配饲料;夏天赤脚在鸡粪里冲洗鸡舍,冬天用冰水洗脸、做饭……

攻坚克难、闯关夺隘。历经无数个不眠夜,他研究的“通用核心系”配套等技术手段,不但提高了地方鸡的生产性能,而且有利于其产业化发展。在固始县曾经固守一隅的固始土鸡,经过他的改良培育,“身价”倍增。养殖固始土鸡不仅成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支柱,还辐射到包括云贵川等地在内的20多个省、市、自治区。国家深度贫困县卢氏县的绿壳蛋原本“养在深闺人未识”,被乡亲当鸭蛋贱卖,如今的价格比普通鸡蛋贵4倍还多,从无人问津变成了“金蛋”。

在破译蛋中密码、助力群眾致富的的漫长攻坚中,他也完成了科研的华丽转身,成为教育部、农业部地方鸡资源保护利用创新团队带头人。

“没有16年鸡舍内的实践积累,也许我就不会有现在的成绩。”原来位于东风路的鸡种质资源场因城市发展面临搬迁,康相涛立于废墟之间泪流满面。如今,在省政府支持下,国内领先的家禽种质资源场在学校原阳科教园区落成。千百年来在山林里觅食撒欢的土鸡,每天吃着专家们配制的营养套餐,经过选育、提纯、复壮,将如金凤展翅,从这里“飞”向全国各地,成为服务“三农”发展的产业支柱。

作为一名心怀感恩的农民之子,他将创新资源和专利技术无偿提供给鸡保种场和企业使用,并免费传授配套系繁育的具体技术细节。他在河南、贵州、云南等地建成7个地方鸡保种基地,先后使河南、贵州等地区30余家企业和8万多养殖场(户)节本增效,被养殖企业和农民朋友亲切地称为“鸡教授”“鸡司令”。

从“心”出发育青禾,甘为沃土醉春红

2021年6月,又是一年毕业季,康相涛为动物科技学院的第一批毕业生亲手写下5张明信片,而这些明信片和其他毕业纪念品一道被放入盲盒,成为爆款。

对康相涛来说,和科研一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是立德树人。本着“因材因人、有教无类”的理念,他引导学生明晰“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引导学生高扬理想之帆的志气,增强锐意拼搏进取的骨气,筑牢投身强国伟业的底气。

一名学生退役复学后,学习专业课程较为吃力,个人略显颓废。在康相涛的感召和鼓励下,这名学生学习逐渐有了起色,且多次荣获奖学金。一名时常坐在前排的学生连续好几节缺课,康相涛敏锐地察觉到了异常,及时深入了解到该学生因为家庭突发事件而彷徨迷茫。在他的鼓舞和帮助下,这名学生最终顺利毕业并考取博士继续深造。在毕业生自制的MV里,学生们曾这样表达对康老师的敬意:“我们时刻感受着他的人格魅力、品行操守、勇气和智慧。”这正是康相涛几十年如一日培根铸魂的生动写照。通过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他让学生们感受到了畜牧行业“眸中有星辰,心中有山海,与时代共振,与理想同辉”的光明前途。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康相涛对待学生如孩子,对待同事如亲人。“性格相容、理念相通、齐心协力、甘于奉献”的团队文化,使康相涛以一己之力带出拥有15名成员的核心团队。“多年来,记不清他带领我们跑过多少鸡场、走过多少山路去寻找地方家禽遗传资源。”团队成员孙桂荣表示。在康相涛的带领下,大家用脚步丈量着山山水水,真正将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写在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回首来时路,桃李满园芳。康相涛和团队培养的学生中,有不少已经成长为知名学者、企业家,但更多的人选择了扎根祖国基层,成为乡村振兴的新火苗,扎根田野,建功八方。

2021年金秋时节,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省委立足“十四五”、着眼“二〇三五”,锚定“两个确保”,全面实施“十大战略”,为乡村振兴、种源保护树立了航标。站在大有作为的新起点,康相涛这位本土种源的守护人、群众致富的译码人及其带领的家禽科研团队,更加坚定了勇攀高峰的信心和信念。

责编:沐 阳

猜你喜欢
金凤凰土鸡种质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老磨坊:山沟沟里飞出金凤凰
张碧林养土鸡名堂多
哪些土鸡品种长得快来钱快
祝福你,我的金凤凰曾宪瑞词
土鸡
烂泥地里飞出了金凤凰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草地养土鸡 致富山里人
贵州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核心种质库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