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教法 指导学法 培养能力

2022-03-02 16:07崔世霞
新课程 2022年1期
关键词:曹冲称象曹冲教法

崔世霞

(天水市秦州区太京镇中心小学,甘肃 天水)

语文教学是一项复杂的语言文字训练工程,它肩负着知识与德育的双重任务,教师只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选取适合学生的教法,并教给学生一定的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才能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曹冲称象》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所讲的事发生在三国时期,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再加上曹冲称象的办法实际上就是浮力和等量代换的道理,而这又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教学的重点就是理解曹冲称象的具体办法,难点是两种称象办法之间的联系。下面就《曹冲称象》一文第二课时教学,谈谈我的设想。

一、合理分解,确定目标

依据总目标,我制订出以下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方法和步骤。(2)学习曹冲善于观察、遇事多动脑筋想办法,体会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运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法服从于教学目标,不同的目标只有采取不同的教法,着眼于学生学会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

(一)采用情境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丰富的想象力,可以提高一个人思考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曹冲称象》一文第二段是对大象样子的描写,教这一段时,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先让一名学生读描写大象样子的句子,其余学生都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还通过一些比较熟悉的事物“一堵墙”“柱子”等对大象的样子有了一定的轮廓,同时理解了大象的体积庞大,为下文想办法称象做了铺垫。

(二)求异标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独到的见解属于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别出心裁”,从独特的角度观察事物之间的差异,提出不同的见解,是培养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曹冲称象》一文第三段写官员们提出称象的两种方法。教学中为了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我设计了以下问题:(1)如果你是曹操身边的一位官员,你有什么办法称象?(2)如果是现在,还可以用什么办法称大象的重量?对于这两个问题,因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的局限,也许学生想出的办法并不合适,甚至有毛病,如用起重机把大象吊起来称等,但对七八岁的儿童来说,我们不能否认其中包含着创造性思维。

(三)实验及多媒体演示,突破重点;采用比较法,攻破难点

第四段是全文的重点段,因为这段课文较抽象,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宜直观形象,所以本段课文的教学我首先运用演示法。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写曹冲称象办法的句子,再指名学生叙述称象步骤,我用课前准备好的水盆、小木船、玩具象、石子、秤等,根据学生的叙述演示称象过程,通过实验,既让学生理解了“下沉、船舷”等词的意思,又让学生知道用船代替秤,解决了提不起的难题,用石头代替大象,化整为零,找到了称大象的妙办法,实验过程就是学生突破重点的过程。然后用动画演示称象步骤,加深印象,再让学生上台边口述曹冲的称象办法,边用实物演示,这样调动了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既增强了趣味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接下来,我又采用比较法,把两种称象办法进行对比,让学生知道曹冲的办法好,既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又不会伤害它。

进而我再出示问题让小组讨论:曹冲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的?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曹冲的办法不是凭空想出来的。第一,是认真听别人议论,从中受到启发:有了大秤没力气提得起太重的东西,用船可代替秤,大象不能割成块称,石头能分开称,用石头可代替大象。第二,是他平时注意观察,善于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这样教学的难点也就攻破了。

为了深化文章的主题,我再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希望自己像曹冲一样聪明,应该怎么做?趁机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遇事要多动脑想办法。

(四)朗读感悟,品词析句,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课文中有这样两个句子:(1)曹操听了直摇头。(2)曹冲才七岁。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后,我指导学生做“直摇头”的动作,使学生明白“直摇头”表示不赞成的程度更深。通过读重音“才七岁”里的“才”,让学生知道“才”是只有、仅仅的意思,强调年龄很小。

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词句的理解,还给学生渗透了只有恰当地用词造句,才能把意思表达得更具体的思想。

三、加强学法指导,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语文学习方法有广泛的内容,本文教学中主要的学法是:读、议、练、想。“读”即先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阅读课文,做到以读代讲。“议”即对课文中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来大家讨论,教师点拨、释疑。“练”就是把文中学到的词语学以致用。“想”是让学生思考,今后遇到事情该怎么做。教师平时在课堂上进行学法指导,学生就会主动地学习,有疑必问,勇于探索,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猜你喜欢
曹冲称象曹冲教法
我学“曹冲称象”
曹冲为啥称象
曹冲: 有颗仁爱之心的神童
实战视角下擒敌拳教学教法路径研究
曹冲称象
请你根据成语“曹冲称象”的故事给下面三幅图排序。
聪明的小曹冲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曹冲称象之后
羽毛球正手击高球教法五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