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式”起步,走好习作起步路
——“三段式”方法在小学中年段习作教学中的运用探索

2022-03-03 01:59周筱雯
新课程 2022年3期
关键词:三段式写作能力习作

周筱雯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武川新村学校,甘肃 白银)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阅历浅,还不够成熟,因此,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尤其受传统语文教学观的影响,在习作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不到体现,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理论指导,写作能力的提升有限。在新课标理念下,运用“三段式”方法,可有效提升小学中年段习作教学效率。小学中年段习作教学是由看图说话形式,开始向简短的文章写作的一个过渡过程,这个过程对于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升,意义非常大,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后续写作能力的发展,所以,一线语文教师一定要运用好“三段式”方法,指导小学中年段习作教学。

一、观察生活现象,表达真情感悟

文学与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离开了生活就没有文学,文学作品中呈现的是生活的全部,如果在写作过程中,脱离了生活实际,就会显得空洞无物,可读性不强,不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立足于生活,观察生活现象,表达对生活的真情感悟。由此可见,离开了生活就没有文学。在小学中年段习作教学中,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现象,让他们认识到一切文字内容与生活相关,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积累有用的写作素材,并把其写进自己的习作中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而欣赏生活中的真善美。

二、立足生活实际,写出真实经历

每一个有思想的人都会对自己在生活中经历的事产生最真切的感受,如果把它们变成一篇文章,便可能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美文。因此,在小学中年段习作教学中,老师要借助“三段式”教学法,指导学生从自身经历出发,积累生活素材,收集点滴感悟,只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写作的内容也会充实,思路清晰。因为有日常的积累,所以才会变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正是应了那句俗语,“家中有粮,心中不慌”。具体在进行习作训练时,老师可适度放手,不要局限于教材中的习作训练内容,而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他们放飞自我,自由畅想,尽情表达,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习作来。

三、积累优美词句,为习作锦上添花

中年段的学生比之低年级学生,在认知和思维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他们思想更成熟,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更强,词句积累更丰富。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并培养学生,认真积累在阅读过程中遇见的那些优美词句,以备日后习作中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才会写出更加优美的文章来。同时,需要注意积累的还有写作技巧,要学会借鉴,以达到为自己的习作锦上添花的目的。平时有些中年段学生之所以写不出来习作,固然是不懂习作方法,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没有积累一些有用的材料和写作技巧,正如古人所说,“只有在习贴中,才会脱贴”,进而才能写出具有自己独特感悟的作品来。

四、借鉴课文技法,提高表达能力

教材中的课文有许多是优秀的经典作品,给学生写作提供了借鉴的范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技法引导。虽说小学中年段的学生年龄偏小,认知能力不强,思维不成熟,但是从认知规律上来讲,有时候模仿就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像鹦鹉能够学舌,说出优美的语言来,猴子也会模仿和创新使用工具,提高它们的生存能力。所以老师要多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学会从优秀经典作品中“取经”,知道那些技巧是我所需要的,日后能为我所用,在借鉴中升华,提高自己的习作能力,写出更加富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习作来。

小学习作教学在语文学习中占比很大,如何组织好小学中年段习作教学,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三段式”方法,可有效提高小学中年段习作教学的效率。

总之,中年段的学生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够说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但是却不能运用思维表达出来,简单来说就是会说不会写,这就需要老师运用好“三段式”方法,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三段式写作能力习作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游戏教学法在“三段式”体育教学模式中的运用
浅谈如何提高预科班基础汉语课堂教学效率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三段式多学科整合改革
习作展示
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三段式”就业指导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