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域对汉的纳质看汉王朝与西域的关系

2022-03-03 10:04周艳红
文学天地 2022年1期
关键词:民族关系两汉质子

周艳红

摘要:质子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长期存在,从先秦至明清,质子一直是中国封建王朝政治、外交活动中的重要角色。西域诸国先是归附于匈奴,之后汉和匈奴争夺西域,西域诸国才对汉称臣纳质,故汉和西域诸国之间的质子关系中也夹杂着匈奴。质子在民族关系中有着重要作用,故西域对汉的纳质对双方之间的关系也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西域;两汉;质子;民族关系

一、质子的起源和质子制度的形成

在《说文解字》中“质”为“以物相赘。”“赘,以物质钱,从敖贝。赘者,尤放贝当复取之也。”“质”在最早的释义中即为在物品交换中抵押物品的行为,也有抵押品的含义。“质子”中的“子”不仅有王室子弟,也有王公大臣,但还是王室子弟作为“质子”居多。“质子”就是以人身为抵押,获取对方信任的手段。先秦时,“纳质”本是将王室成员、重臣子弟遣送他国以在政治同盟中取信对方的一种外交手段。随着古代社会进一步的发展,“质子”演变为弱国向强国表示臣服而派遣的作为要挟的人质;直至汉代,“纳质”初步形成制度,并在唐代得到完善,一直延续到明清,随着封建王朝的灭亡而消亡。

两汉时期,随着汉朝在汉匈战争中的胜利,西域诸国皆归附于汉,向汉遣送质子。由于质子数量和规模的庞大,西汉对质子的管理逐渐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机制,对质子的纳送、管理、教育、授官、待遇等方面做出了系统的规定,质子制度逐渐形成并被纳入朝贡体制之中。

汉政府也十分重视质子的教化问题,汉政府对质子的教育主要是“质其种裔,习我华风”,这是更侧重于在政治上的考虑的结果。为了使质子们有“乡化之心”,汉统治者在举办一些重要活动时,也会要求质子参加。如《后汉书》记祭陵事曰:“西都旧有上陵。东都之仪,百官、四姓亲家妇女、公主、诸王大夫、外国朝者侍子、郡国计吏会陵。”东汉皇室宗祀时,“群僚藩辅,宗室子孙,众郡奉计,百蛮贡职,乌桓、濊貊咸来助祭,单于侍子、骨都侯亦皆陪位”。汉统治者让少数民族质子参加这些重大活动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感受到汉王朝的各种礼仪文化,彰示汉王朝的强大和繁华,从而使其“慕乐中国”,“世奉汉家”。

二、西域对汉纳质的演变

武帝时,汉王朝不甘于和匈奴保持和亲关系,开始积极准备战争。武帝元鼎五年,匈奴再次南下侵扰,并阻断西域交通。汉武帝为了打击匈奴,与匈奴争夺对西域的控制权,再次对匈奴出兵。武帝时,“贰师将军之东,诸所过小国闻宛破,皆使其子弟从军入献,见天子,因以为质焉。”直至宣帝时,陈汤灭郅支单于,汉匈之间持续百年的战争才真正结束。宣帝时,“吉既破车师,降日逐,威震西域,遂并护车师以西北道,故号都护”,汉政府自郑吉开始置西域都护,负责镇抚西域诸国。西域都护代表汉政府在西域地区行使职权,负责管辖西域诸国。

这一时期向汉王朝遣质的西域国家主要是大宛、杅弥、楼兰、乌孙、莎车、康居、危须、尉犁等。李广利伐大宛后,“汉已伐宛,立昧蔡为宛王而去。岁余,宛贵人以为昧蔡善谀,使我国遇屠,乃相与杀昧蔡,立毋寡昆弟曰蝉封为宛王,而遣其子入质于汉。”大宛立新王后向汉纳质,其他西域国家在这之后也纷纷纳质,“诸所过小国闻宛破,皆使其子弟从入贡献,见天子,因为质焉”。之后汉武帝在轮台下“罪己诏”,其中提到“轮台西于车师千余里,前开陵侯击车师时,危须、尉犂、楼兰六国子弟在京师者皆先归,发畜食迎汉军,……”。这里就出现了危须、尉犂、楼兰等六国质子。杅弥也有向汉纳质,但起初“杅弥遣太子赖丹为质于龟兹”,“广利责龟兹曰:‘外国皆臣属于汉,龟兹何以得受杅彌质众’即将赖丹入至京师。”龟兹迫于汉的压力,将杅弥遣于龟兹的太子赖丹送至汉,为汉质子。乌孙遣质史料也有所记载,宣帝元康二年,乌孙立新王,这个新的乌孙王又娶了之前就嫁入乌孙的解忧公主。但狂王与解忧公主不和,又性格暴虐,不得民心,“汉使卫司马魏和意、副候任昌送侍子”,公主与其密谋杀狂王。这里就提到了乌孙纳质一事。康居“去长安万二千三百里”,不在西域都护管辖范围内,在汉初处于匈奴控制下。“至成帝时,康居遣子侍汉”,汉政府出于扩大汉王朝的影响力的考虑而接纳了康居质子。且康居侍子还有留居汉王朝的例子,“初,汉置都护,尽臣西域,康居亦遣侍子待诏于河西,因留为黔首,其后即以康为姓。”

但西汉末的王莽之乱打破了汉和西域之间维持的质子关系。中央王朝内部的混乱直接影响到边疆地区的稳定,匈奴和西域各国逐渐和汉离心。西域各国之间也相互攻伐,西域从武帝时的三十六国分裂为哀帝平帝时的五十五国,“王莽篡位,贬易侯王,由是西域怨叛,与中国遂绝,并复役属匈奴”。

(2)东汉时期西域的纳质

东汉时西域和汉之间“三绝三通”,西域对汉的纳质也是与三次绝通向伴随的。明帝永平十六年,汉派兵北征匈奴,夺取伊吾卢地区,并在第二年设置都护和戊己校尉,这是东汉第一次正式设置都护管理西域地区。随之也出现了西域对汉的第一次纳质,“于阗等国皆遣子入侍”。但之后由于焉耆、龟兹、车师对西域政局的扰乱,章帝“不欲疲敝中国以事夷狄,乃迎还戊己校尉,不复遣都护”,西域与汉遂绝。

和帝永元元年,大将军窦宪领兵大破匈奴,之后又派兵击破伊吾地区。之后班超平定西域,被命为都护,又置戊己校尉。“六年,班超复击破焉耆,于是五十余国悉纳质内属”,西域五十多个国家遣子入侍,这是东汉时期西域纳质归附国家最多的一次。安帝永初元年,西域各国叛汉,频繁攻围都护。“朝廷以其险远,难相应赴,诏罢都护”,这是第二次罢都护。“自此西域遂绝”,北匈奴趁机重新控制西域,扰乱汉王朝边境。

直到汉以班勇为西域长史,将兵屯柳中,最终才平定西域。故西域各国第三次纳质:顺帝永建二年,“西域长史班勇、敦煌太守张朗讨焉耆、尉犁、危须三国,破之。并遣子贡献。”永建五年,“疏勒王遣侍子,及大宛、莎车王皆奉使贡献。”永建六年,“丁酉,于阗王遣侍子贡献。”

三、纳质对西域与汉王朝的关系的影响

纳质对西域诸国和汉王朝的关系产生的影响可从政治交往、疆域稳固、文化交流三个方面来说:

质子作为藩属国派往汉王朝的代表,需要代表他的国家履行在宗藩关系中作为藩属国的义务。在质子的迎送上不仅需要中央政府派遣专员接收质子,质子所在国家也会派使者跟随质子来汉,质子回国中央王朝也会派遣使团护送。质子长期在朝入侍,在藩国和中央王朝之间能够建立起沟通渠道,促使两国之间政治人员互动往来,也大大加强两国之间的政治联系。质子也可以直接参与两国外交事务,在两国关系中起调解作用。质子作为其国家的重要人物,对其本国的情况有较深入的了解。其作为中央王朝任命的专使,也有中央政府的支持。故其在协调两国关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质子一般为藩属国的王子甚至是太子,他们拥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其国家的社会文化有着系统深入的了解,可以说是其国家文化的代表。质子被派往中央王朝时,其随行人员和行李都携带有其民族的文化特色,尤其是要上贡给中央王朝的贡品,必定是能代表其民族文化的,这就一定程度上传播了其民族文化。此外,质子本人也肩负着传播其民族文化的作用,故在入侍期间,质子可能会主动传播其民族文化。此外,质子在对汉文化的传播上也有很大作用。质子一般在汉入侍时间较长,且汉王朝会有意对其进行培养。在对汉文化的长期学习中,质子也会对汉文化产生亲近之意,归国后自然也会传播汉文化。公元前65年,降宾王来汉朝贡,在汉留居一年左右。降宾王“乐汉衣服制度,归其国,治宫室,作徼道周卫,出入传呼,撞钟鼓,如汉家仪。”降宾王对汉文化的喜爱使其在本国对汉文化的传播有着引导作用。

在疆域稳固上,质子作为藩属国的代表,代其国家在汉履行藩属国义务,而藩属国的其中一个义务就是维护边疆稳固。所以当质子被置于这个特殊的位置上时,就必须承担起这种责任。而在汉政府看来,维持边疆稳定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保持和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一旦关系恶化,疆域安全也会受到威胁。质子作为少数民族政权的代表,汉政府将其作为牵制各族的人选,最为合适。而质子在回国继承王位后,仍然可以在维护汉王朝边疆稳固上发挥作用。如东汉时莎车王延,他曾作为质子在中央王朝长期生活,故其回国继位后,在匈奴控制西域的情况下仍带领小国抵抗匈奴,保护都护兵吏及其亲属。此外,龟兹质子白霸也是忠于汉的例子,其在即位后仍坚定地支持汉政府。在白霸的援助下,汉王朝击退西域诸国的叛兵,也得以在次年罢都护后安全撤出都护吏士。所以质子在维护边疆稳固上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

参考文献

[1](东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2](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3](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4](西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5](西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6](北宋)王欽若等编:《册府元龟》,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年。

[7](南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

[8](北宋)王溥:《唐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9]杨宽:《“贽见礼”新探》,《古史新探》,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10](英)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11]余太山:《西域通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

[12]刘锡淦:《古代西域民族关系与政策研究》,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0年。

[13]王静:《中国古代中央客馆制度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

[14]陈金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中的质子》,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

[15]方铁:《汉唐王朝的纳质制度》,《思想战线》,1991年第2期。

[16]程越:《两汉西域质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

[17]余太山:《西汉与西域关系述考》,《西北民族研究》,1994年第1期。

[18]马勇:《羁縻统治中的经济文化渗透——西汉后期封建王朝与匈奴的关系》,《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19]高荣:《论西汉对匈奴政策的演变》,《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20]成琳:《两汉时期民族关系中的“质子”现象》,《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21]陈金生:《汉匈质子关系及其作用述评》,《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22]张胡玲:《两汉质子制度在外交中的应用——人质外交》,《华夏文化》,2015年第1期。

猜你喜欢
民族关系两汉质子
先秦至汉代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流
对部分子碎裂为质子的碎裂函数的研究
几种盐溶液中质子守恒的推导及其应用
两汉劫持人质的类型及特点
物质构成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新时期银川市和谐民族关系的建设路径
当前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两汉荒政措施的不足与局限
夫余国与汉魏晋王朝的朝贡关系
谈电解质溶液中的质子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