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方程思想提升小学五年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浅析

2022-03-02 16:07赵明显
新课程 2022年1期
关键词:方程解题思想

赵明显

(甘肃省靖远县第七中学,甘肃 靖远)

小学数学的问题是随着年级的逐渐提升而逐步增加难度的,数学问题越来越复杂也就意味着学生需要用更加明确的数学学习技巧以及解题思路来解答问题。五年级的学生年龄大多在十到十一岁,具有了一定的代数思维能力,因此这个时期利用方程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数学问题解决能力,逐步培养出较为出色的数学学习习惯以及数学思考方式,为其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小学中低年级时期,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可以使用传统的数学解题思路,但是自从进入五年级开始,小学数学中的问题数量以及难度都在提升,而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数学解题思路,就会出现难以驾驭数学问题中数量关系以及未知量的情况。对此,教师需要在方程思想基础上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从而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一、提高数学阅读能力

(一)以语文阅读能力为基础

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数学理解能力之间有着较为紧密的关系,学生通过提升综合能力能够更加出色地解答数学问题。进入小学高年级之后,可以将数学与语文学科进行整合,将数学问题列入语文阅读理解材料中,帮助学生深化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教师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编写数学小作文,以此加深学生对数学题目本身的理解。

(二)加强数学语言阅读能力

数学教学包括了数学概念、数学术语、数学符号以及数学式子等内容,某种意义上能够概括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三大类。而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从算术思维逐渐转化到代数思维,能够从数的概念开始,将数和代数作为整体展开潜移默化的培养。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通过问题情景理解数学语言,尽可能地将数学问题中的文字语言翻译为数学符号语言,而这种方式就是帮助学生在基于方程思想下解决问题的方式,但是只有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够使学生真正学会运用方程思想。

二、熟练解方程

(一)衔接低年级的“前方程”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刚刚学习解方程的内容时,往往觉得知识太过于抽象,不容易理解,而解题也只是机械模仿教师的解题方法,没有深入理解知识的内涵。对此,教师需要以一年级上册的“前方程”知识内容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将“前方程”知识和解方程知识联系到一起,将之前惯用的字母或者方框换成小动物的图形来表示,为之后学习相关数学题提供思路。

(二)增强解方程时的整体观并强化训练

数学学习中最不应该使用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知识点,虽然知识点是学习的基础,但是还没有理解就死记硬背知识点,只能短时间内解答问题,从长远发展来看十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以及提高数学成绩。而在方程思想上想要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就需要帮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方程的实质,从而理解方程式的内容,而教师在发现学生出现了错误的时候,也没有必要急于批评学生,而是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让学生通过检验的方式验证自己的解题中哪里出现了错误,并且从方程整体探究问题,获得更多的解题思路,之后针对错的题目开展强化练习,通过长期培养形成良好的技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三、基于方程思想设计好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

(一)提高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参与度

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学生参与到其中的一出情景剧,是需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通过合作以及相互监督进行的任务。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解决数学问题中来,可以利用竞赛的形式表扬积极思考的学生,以此激发起学生的探索欲和好胜心。

(二)情境创设

教师利用教材或者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创设情境,通过情境创设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并且层层探究数学知识,一步步深入思考,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三)基于方程思想重塑思维习惯

学生在小学早期阶段以及之前的幼儿园阶段所接触的大多是简单的算数思维,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代数思维,而学生只有掌握了代数思维之后才能自觉运用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养成良好的方程思维习惯,鼓励学生适应方程方法下的顺向思维。而教师在设置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当将数学语言部分转化为引导学生进行顺向思考的内容,以此理清数学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且列出等量关系式,然后将关系式中的已知量具体化、未知量字母化。

综上所述,任何学习能力都不是一时形成的,而是需要长期的学习和练习。基于方程思想下提升小学五年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也是这样,教师需要积极安排教学任务,授课方式更加贴合学生思路,而学生则是以高昂的学习热情开展学习,才能逐步形成灵活的解题思路,提升数学能力。

猜你喜欢
方程解题思想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方程的再认识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方程(组)的由来
思想与“剑”
用“同样多”解题
圆的方程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