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022-03-02 16:07马芳芳
新课程 2022年1期
关键词:数学课独立思考育人

马芳芳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西关小学,甘肃 陇南)

在教学改革新常态下,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与发展受到教师的极大关注,为的是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教育活动发展,可使学生在课上全面进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成长奠定基础。独立思考能力属于学生必备素养之一,关乎学生学习习惯与学习兴趣培养成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价值如下:(1)为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助力,将数学思维视为学生关注与学习知识的纽带,通过独立思考把知识转化为数学素养,继而为学生深入学习打下基础;(2)通过独立思考学生可强化数学素养,如符号意识、计算能力、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3)教师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会针对教育对策加以改革,这利于数学课堂上的育人活动不断发展。基于此,为促进小学数学育人活动的稳健发展,探析数学课上教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良策显得尤为重要。

一、问题启发,为学生独立思考提供支点

小学生处于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期,尚未掌握独立思考的方法,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需要在课上受教师指引并明确思考目的、方向与意义,继而助其增强独立思考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注重启发,提问是较为有效且常用的启发方式,能为学生独立思考提供支点。例如,教师在进行“上、下、前、后”教学时,可将一些物品摆在讲桌上,中间放着一个后背冲着学生的玩具熊,在它的四周分别放着小汽车、地球仪、棒棒糖、小房子形状的储蓄罐,而后引领学生观察并提问,如“小熊的左边是什么”“小熊的前面是什么”“棒棒糖在小熊的什么位置”等,继而通过提问刺激学生思考,在学生探讨中提升其独立思考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问题要有设计性,不可超过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认知范围,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讲直接一些的问题更利于其思考,还可通过思考解决问题,并在解题的过程中获得喜悦感,继而对教师的问题充满期待,助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落实数学教师培育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育人目标。

二、教法创新,丰富小学数学课上引领学生独立思考的教育形式

为使学生乐于思考,除提问外教师还要创新教法,使学生多渠道强化独立思考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认识立体图形”教学时可制作教具,准备若干用硬纸壳制作的球体、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而后拿出一个用橡皮泥准备的模具,学生会发现在模具上有许多的凹槽且形状各异,教师鼓励学生观察与思考,将立体图形放在模具指定的位置上。其中,学生回顾所学知识、观察模具及讨论立体图形所处位置的过程,就是教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过程。再如,教师在进行“加减法”教学时可创设情境:小松鼠要准备过冬了,它需要储备许多,今天它想要采10个松果,现在它已经采了3个松果,还需要采几个就可完成今天的采摘任务?在教师用小松鼠摘松果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时,学生会积极思考,在此基础上使用数学知识并得出结论,不仅可培育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可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计算能力等数学素养。需要注意的是,低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的数学素养存在差异,教师要将学生的期待、喜好、能力、求知需求等客观因素转变成教法创新的动能,确保育人活动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来讲吸引力较强,能在数学课上思考与探讨,继而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学目的。

三、科学评价,助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独立思考能力

在数学课上教师存在评价低效的问题,这与教师过于关注学生计算的对错、是否遵守纪律有关,鲜少将评价与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联系起来,导致评价无法促进学生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为解决数学教学评价低效这一问题,教师要从评价方式与理念上做出改变。

综上所述,为使学生可在数学课上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设计问题,为学生独立思考提供支点,还需创新数学教学方式,多渠道助力学生独立思考并强化数学素养,教师还要注重科学评价,通过评价引领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改进育人对策,继而落实培育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目标。

猜你喜欢
数学课独立思考育人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初中数学课导入“八法”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有趣的数学课
培养问题意识,触摸数学课改的“核”
谈独立思考
“网红”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