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问诊“ 议”意落地
——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实践探究

2022-03-04 21:53杨帆北京师范大学台州附属高级中学31802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议题素养评价

杨帆(北京师范大学台州附属高级中学 318020)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为此,提升高中政治课教学的价值引领功能,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成为高中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担当。而如何使价值引领润物细无声,则需要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由被动接受价值观教育向主动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社会主义制度转变。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皆称新课标)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要构建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活动型课程,开展议题式教学和构建活动型课程。”至此,议题式教学成为高中思政课教师不断尝试的新型教学方法,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议题式教学有议题的形式,无“议”的思考价值,其意义没有落地生根。

一、望闻问切,剖析原因

陶行知先生在“活的教育”教育思想中提出:“要用活的人去教活的人,拿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要拿活的书籍去教小孩子。”这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而纵观当下议题式教学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教学理念未灵活转变

大多数教师还是“唯分数论”,只在乎考得怎么样;教学活动依然采用传统灌输式方法,只在乎学生是否背下来了、是否记住了,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意识不强。

2.教师对新课标未灵活把握

新课标把“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方式” 确立为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要通过议题的引入、引导和讨论,推动教师转变教学方式;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很多教师对于开展议题式教学的用意揣摩不透,对于为什么议、议什么、怎么议、议得怎样等核心问题思考不够,不利于教学方式的创新。

3.教师学科素养未及时提升

议题式教学注重整体性、建构性,不少教师因专业能力不足常停留在“教教材”层次,缺乏对教材的整合利用能力,忽视或者把握不了知识背后的学科逻辑,导致教学碎片化。教材中的价值引领、学科思维等无法在教学中体现,让思政课教学失去了灵魂。

二、取象比类,坚定立场

笔者认为,开展议题式教学只有把握以下几个教学原则,才能真正上好课。

1.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原则

议题式教学要以生活情景为主线,通过议题引领让学生在“议中学”“学中议”,在活动中增强政治认同感,提高公共参与能力,增强法治意识、培育科学精神。只有明确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才能真正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才能发挥思政课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作用。

2.以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为原则

陶行知先生坚持教学做合一,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新价值。议题式教学也是如此,要求教师在议题设计、活动任务、情景设置中都应尊重学生,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为前提。教与学要在“做”的活动中激发学生思绪、启迪学生思考,让学生自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查找资料、共同探讨、持续研发等方式来解决问题。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才是真“议”、真“学”。

3.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为原则

有效的议题式课堂教学建立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基础上,以是否有效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衡量尺度。议题设计缺乏引领性、情境选择空洞、活动任务脱离学生实际、教学内容缺乏建构性、课堂没有过程性评价等都是引起无效教学的原因。

三、慢调细理,实践探索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认为开展议题式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议题设计重引领

议题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议题的引领作用。何谓议题,就是可用来商讨、讨论、辩论、评析的问题。在议中解决问题,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首先,应以议题引领营造思辨课堂。在“量变与质变关系”的教学中,以全红婵的事迹为情景材料,设计“过程更加重要还是结果更加重要”子议题,在两难选择下,无论是站在哪一方,都会不自觉地运用到量变与质变的知识作为铺垫。在“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教学中,设计“资本主义是最坏的年代还是最好的年代”子议题来生成资本主义弊端的知识。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教学中,设计“不工作,政府也要管生活?”“要高薪还是要保障”等子议题,解决社会保障的原则问题。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教学中,设计“真理是可以被人修改的”子议题,解决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问题等等。设计真正可议的议题,激发学生思考,提高疑难问题处理能力,课堂思辨味道浓厚。

其次,应以议题引领明确教学基调。思政课教学的主基调是要将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议题设计的价值指向要明确。如设计“人大和人大代表是如何行使职权的?”“如何看待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趋势?”“怎么看待资本社会的兴衰?”“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新征程?”等议题,确定了教学活动的基调,达到为教学服务、为学科服务的目的。

2.生活情境巧加工

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最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教师需要将学生们的生活情境加工再造,进行价值引导。利用好真实、具体的生活,是开展有效议学活动的关键。

首先,生活化的情景加工需要复杂有结构。复杂情景易激发学生思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笔者在必修2 法律与生活“法律保护下的婚姻”这一课时中,设置以下情景:小芳(女)18 岁,家庭贫困,父母为给儿子凑齐彩礼10 万元,强制要求小芳与同村比其大20 岁的张某结婚。婚后,丈夫及婆婆对小芳非常好,并生有一子,小芳觉得生活很如意。设问:小芳的婚姻是有效婚姻吗?受法律保护吗?情景材料简短但很复杂,“父母强制”“生活如意”“18 岁结婚”“婚后几年”,这些关键词激发学生对婚姻自愿原则、与法定婚龄对婚姻有效性的界定、结婚登记等知识点开展讨论,有冲突、有辩论,起到了深度思考的作用,同时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政治认同。

其次,生活化的情景选材要正能量有反思性。正能量有情感的情景会让学生愿意融入。比如,在必修4 哲学与文化“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一课中,笔者最初选择的是B 站的发展历程,以视频形式呈现了B 站内容与形式上的大众化。刷短视频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非常普遍,这个情景话题很切合学生生活,B 站的运行方式确实值得学习。但从教育导向上说,崇尚阅读经典、深度思考、沉浸式学习,才是引导青少年研读的方向。而后,笔者选取国家大剧院《哈姆雷特》话剧的创作过程作为情景材料,既立足既学生真实生活,又尊重经典,不轻浮、有深度,符合时代导向,体现政治学科价值立意。

3.活动任务须得当

学生的活动体验是其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议题式教学运行几年下来,议题活动设计种类多样,有辩论、讨论、社会调查、演讲、撰写新闻稿、设计主题词等等,但花样背后离不开核心目的。让学生有话说,用多样化的活动任务让学生自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查找资料、共同探讨、持续研发等方式来解决问题;激发学生思绪,启迪学生思考,使学生突破原有认知,不断形成新知,产生创造性思维成果。

首先,活动任务应在学生最近发展区。活动设计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的任务。可以让学生有参加活动的信心,也可让学生有“抬抬脚”就能成功的探究欲。如在必修2 经济与社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一课中,教师设计角色扮演活动,学生扮演奶茶店主和投资人,布置两个议学任务“请设计一份项目规划方案,来为你的奶茶店找到投资人”和“作为投资人,在选择投资对象时,你着重关注的是对方的哪些信息”,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度思考,启发学生从市场现象中抽象出经济规律本质,对价格与供求关系、市场决定价格、市场秩序、市场体系等核心概念进行自主提炼。

其次,活动任务要注重生成性。议题式教学的核心是议中学,活动任务的开展要能启发学生心智,调动学生思维,答案的得出是学生思考后生成的,而不是读读课本就可以获得的。笔者在必修4 哲学与文化“价值与价值观”一课的教学活动中,以张桂梅的事迹为素材,设计任务:思考分析张桂梅的价值观对她个人有怎样的影响?张桂梅的事迹被表彰并宣扬对国家有什么影响?此问题设计没有加“价值观导向作用”知识限定,可让学生打开思维,回归材料本身。再如,在必修2 政治生活“参与政治生活”一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谣言是否可以宽容”的辩题作为任务,以问题和辩论为助推剂,激活思辨“因子”,把主动权留给学生,让学生自觉生成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三个基本原则理论知识。重生成性的任务设计更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让课堂更有思政课的味道。

4.过程评价要多样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量化及表现性评价结果,将协商研讨贯穿于评价与反馈的全过程,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自身的教学。 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无形力量。过程性评价在评价主体上可以采用学习小组组长、组员、教师参与的课堂内评价,也可采用学校、社会、家长参与的课堂外评价的方式;在评价形式上,可采用口语式、表格式、活动式等,可语言正式也可幽默诙谐;在评价内容上,可包括学生参与的主动度、资料收集的充分度、表达观点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知识理论的认知见解度等方面,让学生发挥各自优势,敢于表达、勇于思考。在评价中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在课堂中积累自信,为持续成长提供动力。

四、结语

议题式教学实践“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只要是正确的路必将是星光灿烂,落地开花的。作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顺应社会发展潮流,不断突破与创新,扛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责任担当。通过议题式教学让我们的课堂更有趣,更有意义!

猜你喜欢
议题素养评价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例谈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