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健康体适能模式的建立

2022-03-02 16:07张晓红
新课程 2022年1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理念运动

张晓红

(江苏省淮安市天津路小学,江苏 淮安)

教育改革是这些年讨论的热点话题,小学体育被列为改革的重点。早期,大众对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视度不高,而如今,人们对身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最大的创举就是将健康体适能教学融入日常的教学中,运用健康体适能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质,还能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理念。

一、健康体适能教学模式的内涵

体适能一词最早来源于最佳体适能计划,体适能的本质是追求人体健康,而如今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中,成为小学体育改革的新方向。

健康体适能包含许多内容,主要是表明我们的身体机能状况和对我们运动时爆发力、运动持续的时间和关节所能承受的最大伤害的界定,健康体适能的内容与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对小学生来说需要从小抓好体适能教育,推动适合现代化小学体育教育模式的健康体适能教学方式。

二、如今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传统,缺乏创新与发展

传统的教学方式贯穿整体的教育理念多年,教学的方式主要还是依托老师的表达、学生的倾听,这种固有教学模式已经根深蒂固,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学生学习知识过多依赖老师,缺乏自主学习性。或者是学校赋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但是所设定的课程都是学校拟定,学生不知该体育项目是否适合自己、是否对未来有益,这些都是未知数,所以本质意义上的主导权并没有在学生手中。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新与发展能力,也不利于今后的体育教学。

(二)确定目标后落实不当

从如今的教学大方向来看,大部分的小学制订了体育课教学体系,完备了教育课程的总体纲要。但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还是和预设的目标有一定差距。对于想要运动的学生,学校制订的方针他们会积极落实,但还有许多学生希望以学业为主,他们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高,也不积极参与活动,这两种学生就会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需要老师和家长进行引导来转变思想的,我们应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并从中发掘适合自己的运动模式并在今后保持锻炼的习惯。再者,学校的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也是不容忽视的方面,需要专业人员定期维护相应的设施,根据实际情况购买新的设备,只有拥有良好的设备,才能更好地开展健康体适能教学模式的改革。

(三)体育成绩浮于形式,测试结果意义空洞

小学体育的成绩很少会引起大众的关注,虽然每一学年体育课程安排的数量有明确的规定,但在体育成绩评定的过程中,有些地方是划定及格线即可,有些地方则是以很少的比例加入总成绩中,老师对学生的体育成绩打分也是能过及过,又如走个过场,仅浮于表面,没有明确依据的分数自然而然也就没有参考价值,测试的结果意义空洞,反复循环后,人们对体育成绩的重视度就会越低。如果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就形成这样的死循环,那么将会影响今后的教学,这与深入锻炼的理念是相悖的,这样也就无法深入人心,学生也不会养成锻炼的习惯。

三、融入健康体适能教学的方式

(一)创新教学模式,融入现代体育教学理念

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健康体适能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作为一个新的课程融入现实教学模式中,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如何培养锻炼的习惯,并选择好适合自己的方式形成终身运动的思想,新的理念需要配套新的教学模式,所以我们要学会分析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究适合当下的教学方式,要让我们的教学方式融入现代的体育教学理念中。

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健康体适能教学中老师和学生要加强沟通,要明确什么是适合学生的,学生要学会进行自我评价,评价的方式可以多样,评价的内容也要丰富,将这种教学理念深入学生的内心,明确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

(二)有针对性地提出运动方案

在开展这门课程之前可以对学生展开全方位的体能测试,根据数据参考表记录每一位学生的体能数据,体能测试一年开展至少两次,具体的次数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将每一次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对比,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制订运动方案,学生可以对自己的身体素质有明确的了解,也可以分析锻炼前后身体机能的变化,从而对自己的运动方案进行改进,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改良方式,才能让学生得到更好的运动成效。

健康体适能的教学理念正在逐渐融入当今小学体育教学模式中,我们要明确教学的目的,不只注重短期内体育成绩的提高,更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形成终身锻炼的理念。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理念运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不正经运动范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