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中如何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

2022-03-02 16:07周瑞强
新课程 2022年1期
关键词:家校管理工作班级

周瑞强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马跑泉中心学校,甘肃 天水)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利用家庭教育优势,可以有效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基于此,文章从多角度分析小学班级管理中发挥家庭教育优势的策略,即保持教育初心,主动展开家校合作;利用信息化渠道,提高与家长的沟通效率;组织家长共同学习,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不断改进;利用班级管理环境,组织开展亲子活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可以充分利用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和了解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提高教育管理效果。

一、保持教育初心,主动展开家校合作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启蒙教育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与家庭教育环境会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心理状况、性格特征、言谈举止和交往能力的发展形成深刻的影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在学生教育培养中的优势是不可否认的,因此,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把握教育根本任务,坚持教育初心,从学生健康发展的角度与家长建立和谐的关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处于主导位置,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表现出指导性作用,基于此,班主任需要明确教育管理的责任,深入分析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家长在配合班级管理工作中展现出的优势,并有目的、有步骤地展开合作,优化合作关系,进而共同守护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利用信息化渠道,提高与家长的沟通效率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各种社交软件的兴起和普及为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为家校合作搭建了新的平台。基于此,小学班主任可以利用信息化渠道及时反馈信息,获取家长的建议,提高信息沟通效率,促进彼此之间理解,让家庭教育的优势迁移到班级管理中来。如班主任可以建立电子版的家长备忘录,及时录入并更新家长的联系方式,确保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及时与家长联系、及时交换意见。再如班主任可以利用线上调查的方式,对家长的教育能力、知识层次、教育经验等进行了解,清晰地认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环境;从家长处获得教育反馈,利用微信等方式了解家长在教育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班级管理工作提出的建议,促使班主任和家长之间交流教育经验,为建成更高质量的班级管理模式创造条件。

三、组织家长共同学习,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不断改进

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家庭教育的优势不可忽视。但是如果家庭教育无法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健康的环境,那么孩子在心理、行为方面出现的问题就会延伸到班级管理中来,增加班主任工作的难度。针对此,班主任应在认识家庭教育价值的基础上,调查了解家长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组织家长共同学习,将孩子在成长中的问题通过家庭环境加以解决,从而促进班级管理的有效发展。例如一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干预、说教,让孩子产生了抵触心理,这不仅会影响教育效果,还会导致亲子关系恶化。针对此,班主任组织有兴趣的家长共读《正面教育》这本书,让家长认识到“所有错误都是学习机会”,并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形成正面教育的习惯,引导孩子自主发展,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

四、利用班级管理环境,组织开展亲子活动

精彩有趣的亲子活动能够激发学生运动以及思考的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同时也能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基于此,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可以把握机会,组织亲子活动,引导家长参与到游戏活动之中,与孩子一同运动、一同思考,让家长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教育孩子,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为孩子的成长创造健康环境。在组织亲子活动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加强规划设计,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以及家长的建议设计多元化的活动类型,如能够体现家长与孩子共同合作的游戏活动、能够增进彼此理解的游戏活动等,以保证活动的教育意义;班主任应重视活动过程的推进,重视家长的参与度,引导家长通过活动教育孩子,让他们在感受快乐的同时获得成长的机会;班主任还应重视班级凝聚力的培养,利用口号、标语等增强学生对班集体的认可,让家庭教育融入班级管理之中。

总而言之,随着家校合作在教育工作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家长参与学生教育过程的意愿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小学班主任应根据班级管理要求,加强家校合作,强化与家长的联系,提升班级管理工作质量,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空间。

猜你喜欢
家校管理工作班级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班级“四小怪”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班级英雄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