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总目录

2022-03-02 16:30
森林工程 2022年6期
关键词:研究

· 森林资源建设与保护 ·

兴安落叶松树轮宽度指数与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关系研究………………………………………张楠,郭雪梅,张冬有(1.1)

森林抚育间伐对杉木人工林温湿度的影响研究…………………王宇超,陈逸飞,林晨蕾,方淑侦,王红春,靳少非,许少洪,郑德祥(1.9)

昆明市3种草本植物根系及茎杆的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储怡鑫,薛凯喜,冯国建,朱小伟,王瑞洋,刘欣(1.15)

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不同群落生物多样性分析………………………………………………刘运伟,张巍(1.27)

基于变分水平集主动轮廓的叶片表皮细胞厚度测量方法研究…………………………孙小添,王海超,郭根胜,裴志永(2.1)

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氮素特征…………………………………………吴晞,赵雨森,辛颖(2.8)

松材线虫Bx-TIMP克隆及功能研究……………………………杨帆,零雅茗,舒红,姜生伟,王佳楠,李丹蕾(2.14)

利用稻草栽培荷叶离褶伞技术研究…………………安柳迪,贾含琪,姚春华,符晓,刘雪峰(2.20)

金银木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许丁帆,刘艳军,何远秦,黄俊轩,武春霞,李建科(2.27)

曲靖市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的生态效益……………朱坤,彭建松,张文莉,黄丽,李晓红,代继平(2.34)

黑龙江县域农林用地景观格局变化特征………………………………毛靓,贾京默(2.44)

基于Sentinel卫星影像的土地利用类型提取——以丽水市莲都区为例……………………………陈媛媛,雷鸣,王泽远,杨舒洁(2.54)

不同处理方式对桂花嫩枝扦插成活生根的影响……………………………邹欢欢,颜卓佳,程明圣,徐超,刘宇馨,邹娜(3.1)

农田防护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氮素形态特征…………………………李德文,季倩如,刘英,周文玲,吴嘉仪,赵雨森(3.8)

长白落叶松种子园遗传多样性分析……………………………邱新宇,张磊,张含国,闫平玉(3.16)

天然东北红豆杉林土壤细菌多样性研究…………………………贾丹,王琪瑶,肖宇飞,刘玉龙,梁素钰(3.26)

中条山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和枯落物的水文性能分析………………………………………………张甜,李龙龙(3.32)

6个油茶果实经济性状及茶油品质比较分析……………………………………………龚守富,朱赞彬(3.40)

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路径的分析…………王越,康萍,赵英杰(3.47)

光照与氮添加对红皮云杉幼树生长与叶形态功能的影响……………………邢鸿林,刘天义,扎史都吉,程琳,杨玲(4.1)

松嫩平原盐碱地4种植物的光合荧光特性…………………蔡粟唯,姚耸峰,山昌林,陈士刚,陶晶(4.10)

施肥对滇中地区4种主要易燃树种叶燃烧性的影响…………………………李国辉,张桥蓉,马瑞杰,陈宏刚,白磊,罗静,李世友(4.18)

耐寒美国红枫‘秋火焰’离体培养技术研究………………………杨一鹏,刘芳,杨凤军,张文博,于红,李佶憓,杨春辉,杨菲红(4.26)

小黑杨和落叶松人工林不同生境大型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特征……………………………剡丽梅,马双娇,王庆成,张勇,段嘉靖,何瑞雪,谢旭强(4.34)

松嫩平原植被演替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莜………………………李琳,杜倩,刘铁男,王琪瑶,梁素钰,田松岩,柳参奎(4.45)

刺五加群落多样性海拔梯度变化及相似性…………高金辉,韩家永,张厚良,林国英,张莹,艾志强,刘继云(4.53)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新旧比较………………贾云飞,王春莜海(4.61)

外源生长素质量浓度和扦插基质对色木槭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莜……………………周鑫鑫,李茹月,臧世阳,堃芃,杨玲(5.1)

多时相PolInSAR数据土地覆盖类型分类研究莜…………………………………程腾辉,范文义,吴国明(5.10)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动态分析莜…………………………党乾顺,隋心,陈福元,穆立蔷(5.18)

美国白蜡扦插过程中插穗内含物变化分析莜………………………常雪薇莜,薛满满,李春明,杨立学(5.29)

地表细小可燃物含水率野外自动记录监测系统设计与试验莜……………………………于宏洲,柳慧,张运林,宁吉彬,郭妍,胡同欣,杨光(5.38)

陕西6个主栽核桃品种花粉特性研究莜…………………………………张焕玲,童开林,梁烜毓(5.48)

蒙古栎烂皮病病原菌鉴定莜……………………黄麒,陈洁,刘忠玄,刘雪峰,刁桂萍(5.56)

施氮对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分解及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莜…………………………………苗雪松,王嗣奇,张彦东(6.1)

不同特征筛选方法和估测模型对天然次生林郁闭度估测的影响莜………………………………………………王迪,赵颖慧(6.9)

重金属镉及盐胁迫对白榆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莜……………韩淑敏,杨立科,布和,徐欢,周静宇,徐燕(6.19)

福建省杉木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莜…………………徐伟涛,林嘉源,丘丽萍,张帆,赖日文(6.27)

湖南湘西州马尾松毛虫和松材线虫病发生非线性建模与预测莜…………………………………田开慧,陈怡帆,周宏威(6.38)

滇中高原磨盘山典型森林类型枯落物持水性能研究莜………………彭邦晓,孙煜镕,黎建强,杨关吕,张建玲(6.45)

核桃品种及近缘树种鉴定的DNA条形码开发莜……………………………………………………张焕玲(6.53)

· 木材科学与工程 ·

桦木波动干燥过程中温度和水分扩散数值模拟………………………………………姜新波,宋靖,夏鹏(1.34)

基于改进K-Means聚类与水平集的木材横截面管孔分割……………………程昱之,钟丽辉,何鑫,王远,李朝兰(1.42)

涂饰处理对毛竹和炭化毛竹表面视觉性质及防腐性能的影响…………………………梁哨,潘昌仁,岑晓倩,林辉,李权(52)

纤维素纤维/天然胶乳海绵的制备及吸水性能的研究………………………刘贵言,李凯焰,余航,张硕,高宇,刘一志,许民(2.62)

室内装饰设计界面材料生态学属性GA-GRNN评价模型对比研究……………………………………杨扬,周桓宇,郭艳玲(2.68)

木家具质量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窦延光,韩维生(2.74)

木材化学成分对细胞壁纵向黏弹性的影响…………………………蔡绍祥,黄燕萍,李朱锋,李延军(3.54)

碳纤维增强面板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贺建民,路伟,王立峰,胡英成(3.63)

不同含水率下木构件起裂荷载试验研究………………………李猛,陈迪,田康,何佳明,佘艳华(4.69)

电阻法和应力波法在活立木内部腐朽缺陷检测中的对比…………………………………杨露露,董喜斌,徐华东(4.82)

木粉与相容剂含量对木塑复合材料声学振动性能的影响…刘镇波,李晓君,于云鹏,万珂,郝骞,王艺达,王辰希(5.62)

阳离子化稻草纤维对诱惑红吸附性能的研究……………………………朱琦浩,盆宇洁,张淼倩,芈聪慧,潘磊,孙浩洲,王立娟(5.68)

改性纳米复合防腐剂对木材耐腐性能的研究…………………………………陈晨,程旭,王立朝,许民(6.61)

聚乙烯醇/槐米提取物复合抗氧化膜的研究…………………………迟文锐,王一妃,芈聪慧,王立娟(6.69)

基于OTSU与CANNY算法的竹片缺陷图像检测……………………………牛晗,伍希志,任桂芹,李贤军(6.75)

·森工技术与装备·

基于改进U-Net的高光谱农林植被分类方法…………………王克奇,彭熙雯,张怡卓,罗泽,蒋大鹏(1.58)

基于多任务持续学习的树种识别……………王恩泽,赵亚凤(1.67)

基于Plackett-Burman和Box-Behnken设计优化超声诱导防风种子发芽方法…………………………李占君,刘运伟,王洪学,王岩,房柱,兴成彬(1.76)

基于视觉的火灾检测研究……缪伟志,陆兆纳,王俊龙,王焱(1.86)

基于地基激光雷达构建人工林树高模型的研究…………………………姚相坤,苍甜甜,张一帆,许延丽(1.93)

基于热固耦合的林区原油管道机器人壳体优化分析…………………………董年鑫,王希贵,吴哲,张智钦(1.101)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残差网络果树叶片病害识别……………………………朱帅,王金聪,任洪娥,陶锐(1.108)

应用车载双激光雷达系统构建的林分高度测算方法………………………………………宋佳音,赵越,宋文龙,周宏威,马强,尹天瑞,池志祥,张晓鹏(2.80)

基于AMESim的采伐机液压行走系统设计与仿真……………………周冉,沈嵘枫,陈鑫,彭慧纯,陈昌众(2.87)

葡萄枝条切割刀具参数分析与试验………………………………张蕾,仝思源,康峰,王亚雄(2.95)

基于森林火灾数据的余火清理机器人模块化设计…………………………………杨春梅,侯玉宁,刘九庆(2.105)

林业起重机工作臂起重仿真与优化…………沈嵘枫,张小珍,林煜川,董涛,李成舟,李愚愚(3.70)

适应湿地作业的履带式运输车设计与研究…………………………孙术发,高靖萱,王敬凯,李禹璇(3.77)

水榆花楸中3种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优化……………………………姚远,李占君,贾凯慧,杨逢建(3.87)

基于区块链的森林火灾档案数据共享方案…………………于简宁,薛伟,张华超,朱梦龙,纪文跃(3.95)

香茅草总黄酮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李琳,李影,黄瑜,王微(3.106)

超声辅助提取紫苏粕迷迭香酸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能力……………………………贾凯慧,李占君,姚远,杨逢建(4.89)

面向无损采摘的腔室化气动柔性驱动器研制………………………………李健,闫杰,黄美珍,王扬威(4.98)

针对森林背景的去雾图像优化………………………孟宇彤,赵康军,赵伟(4.106)

秸秆颗粒燃料成型参数模糊神经网络预测系统研究…………………焦国昌,李奉跃,赵康军,张东,谷志新(4.113)

不同红豆杉属植物中7种紫杉烷类化合物的HPLC检测与分析…………………………崔海超,郑文艺,张智慧,傅岳峰,李欣悦,付玉杰,顾成波(4.118)

双承载货运索道跑车结构分析与优化莜………………曾浩,周成军,周新年,郑丽凤,巫志龙(4.125)

灌木切割试验装置切割振动分析…薄仕文,李耀翔,王海滨(5.75)

基于无人机光学遥感的森林生物量估算研究………………………………………………李滨,刘可宁(5.83)

植物导管中穿孔板的流体力学建模与流阻分析………………………………………………刘九庆,谢力(5.93)

基于YOLOv5的林业有害生物检测与识别………………………孙丽萍,谭少亨,周宏威,邹青池(5.104)

匀浆结合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桔梗中桔梗皂苷D和党参炔苷工艺研究………张庆芬,李占君,李晓雪,孙思全,李姣,杨逢建(5.110)

基于改进USE-Net网络的林木图像语义分割研究……………………………………戚澍,仉子赫,张博洋(6.82)

基于深度学习的树种识别系统设计与试验……李冲,王光辉,陆志恒,王德成,郭子文,蔡晨,林静(6.88)

基于SIFT算法和改进的RANSAC算法对森林火灾的图像识别与试验研究…………………………………刘九庆,项前,王宇航(6.96)

大兴安岭土壤抗剪强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孙术发,王敬凯,赵浩然,张继文(6.104)

· 道路与交通·

冻黏土与结构接触界面层单剪损伤模型…………………………孙厚超,杨平,卜迎春,石飞停(1.115)

基于沉降差和动态变形模量的含巨粒土路基压实质量控制………………………胡志文,程培峰,李泽闯,董乃宝(1.124)

高速铁路独塔斜拉桥主塔索鞍区域空间应力分析……………………………王立峰,孟祥冬,付宁,刘龙(1.132)

全方位高压喷射工法桩施工引起下卧地铁隧道变形实测分析……………………谢宇飏,徐泽,詹崇谦,陈朝阳,陈甦(1.139)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U肋足尺静力荷载试验研究…………孔丹丹,孙全胜,刁万民,胡丹丹,于莹,林铁(1.145)

改进自适应蚁群的城市道路智能车路径优化……………………………………裴文鑫,孙宁,马健霄(1.152)

沥青结合料低温物理硬化特性及评价方法的研究………………………程培峰,任明凯,李艺铭,张展铭(2.112)

基于重量法的沥青烟释放量影响因素研究………………徐永丽,杨松翰,周吉森,谭洪亮,周舰航(2.119)

基坑开挖对临近管道变形及受力响应研究…………………………饶文昌(2.125)

冻黏土界面层单调剪切数值模拟及实验对比分析……………………………孙厚超,马爱群,杨平,张飞(2.133)

基于无人机系统的高速公路边坡数据采集模式研究………………………杨燕炜,苏义坤,苏伟胜,何廷全(2.140)

基于模糊理论的自主式交通系统多维架构映射关系建模……………………………唐进君,刘佑,付强,庹昊南(2.146)

施工因素对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孙文成,吕香华,张立(3.115)

双圆盾构隧道杯型冻结壁温度场数值优化分析……………………………潘名芳,董勤喜,胡俊,曾晖(3.122)

三灰改良寒区盐渍粉质黏土最优比研究………………………丁黔,胡争,黄帅,王中攀,陈克政,丁琳,柳艳杰(3.134)

竹粉改性沥青高温流变性能研究………………赵婷,高明星,赵毕力格,张贵满,朱守林(3.143)

基于柔韧性改善的纤维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技术研究…………………张志强,陈冬,段鑫明,李志宏,罗要飞(3.153)

富水砂卵石地层全方位高压喷射工法+盆形垂直冻结温度场分析……………………………………韩琳亮,杨平,赵宇辉(3.163)

不同换填材料对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基温度状况影响的数值模拟…………………………马敏,齐毅,郭颖,徐智超,张程程,柳英伟,宋树城,单炜(4.131)

基于表面自由能研究水温耦合作用对沥青黏结性能的影响…………………………马翔,胡绪泉,王丽丽,仲光昇(4.140)

沸石粉对沥青及温拌SMA混合料性能影响研究……………………………………王黎明,马堃,李尊鹏(4.147)

基于Dubins曲线的局部路径规划方法研究…………………………………………李胜琴,闫祥伟(4.155)

POE/SBS复合改性沥青高低温流变及疲劳性能研究………………………郭东方,张亮亮,张明飞,胡照广(4.163)

不同成型方法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和细观结构的影响………………………任天琦,张海涛,张雪芹,孙俊锋(4.172)

冻融循环作用下铁尾矿砂水泥土强度及变形特性研究…………………………………胡建林,高鹏飞,张玉龙(5.121)

双掺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干缩性能研究………………………张立群,张学峰,崔宏环,任忠钊(5.128)

轮胎与钢桥面相互作用下重交通荷载图式分析……………………景晶晶,侯新宇,林军,刘鑫,刘为平(5.137)

人工冻结红黏土冻融特性试验研究………王升福,吕亮,刘光炎,罗成文,薛凯喜,李栋伟(5.144)

乳化沥青粒度表征及与早期强度相关性……………………………王明,刁万民,孙斌,霍同德(5.151)

岩沥青/植物油复合再生沥青的流变性能………陈冬,张志强,段鑫明,张亮亮,李志宏,胡照广(5.159)

现浇大直径基坑支护能量蓄水管桩能量交换系统研究…………………………胡庄,胡俊,汪磊,夏京,王志鑫,曾东灵,佳琳(5.169)

基于修正PRM算法的智能车辆路径规划研究…………………李琼琼,徐溢琪,布升强,杨家富,陈勇(5.179)

基于响应面法的悬拼优化施工中混合梁斜拉桥响应分析……………………………………胡豪,吴鹤翔,孙全胜(6.115)

牙四公路路基水泥搅拌桩承载力影响因素研究……………………………………………张宏祥,王捷(6.124)

道路综合管廊输水管道参数辨识研究……………………………孙强,张智霖,伍悦滨,徐莹(6.130)

纳米CaCO3/SBS复合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性能研究………………………程培峰,李世为,张展铭,杨宗昊(6.137)

基于车桥耦合振动的连续梁桥动力响应分析…………………彭伟康,高庆飞,徐昭若,王统,于晓梅(6.146)

平面交叉口右转车与行人时空布局优化研究………………………………………鲍志强,邬岚,翟伟(6.156)

基于改进YOLOv3算法的交通场景目标检测…………………………………………肖雨晴,杨慧敏(6.164)

草原公路直线段交通工程设施信息量对驾驶员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李航天,杨锋,朱守林,卢杨,刘鑫,刘昱忻(6.172)

· 其他·

基于科技论文关键词的统计分析中国林业研究热点——以林业类8种期刊2014—2018年关键词为例…………………………………刘美爽,杜学惠,陈文静(2.154)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声、光、磁、触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层脱落的攻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