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如何发挥小学美术教学中特有的育人价值

2022-03-02 16:07马海玲
新课程 2022年1期
关键词:名人教学活动育人

马海玲

(淮安生态文化旅游区枫香路小学,江苏 淮安)

美术学科在艺术表达上集中体现了对美的理解、感悟与追求,该学科在育人价值上也具有独特性以及巨大潜力。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发挥美术学科特有的育人价值是美术教师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强调:“小学美术教育,主要应放在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乐趣、品德、形象思维能力、创造力、审美能力、责任心……其次才是技法训练。”美术课程内容中蕴含丰富的显性和隐性教育因素,需要教师深入挖掘,以全面优化课程指导效果。

一、通过问题驱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美术教学过程本身能带给学生美的熏陶,同时具备情感教育、艺术想象力培养等功能,但实现这些教学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学生要具有自主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的兴趣激发,设计教学问题驱动是调动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方法之一。比如,“色彩的纯度渐变”这部分内容指导中,色彩知识是本课时的关键教学内容,我们需要指导学生了解色彩纯度渐变与调配知识,这时可以适当融入教学问题让学生参与到探究学习活动中来,如想要体现出色彩纯度的变化,需要加入什么颜色呢?怎样加入呢?让学生成为答案和结论的探究者,在思考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生成教学资源,使美术学习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

二、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美术鉴赏和创造能力培养是小学美术课程的核心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要融入创造性因素,给学生提供创新思考的机会,注重教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营造丰富的艺术创造氛围,让学生能在优质的教学环境中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参与艺术创造过程的欲望和潜能。以“我设计的自行车”一课为例,我们可以立足开发学生左右脑的目的,要求学生给自行车设计新颖的造型(开发左脑思维)和齐全的功能(开发右脑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创作,体现自己的创意和灵感,最后给学生提供展示作品的空间,以合理评价模式激励学生,使学生逐渐养成美术创作的信心。

三、通过名人故事丰富美术教学资源

名人故事往往带给我们的是精神上的启示、道德理念和价值观方面的引导,合理利用教材上乃至课外教育资源中的美术名人故事,能帮助学生拓宽学科知识视野,同时借助名人故事体现美术学科的独特育人功能。课前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就要搜集、总结名人故事素材,挖掘故事中的育人要素,总结育人要点,优化教学设计。这些美术名人故事中,不乏艺术家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与坚持、对艺术品格的弘扬,他们身上所具有的楷模精神、优秀品质、职业道德等,对小学生来说都是正面教育和引导的优秀素材,小学美术教师一定要重视对美术名人故事的挖掘和利用。

四、通过课外实践延伸育人空间

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和拓展形式,综合挖掘课内外美术教育资源中的育人要素,更利于体现美术学科的独特育人功能。课外实践活动中我们更应关注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发展,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给学生参与实践与创作学习的机会。其一,组织社团活动,小学校可以围绕美术课程育人功能的挖掘需求,开设卡通社、漫画社、剪纸社等社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选择相应的社团,强化审美教育,塑造学生的审美观念。其二,引入校外资源,强化育人效果。校外美术教育资源更多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接触的教育资源,如家庭活动中、社会生活中,我们可以依托家校共育机制,联合学生家长延伸育人空间,课后建议家长多带孩子参观美术馆或到公园写生,能使学生获得更加广阔的美术学习空间。

小学美术课程指导目标围绕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美术鉴赏能力、激发学生艺术创作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实美术教育除了具备上述育人功能外,还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品质、探究精神、意志力、专注力……丰富的育人功能如果可以得到充分体现,则小学生在参与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是可以实现全面发展的。想要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要求美术教师必须构建科学的教学方法体系,以先进的学科教育理念指导美术教学工作,笔者从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出发,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发挥学科育人功能的策略展开简要说明,旨在逐渐完善美术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名人教学活动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舔名人
名人摔跤后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你不可不知的中外名人
名人書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