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落实爱国主义教育

2022-03-05 23:49陈艳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高中阶段爱国主义思想政治

陈艳

摘 要: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通过学习思想政治,既有助于学生正确树立三观,又可以帮助学生全方位发展德智体能力。所以,在思想政治课上,以弘扬、宣传爱国主义为教学目标之一。基于此,本文从高中思政教学角度出发,探讨了落实好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并研究了如何落实好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高中阶段;思想政治;爱国主义

通过课堂教学,虽不能监控、评判学生的具体实践生活行为,但却可以利用有效的课程评价方法来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价值观念、形成必备品格与能力。结合普高新课标中的要求,需要在思政实践教学中强化、落实好爱国主义教育。而从实际的操作路径上,课堂一直都是主阵地,要求结合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来引导学生从学习实践中增强爱国意识,并提升爱国情感,将爱国行动落到实处。

一、在高中思政教学中落实好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作为社会精神文明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爱国主义教育紧密联系着社会主义事业。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中,往往以青少年为主要目标群体。我国青少年就是祖国的希望,属于顺利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一大主力军,所以青少年的整体思想品质除了和他们的发展外,还直接关乎着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考虑到爱国主义教育兼具理论性、实践性,所以,国内社会需要高度重视高中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高中思政教师更加需要给予爱国主义教育应有的重视。所以,高中教师在平日的思政教学中,便很有必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教学内容之一,在传授给学生基础思政知识时,有效渗透并贯彻落实好爱国主义教育,再结合各种办法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进而达到升华学生整体爱国主义情感的目标。

二、在高中思政教学中如何落实好爱国主义教育

(一)强化合作探究,有效升华爱国情感

在高中教学中,思政教师需要及时创新转变教学思路,经由学科本位直接转到学生主体上面,并强调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同时,还应在平日的思政课上,积极提供给学生自主思考方面的机会,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加入学习活动,并在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下学习各种新知识,树立起爱国思想。当前探究式学习非常适应高中阶段学生的主体特点,且很符合该阶段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基本发展规律。所以,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浓烈求知欲与自主学习,来在教学中融入相应的爱国主义思想。基于递进性探究学习问题,来调动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并积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找出自己的问题关键点,并教导学生结合自主、合作思考来正确解决问题。此外,教师还需要起到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就探究内容积极分析、思考,并找出问题关键点,归纳总结解法,以便学以致用。

例如,在学习“实现人生的价值”时,教师便可向学生进行探究性提问:“怎样的人生才算得上有价值?”,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究有价值的人生需要存在怎样的品格或优势。基于一系列的研讨后,还可充分利用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意识到可以同步学习知识、形成道德素养,并努力成长为于国家、于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

(二)强化爱国教育,调动爱国情怀

在爱国主义教育领域,课堂教学就是主阵地。所以,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保障学生可以学习思政知识时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并在记忆巩固知识时理解、分析爱国主义教育的真正内涵。所以,在高中思政课上,需要教师深掘课本中的爱国元素,充分融合智育和德育,强化、落实好爱国主义教育,利用思政教学达到育人、德育的目标,进而体现出爱国主义教育的真正意义。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科学结合爱国主义教育领域的课程资源,在立德树人的正确导向下,让学生正确认知思政课和爱国主义教育,顺利完成思政学习目标、形成爱国主义情怀与意识。

例如,在学习“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时,为了在这一课有效强化、落实好爱国主义教育,则需要教师适当引进以往“人民无法当家做主”时候的中国,借助生动形象言语为学生描绘中国近代有沦为半殖民地时候的半封建情境,让学生联想近代国民艰难处境,以便学生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中国近代史,并从情感上产生共鸣,再基于爱国主义教育,引领学生意识肩上承载的伟大复兴使命,并有决心为国家的进一步发展、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孜孜不倦地学习。

(三)强调案例教学,强化爱国意识

伴随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高中阶段的学生也在进一步拓展延伸眼界,并形成越来越广泛的兴趣爱好。教师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就应积极丰富思政课的教法,赋予课堂教学更强的趣味性,以吸引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而作为很有效的一种教学新方式,案例教学法能够结合思政知识和学习案例,引导学生在了解案例时也可以理解思政知识,并在思政教学和生活实践间形成一种联系,以便学生做到以己度人,强化学生的整体爱国意识。教师在具体使用案例教学法时,还需要调动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的学习主人翁意识,并带来学生结合案例内容深入理解有关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进而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此外,教师还需要保障学生拥有自学意识和案例分析能力,并引导学生一起团结协作。然后,基于情境化的案例展示方式,讓案例教学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体验,形成更强的爱国意识。

例如,在学习“我国的政党制度”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思政知识、提升学生整体政治认知,便可考虑结合对爱国视频片段的播放,来形成浓郁的爱国气氛,再具体地介绍案例,燃起学生心目中的爱国情怀,强化学生的爱国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阶段的思政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属于很重要的一项内容。而在思政教学中具体渗透、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则还需要教师长时间的努力。同时,面临不断发展、变迁的现代社会,思政教师也应结合教学实际,积极创新完善教学理念,从新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向,来强化学生的爱国思想,进而真正落实好爱国主义教育。

参考文献:

[1]陈虹百.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融入[J].新课程研究,2021(24):53-54.

[2]杨兆红.浅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路径[J].高考,2020(4):4.

[3]尹航.让“爱国主义”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生根发芽”[J].知音励志,2016(22):14.

猜你喜欢
高中阶段爱国主义思想政治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课堂若无经典,语文何以立人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