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法

2022-03-02 16:07邢江林
新课程 2022年1期
关键词:习作小学生生活

邢江林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家纺城小学,江苏 南通)

通过习作教学,小学生既可以丰富想象力、提高创造力,又可以掌握文字的奥秘和说话的艺术、感悟生活的真谛。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习作教学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忽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评价方式单一等。因此,提高小学语文教师习作教学水平很重要。本文以理论研究为基础,探究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优化方法,力图使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习作课感兴趣,那么课堂效率会更高。笔者通过对小学生在语文习作课上的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认真听教师讲课,对习作课不感兴趣。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写作技能。在习作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把作文模板教给小学生,学生按照同一个思路进行写作,这样不但限制了小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忽视了小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另一方面小学生恐惧写作文。调查发现,大多数小学生认为习作是一件很难完成的作业。小学生的写作内容平平无奇,没有新意,每次面对习作作业时,部分学生想尽方法应付了事,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会影响小学生的习作兴趣。

(二)习作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脱离

小学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留心发现、认真观察,为习作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使学生摆脱不知道写什么的苦恼。但笔者在实习过程中发现,小学语文教师的习作教学与生活实际脱离。一方面教师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按照传统的模式进行教学,要求学生背诵好词、好句、好段,忽视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情,使学生的习作脱离生活实际。另一方面小学习作中教师缺少培养小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小学生的习作要求并不高,大多数习作内容都与生活相关,所以小学生习作水平的高低与小学生观察生活的程度有很大关系。但通过调查发现,小学阶段的学生喜欢看的大都是漫画书,很少能从书上积累写作素材。课内也只是机械地背诵作文模板,写出的作文大都千篇一律,教师缺少培养小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造成习作教学与小学生生活脱离。

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优化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创设生动有趣的习作课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真正体会到习作带来的乐趣,具备写作的内部动机,他们的习作水平才能进一步提高。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猜谜语、讲故事等方式进行习作教学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小学生克服害怕写作的问题,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进行写作。其次,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应多创设一些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互相交流和评价,发挥想象力,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从而有话可写。最后,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可以在激励中消除小学生对习作的恐惧,使小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喜欢上写作。教师可通过趣味性教学的方式进行习作教学,让小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加。如语文教师可以让小学生进行表演,在编排的小剧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在写作时便会有更多的感悟和观点。教师也可以在习作教学中播放与写作主题相关的视频、图片和漫画。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可以更加容易地理解写作的主题,并且激发想象力。

(二)将习作教学内容融入生活

小学生在习作中抒发真情实感很重要,但小学生缺乏生活体验,在习作中很多内容都是编造的,造成习作失真的现象,所以要结合学生实际,丰富学生的经验。首先,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小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中,所以应多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来增加生活体验。例如,参加学校组织的运动会,在习作过程中可以写出参加运动会的真实体验,使习作内容更富有情感。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丰富生活体验。其次,学生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校园中的生活环境只是小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学生的不断发展离不开社会。所以,体验社会生活、积累社会经验对学生写作有很大帮助。学生可以参加“小小志愿者”活动,扶老人过马路、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清除小广告等等,让学生感悟到助人为乐的喜悦,同时感受到工作人员的艰辛。让实践活动成为学生的宝贵经历,从而提高小学生习作内容的真实性。最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习作的源头来源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习作离开了生活就会变得枯燥无味。

猜你喜欢
习作小学生生活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生活感悟
我是小学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习作展示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