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分析

2022-03-02 16:07杨合清
新课程 2022年1期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创设教学内容

杨合清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峰迭新区小学,甘肃 舟曲)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创设问题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心理,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并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应该积极创新教育理念,采用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的空间,帮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和创新,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创设生活化问题

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生在思考问题、解答问题时能高效掌握教学知识,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学生思维的开拓同样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教师为元旦活动进行节目的准备,并让学生进行了投筛子的游戏活动,在筛子上标注不同的数字,在数字上面同时标注唱歌、跳舞、模仿、朗诵等游戏活动,在学生进行表演前,让学生大胆设想自己会抽到什么节目,在学生投筛子结束后让学生说出自己想的和投掷的结果是否一致,并且让学生说明原因,学生提出会有多种可能,并且将自己投掷的几次结果进行记录,学生记录后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向教师提问。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可能性的概念讲解。教师借助生活中的元素进行教学,并对学生进行提问,促使学生积极地进行问题的探讨,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促使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积极地进行教学内容的探究。

二、创设探究性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了探究性的问题,能对学生的学习偏好、求知欲进行了解,避免出现过于深奥的问题。同时教师创设的问题也不能过于简单和直观,要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并同时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悬念,促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地进行问题的探究,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得到有效强化,学生数学学习的潜能得到有效激发,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提升。例如,在教学“位置与方向(一)”时,教师首先向学生提问:“你们的家在学校的哪个位置?”“你们家书桌在床的哪个位置?”然后教师展示学校的平面图,引导学生探究学校的每个教学楼都在操场的什么位置,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教师为帮助学生深入探究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进行游戏活动来感知,教师将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分组,9人1组来创建九宫格,帮助学生先找到北方后,引导站在中间的同学分别说出其余同学在自己的什么方向,并说出小组中分别描述不同方位的学生都是谁,帮助学生深入掌握教学内容。教师通过结合实际问题,并为学生创设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进行问题的探究,促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高效地掌握教学内容。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还切身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进而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三、创设动手操作性问题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并且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创设实践操作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感知与掌握教学内容,高效地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进而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中的“平行四边形”时,首先教师进行课程的导入:我们刚学习了什么是平行,现在老师在你桌子上放了一张练习纸,请你验证一下这一组是平行线吗?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接着对学生说:那我们想一想如果在这组平行线上再画一组平行线与它相交,会围成怎样的图形呢,你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教师引导学生在纸上尝试画出,教师在学生画好后投放在投影仪上展示。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引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特点,并且借助三角尺进行平移与量角来验证学生所画的图形,并进行平行四边形特征的总结。学生掌握后,教师同样采用创设操作性的问题,使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创设操作性的问题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操作中进行知识的归纳与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数学教学的本质,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平行四边形创设教学内容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