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宪波:“双抗”治疗能够降低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癌发生风险

2022-03-02 10:39陈词
肝博士 2022年1期
关键词:化瘀扶正肝炎

本刊记者:陈词

人物档案

王宪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主任 。首都名中医,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传染病分会会长、肝病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肝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论文49篇。获发明专利10项,以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

记者问:请你给我们讲一下什么叫扶正化瘀呢?

王宪波教授:扶正化瘀是抗肝纤维化的一个中成药,用于治疗肝硬化或者是慢性肝炎伴显著纤维化的一个中药复方中成药,它具有活血祛瘀,益精养肝的作用。

记者问:肝硬化发展为肝癌,现在有没有相关流行性病学的调查?

王宪波教授:在中国肝癌主要还是由乙肝引起来的,因为80%的肝硬化是源自乙肝病毒的感染,乙肝病毒感染以后会有三部曲,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三部曲。慢性肝炎发展为肝癌是比较漫长的过程,而肝硬化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发生肝硬化以后肝癌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没有肝硬化的患者,已经有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慢性肝炎每年发生肝癌的人约0.5%~1%左右,而如果发生肝硬化,那么每年向肝癌发展的发生率是3.5%~5%,从这个数据来说,一旦发生肝硬化,肝癌的发生风险相比没有肝硬化的患者风险要提高十倍以上。

记者问:中药在肝硬化和肝癌中起到的具体作用是什么呢?

王宪波教授:扶正化瘀是一个抗肝纤维化的中成药,能够用于治疗肝纤维化也能够减轻、甚至逆转肝硬化。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降解细胞外基质,对肝功能具有改善作用,所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是一个综合的药理作用,而且能够降低肝硬化患者肝癌的发生风险。我们有一个研究,是一个样本量比较大的队列研究,纳入的人群都是乙肝肝硬化而且正在服用抗病毒药的患者,随访5年时间比较了服用扶正化瘀的和不服用扶正化瘀的这两组人群肝癌的累计发生率。发现在抗病毒的基础上联合扶正化瘀的,也就是所谓的“双抗”治疗,既抗病毒又抗肝纤维化,肝硬化到肝癌的发生风险要比单纯抗病毒的患者的风险要降低了56%,疗效是非常明显的,同时也发现无论对于a级、b级还是c级的肝硬化的患者降低肝癌的效果都有很好的疗效,也就是无论肝硬化的程度,无论是否为代偿期或是失代偿期患者,只要联合抗肝纤维化,都能够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

记者问:除了扶正化瘀这个中药可以治疗肝纤维化,那还有其他的中药可以治疗肝纤维化吗?

王宪波教授:实际上抗肝纤维化的中药很多,抗病毒无论是联合扶正化瘀还是其他的抗肝纤维化药物,在降低肝癌的发生率方面都是有效的。

记者问:那抗肝纤维化具体有哪些药呢?

王宪波教授:其实抗肝纤维化的药很多,包括现在常用的扶正化瘀、复方鳖甲软肝片、安络化纤丸等等药物。

记者问:请问您对中医药在肝病方面的治疗有没有什么期待?

王宪波教授:中药在肝病的治疗实际上是一个全过程的。比如说肝炎阶段中药有很好的抗炎保肝的作用。炎症促使纤维化,那么在慢性肝炎过程中肝纤维化是必然要发生的,中药也有很好的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到目前为止,临床应用的具有抗肝纤维化的药物只有中药,西药现在没有哪一个药物明确的说明具有抗肝纤维化而且应用临床的。如果慢性肝炎发展到肝硬化时,特别是对乙肝病毒感染引起来的肝炎患者在抗病毒基础上加中药治疗能够逆转肝硬化,即使已经是肝硬化只要能“双抗”治疗,就有可能使肝硬化逆转,中西结合治疗或者是双抗治疗还能够减少肝癌的发生。对于慢性肝病而言,最担心是什么事情呢?就担心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患者是否会发生肝癌,第二件事是是否会发生肝功能失代偿,因为肝功能失代偿以后可能出现严重的病发症,包括上消化道出血、严重腹水、肝肾综合征等等,不仅可以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大大的缩短了患者的生存期。如果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减少肝癌和肝硬化的发生,就能大大的延缓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那么中医药在这方面可以说有大量的临床和实验证据都证明在这两个环节是有作用的。

猜你喜欢
化瘀扶正肝炎
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肺癌合并阻塞性肺部感染
消痰化瘀降脂方治疗肿块期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
泻火化瘀通窍法对感音性耳聋大鼠HMGB1/RAGE信号通路的影响
基于自噬探讨芪灵扶正清解方抗抑郁作用研究
《世界肝炎日》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化瘀解毒健脾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结节的临床观察
画说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