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千户苗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困境与优化

2022-03-04 00:36张晓琳
安徽农业科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困境优化

摘要 文化不仅可以彰显一个城市、景区的个性与特色,同时还可以提高其内涵和品位,丰富和满足游客体验,促进游客的消费,文化旅游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民俗文化”是文化旅游中最能够展示地方特色的,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西江千户苗寨拥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既有独特的苗族建筑和民族风情,又有精美的民族工艺和丰富的地方美食。通过对西江千户苗寨的民俗旅游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发现西江千户苗寨目前开发存在的困境,提出突破困境的优化策略,从而促进西江千户苗寨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困境;优化;民俗旅游资源;西江千户苗寨

中图分类号 F 30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03-0128-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3.034

The Predica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Folk Custom Tourism Resources of the Qianhu Miao Village in Xijiang

ZHANG Xiao-lin

(School of Tourism and Resources Environment, Qiannan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Duyun, Guizhou 558000)

Abstract Culture can not only highlight the personal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 city and scenic spot, but also improve its connotation and taste, enrich and satisfy the experience of tourists, and promote the consumption of tourists.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tourism i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Folk culture” is the best way to show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in cultural tourism, and it is the soul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Qianhu Miao Village in Xijiang is rich in folk tourism resources, including unique Miao architecture and ethnic customs, exquisite ethnic craftsmanship and rich local cuisin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olk tourism resources of Qianghu Miao Village in Xijiang, this paper finds out the difficultie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Xijiang Qianhu Miao Village, and intends to explore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to break through the predicament. so a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lk tourism in Xijiang Miao Village.

Key words Predicament;Folk tourism resources;Optimization;Thousands of Miao Villages in Xijiang

基金項目 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22ZC036)。

作者简介 张晓琳(1983—),女,陕西富平人,硕士,讲师,从事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研学旅游产品等问题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5-28

在工作、生活压力日渐提高的当今社会,人们选择旅游除了为放松身心之外,更多的是为了满足“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民俗旅游便能满足人们返璞归真的渴求,在传统的“游山玩水”观光式旅游模式中脱颖而出,拥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西江千户苗寨作为贵州省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旅游资源,景区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何把西江千户苗寨独特的民俗旅游资源发挥好,将该优势充分利用起来,突破发展中存在的困境,对于促进西江千户苗寨民俗旅游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陈烈等[1]认为,民俗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游客并具有一定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的民族民俗物质体系和精神习俗。如生产与生活习俗、游艺竞技习俗、岁时节日习俗、礼仪制度习俗、社会组织习俗、祭祀信仰习俗等[1]。巴兆祥[2]认为,民俗旅游资源是形成旅游者从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参加民俗旅游的促进因素,是能为旅游企业所利用,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各类民俗事象的总和。李传永等[3]认为,所谓民俗旅游资源,是指那些突出表现每个民族特点及居住地特征的因素的总和,包括显而易见的建筑、饮食、生活方式、传统节日、婚丧嫁娶、礼仪、节庆活动,以及需要细心观察、体会的心理特征、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等。

综上所述对于民俗旅游资源的定义,民俗旅游资源来源于生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民俗为基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更能够充分展示一个地区的民情风俗,给旅游者带来耳目一新、奇特的感受,满足旅游者全新的文化旅游体验和精神需求,并且能够被旅游企业开发利用,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西江千户苗寨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苗族文化保存较为完好。近年来,西江千户苗寨依托民俗旅游资源,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接待能力明显提高,游客数量逐年增加,旅游收入明显增加。随着旅游业的迅速起飞,在给西江千户苗寨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商业化严重,开发注重形式,缺少内涵,导致景区传统特色被削弱等。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是旅游者自我完善的一次体验。在一地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旅游者的美誉度与好感度对一地的旅游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西江千户苗寨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必然会对本地的旅游经济与社会效益产生负面影响。因而,如何发现目前西江千户苗寨民俗旅游发展存在的困境以及突破显得尤为重要。

民俗旅游具有文化传承的价值。民俗旅游吸引人们对文化的关注,促进目的地民俗风情的保护和民间艺术的恢复和发掘。民俗旅游跨文化交流唤醒了终生与民俗为伴的旅游地民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尊,使他们意识到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促使他们自觉地保留、传承和弘扬自己的民俗文化[4]。西江千户苗寨拥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在原有已经开发的民俗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如何再次充分发挥好资源的优势,不仅能够增强西江千户苗寨与各族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提高旅游者对于西江千户苗寨的认知度,同时能够增强西江千户苗寨人民的自尊心与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思考如何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从而更好地促进西江千户苗寨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 西江千户苗寨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西江千户苗寨作为了解中国苗族悠久历史发展的基地,苗族节庆、银饰、服饰、饮食、歌舞等民俗世代相传。目前已经开发且吸引旅游者前往西江千户苗寨的民俗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建筑民俗、传统手工艺民俗、节日民俗、礼仪民俗、艺术民俗[5]。包括西江长裙苗盛装、苗族特色小吃饮食、吊脚楼、观景台、嘎歌古巷、风雨桥、鼓藏头家、游方街、西江夜景、传统手工艺品(刺绣、银饰、苗画、蜡染等)、西江苗寨三大传统节日(鼓藏节、苗年节、吃新节)、《美丽西江》大型原生态苗族情景歌舞剧、苗族芦笙舞、苗歌对唱、传唱等。

1.1 苗族服饰旅游资源的开发

服饰民俗,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在穿戴配饰方面的物质创造,旅游的目的是认知文化、享受文化。作为众多文化类型中的一种,服饰自然成为旅游者观光游览的重要对象。众多旅游者选择以西江千户苗寨作为旅游目的地,服饰民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7年国庆期间,西江千户苗寨利用景区丰富的苗族民俗旅游资源,推出大型苗族服饰风情文化大巡游展示展演活动,游行的人群各不相同,有身穿银饰的苗族少女,也有身穿苗族刺绣的中老年妇女。这次参观不仅展示了苗族多姿多彩的服饰,还展示了苗族妇女的匠心独运。服饰风情文化大巡演活动吸引上万游客驻足观看。

2021年3月8日,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文化部以“体验苗族服饰魅力,展示多彩苗寨春天”为主题,开展游客互动苗族服饰摄影活动庆祝第111个“三八”妇女节。本次苗族服饰互动拍摄活动,旨在吸引大量的旅游者前往西江千户苗寨观光旅游,领略景区苗寨风采。

西江千户苗寨1月1日—3月31日每天13:40—16:40会在景区小北门至一号风雨桥至芦笙场进行苗族银饰盛装大巡游,苗族服饰不仅色彩美、装饰美,而且搭配美,它能够给旅游者带来多方面美的享受与满足,吸引旅游者前往观赏。

同时,西江千户苗寨还有苗族服饰的租售,有些店铺也会提供拍照服务,旅游者可以穿上苗族盛装体验拍照。在西江千户苗寨一家服装租赁店,在旅游旺季及传统节日,游客服装租售收入超过20万元。

西江千户苗寨服饰民俗在景区旅游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论是开展服饰风情巡游、银饰盛装巡游、苗族服饰互动拍摄活动,还是进行苗族服饰的租售,这些旅游活动的举办,都以苗族服饰作为主要载体,以其丰富的项目让旅游者亲身体验到异质文化带来的奇特感受,满足旅游者的审美和求知需求,带给游客独特的精神享受和参与需求。

1.2 建筑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旅游景区不可缺少提供服务的建筑,这些建筑主要是为景区更好地开发,为游客提供更方便的服务项目,如当地特产购物、休闲度假、餐饮服务、宾馆住宿等服务项目[6]。

2005年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西江千户苗寨由10多个建在山上的自然村寨相连组成,吊腳楼具备相当大的规模,上千座吊脚楼从山顶蜿蜒至山底,宏伟壮阔。西江千户苗寨独特的建筑风格成为吸引游客前往旅游的最大因素。苗寨建有观景台,旅游者前往观景台可以游览苗寨全景风光。在夜间,上千座吊脚楼里亮起了灯,灯光散布整个景区,因而夜景也是吸引旅游者的因素之一。

风雨桥是西江千户苗寨的重要建筑之一,目前在景区总共有7座风雨桥,风雨桥独特的建筑形式也是吸引旅游者驻足的重要资源之一。

西江千户苗寨的吊脚楼被开发为民宿、客栈、农家乐和旅游商品店铺、酒吧、KTV等,形成完善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风雨桥连接着白水河两岸,是连接寨子的重要通道。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吃、住、行、游、娱、购”的旅游需求。

1.3 节日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节日民俗是展现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了民族的历史风貌和社会生活[8]。节日与民俗旅游有着天然的联系,人们往往选择喜庆节日时外出旅游,从而产生一个又一个的民俗旅游消费高峰[9]。西江千户苗寨有大大小小的节日,充满了神秘感与庄重感,吸引不少旅游者前往体验、参观。其中最为隆重也最吸引游客的节日有苗年节、鼓藏节。

2019年9月27日,是西江千户苗寨第一次过苗年节。景区通过举办原生态大巡游、跳原生态铜鼓舞、芦笙舞、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歌舞比赛、斗牛、斗猪、斗鸟等比赛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国内外的艺术家和新闻工作者纷纷专程来访。

2020年11月23日,西江千户苗寨上千名苗族男女老少,为迎接13年举办一次的“鼓藏节”的到来,举行了盛大的祭鼓仪式,还举办跳芦笙舞、唱飞歌、刺绣工艺、服装展示、斗牛斗鸟等民俗活动。

旅游者对鼓藏节、苗年节产生好奇心理,而西江千户苗寨充分利用该心理通过开展祭祀仪式、举办丰富的民俗活动来吸引旅游者体验、参观。

1.4 传统手工艺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苗族有许多的传统手工艺民俗,在西江千户苗寨,以苗绣、银饰和蜡染为主。为展现苗族手工艺民俗,西江千户苗寨在西江苗族博物馆、也东寨、嘎歌古巷都有苗族手工艺品的陈列展示。

西江苗族博物馆在服饰银饰厅内珍藏苗族服饰、银饰的图片、画像、书籍,在展厅可以研究和了解苗族服饰及银饰文化。也东寨是西江千户苗寨原生态的腹地,游客可以参观银饰作坊、农民画家、蜡染作坊等景点,同时在也东寨,旅游者还能看到苗族人家原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嘎歌古巷,有苗族非遗传承点、银饰制作、蜡染等活态文化展示点。

表1显示,西江千户苗寨通过陈列展示、体验制作的方式开发传统手工艺民俗旅游资源,不仅满足了旅游者的审美需求,还能让旅游者亲手体验手工艺的制作过程,增强了体验感。

1.5 饮食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饮食文化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食”作为旅游六要素之一,在旅游活动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旅游者前往西江千户苗寨可以品尝独具苗家特色酸汤鱼、鼓藏肉、苗家鸡稀饭、腊肉、鱼冻等。

在西江千户苗寨,饮食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形式以长桌宴为主。长桌宴是最高宴席形式与隆重礼仪。在长桌宴上,除了品尝特色苗家菜肴之外,还能喝到苗家自酿米酒,让游客切实感受到苗家人平日生活。

由表2可知,西江千户苗寨在饮食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方面活动内容少且单调,没有把最具苗家特色的鼓藏肉、鱼冻的菜肴制作技艺展示出来,旅游者缺少参与体验性。

1.6 艺术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在西江千户苗寨,民间艺术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包括原生态歌舞表演、飞歌古歌、大型原生态苗族情景歌舞剧《美丽西江》实景演出。

在西江千户苗寨芦笙场,每天下午都有苗族原生态的歌舞表演,旅游者可以在此体验动态的歌舞表演。在《美丽西江》表演舞台上,分为4个章节:《枫木化蝶》《迁徙祭祀》《千古习俗》《苗乡锦绣》。节目内容包括苗族蝴蝶舞、迁徙舞、铜鼓舞、游客互动、苗族飞歌、情歌、苗族锦鸡舞、古瓢琴舞、苗族婚嫁习俗(嫁姑娘)、苗族长桌宴、苗族芦笙舞、木鼓舞、苗族盛装展示等。旅游者通过歌舞剧的展演,可以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苗族文化。

由表3可知,西江千户苗寨艺术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形式以活动展示为主,但是艺术表演的形式单一、重复。

综合上述6种民俗旅游资源开展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西江千户苗寨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以苗族文化为载体,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实物与非实物相结合。旅游者不仅可以参观各类民俗表演,也可体验苗族传统手工艺制作过程。但是在开发的过程中存在形式过于单一、缺少内涵等相关问题。

2 西江千户苗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现实困境

2.1 民俗表现商业化痕迹,缺失原有本真

旅游景区的商业化,是指景区发展中相比自然与人文文化的展示传播更注重获取经济利益,其目的是通过开展商业活动获取经济利益[10]。随着西江千户苗寨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西江千户苗寨商业化现象越来越多。

2.1.1 民俗表演商业化。

在过去,只有在固定的时间段才会进行民俗表演,现在为了能够让旅游者在较短的时间内看到“民俗表演”,增加了展演的次数,例如古歌表演一天要进行3次,情歌表演一天要进行4次,使原汁原味的民俗沦为平庸,失去特色。特色民俗表演变成平庸表演,短时期内能够满足旅游者观看热闹的心理,长期发展下去不仅会使旅游者产生审美疲劳,而且会破坏西江千户苗寨淳朴、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精神内涵。

2.1.2 吊脚楼商业现代化。

过去西江千户苗寨的吊脚楼是独具苗家特色的,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需求,吊脚楼被改造为现代化的KTV、酒吧等娱乐设施,人们现在所看到的是吊脚楼建筑,实际上吊脚楼内部装饰与现代房子装修风格一致,逐渐被“汉化”“城市化”,已经失去了传统的苗家建筑风情。吊脚楼作为西江千户苗寨独特的建筑,如长期“汉化”,会将西江千户苗寨的独特变成平常,最终失去珍贵的建筑民俗旅游资源。

2.2 民俗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缺少内涵特色

民俗旅游产品作为我国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民俗文化为背景,通过加工、再现等手段,使游客感受当地的民俗风情、生活状况,从而获得新的愉悦的感受[11]。

西江千户苗寨民俗旅游产品与黔东南其他县市雷同,比如芦笙舞、铜鼓舞等节目表演,朗德上寨、南花苗寨、黎平县、从江县同样具有表演;农家乐、长桌宴在黔东南各个县市都有展示,西江千户苗寨并没有突出本地菜肴的特色。

在西江千户苗寨,银饰品、芦笙、苗族服饰等旅游纪念品随处可见。这些旅游纪念品大部分是机器制作,做工粗糙。真正具有苗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应是精良的,现在的旅游产品只注重形式的开发,没有赋予其苗族独有的文化内涵,比如银饰一般都会印刻有龙、花卉、鸟兽等图案,这些都是苗家人赋予生活的美好期望。但是现在的商户大部分都是外来商家,他们只是作为售卖产品的中介,并没有对苗族文化有真正意义上的了解,旅游者会产生各个景区商品都雷同的观点,失去购买欲望。

在短時间内,西江千户苗寨可以依靠这些民俗表演及旅游纪念品的售卖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长期发展下去,会失去本地的民俗旅游产品特色,也会影响旅游者对本地旅游的美誉度。

2.3 民俗旅游活动形式单调,缺位沉浸体验

西江千户苗寨民俗活动以观光型为主。农家乐主要是为旅游者提供住宿、餐饮、参观等服务,缺少与苗族生活息息相关的体验要素。在长桌宴上,也只是满足旅游者的饮食需求,并没有让游客真正参与到苗家特色菜肴的制作过程。整个景区民俗旅游活动形式单一、重复,以苗族飞歌、古歌、情歌、芦笙舞、铜鼓舞展示为主,对于苗族歌舞表演,旅游者是以参观为主,而古歌、情歌一天要进行3次重复表演,在表演的最后才会邀请旅游者一起跳舞。

西江千户苗寨民俗旅游活动还包括鼓藏节、苗年节、吃新节举办的相关活动,但是活动内容也是大同小异,以跳芦笙舞、传唱飞歌、苗歌、斗牛为主。在嘎歌古巷苗族非遗文化街,会有斗鸟、刺绣、蜡染、苗族医药、苗族锻造、腊肉制作工艺表演及讲解。以上活动的举办以参观为主,旅游者参与体验度低。

由西江千户苗寨民俗与商业化的包装,活动程式化,舞台过于规范化,基本上表现为“拦门酒—看民俗表演—上观景台—拍照留念—农家乐—离开”的简单重复,整个过程游客基本没有参与到民俗活动中[12]。

2.4 民俗旅游资源传承断代,缺乏原创性保护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西江千户苗寨充分利用自身的特色开展了一系列旅游活动。但是在重视开发的过程中,也忽略了对一些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

旅游业的繁荣发展,致使西江千户苗寨文化传承出现断代。现在苗寨中,只有老人或者中年人才会传唱苗族古歌、飞歌、情歌。会唱苗族古歌的人已经屈指可数且已年过古稀,对西江千户苗寨的新一代人来说,学习苗族飞歌、情歌的路程很遥远。长此以往,西千户苗寨民俗旅游的特色会减弱甚至消失。

刺绣作为苗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色彩和风格上有其独特的生命力。但是现在会刺绣手艺的人越来越少,就算会刺绣,但是刺绣案底都是或复印或临摹而得,相似性很高,原创性减少。旅游者无法观赏或者购买到原创性的民俗旅游产品,对于当地的美誉感会减弱,从而影响旅游者对景区的忠诚度。

在西江千户苗寨,现在有很多年轻一辈已经不会说苗语,只能用地方方言或者是普通话交流,汉化程度增加。旅游者前往苗寨旅游,以猎奇的心理为主,他们希望感受到不一样的旅游体验,因而语言是重要的载体。长此以往,不仅会丢失独特的苗族语言民俗,而且对外界的吸引力也会减弱,不利于西江千户苗寨民俗旅游发展。

3 西江千户苗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优化路径

3.1 建立独立的民俗旅游商业区,保留传统的民族特色

作为领略苗族历史的天下第一大苗寨,要更好地发展旅游业,有些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商业化是必要的。但是如果西江千户苗寨是把原本充满苗族风情的家园完全变成纯粹的商业景区,这将与村民现有的生活相冲突。如果一个苗寨失去了原有的居民,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因此,应在原生活区附近选择正确、合适的区域建设民俗旅游商业区,在不破坏原有生活区的同时,保留传统的苗族特色,产生旅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过度商业化会减弱旅游者的吸引力。针对民俗表演商业化问题,应该遵循原真性原则,在固定的时间进行表演,注重表演的真实性,完整地展示属于西江千户苗寨独有的风情。类似于鼓藏节、苗年节,只有在这些节日时才举办活动,并不是每一天都要进行巡演,重复同样内容。这一点可以借鉴云南省的泼水节。可以先在官方网站公布活动信息,吸引有意前往观赏、参与的旅游者预定。这样可以保存民俗旅游活动的原真性。

针对吊脚楼商业现代化问题。吊脚楼不可能一直保持原始传统不变,对于老房子,可以加以改造,不对景区形象产生负面影响。西江千户苗寨应该充分挖掘吊腳楼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进行开发,将具有浓郁苗族色彩的建筑元素与旅游服务设施结合起来。酒吧、KTV、农家乐、餐饮饭店等一系列建筑要将苗族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化生活必备元素互相结合,使旅游者在体验到苗寨“原生性”的同时,方便进一步开展旅游活动。

3.2 加强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突出特色

旅游产品是旅游的核心,一个地方的旅游能否得到高质量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产品的质量。针对西江千户苗寨民俗旅游产品与黔东南周边县市雷同的问题,西江千户苗寨应租售好品质、具有苗族风情的盛装,邀请参观的旅游者一起表演,增强游客的参与感,让旅游者切实感受到苗寨人民的热情好客。同时西江千户苗寨应该重点打造《美丽西江》这一苗族精品歌舞盛宴,这也是周边县市所不具备的条件。应注重舞台质量,加大对表演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为旅游者呈现一场西江千户苗寨独具风采的盛宴,加深旅游者印象,留住回头客。

旅游纪念品一定要根据自身特色来开发,并且要赋予其真正的内涵,削减掉与本地格格不入的旅游纪念品,选择本地或本县城纯手工制作的单位或个人进行银饰品、芦笙、苗族服饰、苗绣等旅游纪念品制作,在制造和编制过程加入图腾、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等苗族元素,突出本地的民俗特色,这样的旅游纪念品对旅游者才有较大的吸引力。在此基础上,西江千户苗寨对其制定属于自己景区的标准,在别的景区出现类似的旅游纪念品时,也可以充分用其标准保护好旅游纪念品。

同时,加强宣传本地民俗旅游产品的力度,以新颖却不失真实的方式进行宣传,不仅仅只是在广场进行歌舞表演,在其他景点也可以多多设置一些学习苗族歌舞的场地;在旅游者前往西江千户苗寨的途中,可播放苗族歌舞表演的视频,不仅可以充实旅游者的旅途生活,还可以宣传苗族文化,以此满足游客的求知欲。

3.3 提高民俗旅游活动的质量,提升旅游者参与度

西江千户苗寨拥有丰富的民俗旅游活动,提高到访者的参与度和体验度,从而提升旅游者对西江千户苗寨的好感度与美誉度,对于景区的发展起重要作用[13]。

在长桌宴上,可以让对制作美食感兴趣的旅游者参与到长桌宴必备美食的制作过程中;西江千户苗寨的人民喜食糯米饭,一般是直接用手抓,但是有些游客会觉得不卫生,可以为旅游者准备好一次性手套,让游客也参与到制作五色糯米饭的过程中。

在农家乐上,可以增添苗族生活起居方式、日常劳作等体验因素,比如旅游者可以跟随主人拿上苗家人自制的捕鱼工具到田里去捉田鱼,还可以去摘青菜、鱼腥草回来一起煮酸汤鱼,让旅游体验到真正苗家人的生活,满足旅游者返璞归真的渴求。

在芦笙广场,旅游者可以穿上盛装亲自去学习吹芦笙或者跳芦笙舞,也可以像当地苗家人学习唱苗歌;也可举办刺绣、蜡染、银饰制作等竞赛活动。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旅游者的体验性,同时因为体验性活动的开展能产生较强的轰动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景区知名度。同时在游方街,可以让游客穿上苗家人嫁娶的少数民族服饰,让游客扮演新娘或者新郎,亲身体验苗族婚庆的热闹,切实提升旅游者对民俗旅游资源的参与度。

3.4 保护和传承民俗旅游资源,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提高西江千户苗寨全体村民的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意识。苗族传统文化是村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是村民的传家宝,需要一代一代地传承和发展。西江千户苗寨可以建立专业能力强的民俗文化专业工作队伍,专研如何保护和传承西江千户苗寨民俗旅游资源。同时,利用西江千户苗寨苗族博物馆,对当地相关工作者和人员进行民俗文化教育,开展民俗文化技能传承培训。

要想将西江千户苗寨相关传统的民俗旅游资源不断传承发展下去,加强对青少年一代的教育是必要和紧迫的,青少年一代不仅仅是应该从小学习苗话,并且将苗族独特的刺绣、蜡染制作、苗族古歌、苗族歌舞等传统民俗加以保护和传承。在本縣城或者当地学校,也可开设刺绣、蜡染、学习吹芦笙、跳芦笙舞等相关课程,让青年一代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延续下去,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烈,黄海.论民俗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及其开发原则[J].热带地理,1995,15(3):272-277.

[2] 巴兆祥. 中国民俗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3] 李传永,李恬.试论民俗旅游资源[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62-66.

[4] 余永霞,陈道山. 中国民俗旅游[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5] 傅清媛.闽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1,31(10):208-210.

[6] 傅煜,李金刚.浅析旅游景区建筑对景区发展的重要性[J].建筑与预算,2016(2):21-23.

[7] 滕玉萍,陈顺丽,范兆飞.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商业化问题调查[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36):19-20.

[8] 吴洁.以语文教学为载体 搭建弘扬传统文化的平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27(8):29-30.

[9] 王晖.民族传统节日与民俗旅游的开发:广西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之二[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18(2):71-76.

[10] 于梦佳.西江苗寨商业化简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4(9):18,14.

[11] 刘爽.贵州黔东南州体验型民俗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5):118-119.

[12] 陶惠娟,康智辉.西江千户苗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18):6758-6760.

[13] 梁雅丽.成吉思汗陵旅游区蒙古族民俗旅游开发[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5):173-175.

猜你喜欢
困境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由“形”启“数”优化运算——以2021年解析几何高考题为例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论狭义平等理论的三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