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货车设备的维修管理建设

2022-03-06 09:20郭东利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2年2期
关键词:厂家货车铁路

郭东利

(国能铁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榆林车辆维修分公司,陕西榆林 719316)

0 引言

在铁路货车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中,针对具体设备,以科学手段全程管理设备维修,提高设备的运行水平。铁路货车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是货车安全运行的保证,要求有关部门及时发现工作中的缺陷,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改进,在提高设备维修管理水平的前提下,推进铁路运输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 设备管理涉及内容

设备管理的主要对象是设备,通过掌握设备的运行效果,利用相关方法,全过程监督设备的规划、选型和安装等。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关键内容,具体包括前期管理、使用与维修管理、设备的技术状态管理等。

(1)设备前期管理是从设备需求到设备采购、安装调试、验收使用进行的全程管理。

(2)设备使用管理是指按照持证流程,实现设备点检和保养、自检、维修等项操作。设备维修管理是指密切追踪设备的运行状况,为设备制定维修方案,建立维修台账,归纳整理故障点,精确计算维修费用等。

(3)设备技术状态管理是记录和统计设备运行情况,并做好安全检查。根据设备故障特点,参考故障记录绘制故障时间报表,根据设备保养需求制定周期性计划,实时监管设备保养,在线统计设备的完好率与停机率,对故障设备及时维修并做好记录。

2 铁路货车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设备保障能力问题

近几年,我国调整与改进了铁路生产力布局,逐步表现出生产集约化特点,现有的维修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企业集约化发展的要求。企业内部设备区域分布日益广泛,维修人员综合水平与后备力量保证存在较大差距,直接降低了优势互补和协同作战能力,这些均不利于铁路货车维修核心业务的专业化和集约化发展。

2.2 设备维修费用问题

由于检测方法、人员技术能力、重要设备配件储备能力等因素的约束,降低了诊断与处理货车故障的能力,减弱了货车的快速反应能力;加之厂家的服务差异,难以保证响应速度,增加了成本,干扰了正常的生产活动。上述因素导致货车设备维修成本支出可预见性差,难以构建高效的投入评价制度,影响了经营管理整体水平。

2.3 维修投入与产出不匹配

很多企业均独立设置了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部门,包含了大量的维修人员与维修设备、工具等。现今的货车设备维修升级改造较快,加之大规模应用了高科技装备,提高了技术含量,企业在维修检测中应用大量的高科技设备,对各种技术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

2.4 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有待提高

一部分设备技术人员极少在现场观察维修工作,无法全面掌握实际情况,由于这部分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不足,不能在现场发挥监督指导作用。因此要对技术人员的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当维修任务比较集中时,应注意科学规划时间,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3 加强铁路货车设备维修管理的建议

3.1 按市场化要求规范操作

不断改进设备维修准入制度,结合市场化要求,提高操作的规范性。对外及时公布信息,鼓励优秀企业进入铁路市场,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关系,促进厂家积极进行技术研发和设备改进。

3.2 铁路货车设备维修前期管理工作

(1)铁路有关部门提前公布其发展规划,鼓励厂家提前介入,以保证研发效率。此外,厂家在引入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同时,根据国内实际情况掌握并改进核心技术,有利于设备适应维修需求,保证维修质量。

(2)设备管理部门做好前期调研工作,使专业人员在设备规划、选型过程中提高调研水平,根据技术要求、设备功能等调查结果,制定合理的购置方案,避免出现设备闲置。

(3)设备管理部门应联合厂家、站段的相关部门,共同解决设备的遗留问题,全面推动设备验收交接工作;各个部门协调处理货车设备维修设计中不合理的问题,强化技术创新。

3.3 规范设备使用和保养

(1)增加设备的宣传力度,培养员工正确使用和保养设备的意识,禁止发生超负荷、拼设备和精机粗用的问题。

(2)确定设备管理的职责,最大程度彰显管理部门的作用,在使用和保养设备中紧密联系经济利益。

(3)落实标准、规范保养。优化操作程序、点检标准、设备保养等,引导操作人员根据规范清洁设备。

(4)科学检查与评比,奖优罚劣。铁路管理方严格检查货车设备维修,要求各部门开展自检自查工作,促使设备操作人员主动保养设备。只有做好设备的使用和保养工作,才能提高设备的性能。

就当前的情况分析,铁路运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制定了市场化的维修方案,形成大量的外包业务,且集中力量发展自己的业务。在铁路运输企业的发展中出现了很多新设备,这部分设备无法使用传统的维修方法,加之主流维修模式即内部维修模式不能及时转换,要求寻找维修外包的发展路径,也就是将部分任务分包给专业的维修单位,与企业共同构建维修共存模式,在实践中结合企业的现实状况,明确自主维修和维修业务的比例。

3.4 培训设备使用和维修人员

(1)为使用设备人员创造培训机会,使其能熟练使用设备,掌握设备的基本结构和运行原理。

(2)为设备维修人员提供培训机会,尤其强化培训数控、微控知识,提高维修人员的综合水平,增强维修队伍的业务能力。

(3)对企业领导、技术和管理人员开展学习培训活动,使其了解最前沿的维修技术和管理知识。

3.5 创新维修模式与维修机制

(1)改变传统的单一计划维修模式,按可靠理论发展关键维修与检测设备。根据状态维修技术,结合故障诊断的结果,参照设备运行特点,全面推广包保养工作,整体控制设备运行状况,进一步创新维修的方式,合理安排停机维修,增加设备运行时间,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2)改善分离培养钳工、电工的方式,综合培养电、钳复合型人才。此外,人员培训中重点发展专业型培训,如数控设备维修和网络设备维修等。

(3)结合当前货车设备维修的状况,委托厂家维修,与厂家合作共同建立维修队伍。对检测设备缺乏维修能力的问题,建议与厂家共同签订培训合同,货车设备维修从共同维修过渡至自行维修。一方面,安排厂家实行维修,每年逐步减少厂家维修比例,货车维修人员维修比例相应增加,提高维修人员自主维修水平;另一方面,由厂家负责培训货车维修人员,提高维修人员的综合技术能力。

(4)利用设备诊断技术、设备表面修复技术、计算机辅助技术等先进维修技术,节省维修时间,提高维修水平。

3.6 建立设备维修管理体系

铁路货车设备维修管理是利用货车管理信息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全面管理维修工作,保证货车的安全、高效运营。

基于铁路货车设备存在较多的类型,增加了维修技术含量,故以生命周期管理理论进行设备维修,按照新购、使用、养护维修、更新改造、报废等内容完成闭环跟踪管理(图1)。通过监控货车的运行情况,帮助管理部门了解设备运行情况,保证货车高质量的开展维修工作,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货车设备维修从新购到报废的流程见图2。

图1 设备维修全生命周期管理

图2 货车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

对货车设备维修台账、设备维修状态、设备故障记录实行管理并形成统计报表,具体包括3 个方面。

(1)对货车设备维修实行生命周期管理,跟踪生命周期过程的关键环节,如设备新购、跟踪、管理、报废等,形成从新购设备到报废的闭环管理程序。

(2)设备管理建设过程中制定设备维修计划、提供设备状态数据,是制定维修计划的基础;应用自动化设备接口,获取设备维修、检测、试验数据和设备作业数据,自动采集维修记录数据。

(3)建立诊断设备维修故障知识处理库,积累有关经验,提供学习平台。用户不断积累处理设备故障知识,如设备故障现象、设备运行数据、处理模式等,提升设备故障处理的效率。

(4)通过条形码、射频识别等实现设备标识,以手持终端识别与操作现场设备,对现场设备进行巡检、点检和保修,保证工作的有效性。

(5)建立短信平台,科学应用工作流技术,借助手机短信向用户发送临修流程信息,通过提醒功能提高设备维修的高效性。

4 结束语

铁路货车设备维修质量决定了货车运行的稳定性,提高货车设备管理维修水平,以确保货车维修质量。因此要求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货车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在货车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对前期准备工作科学规划,贯彻落实设备的使用标准,不断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水平,持续投入对维修人员进行培训,保持设备状态的完好,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以保证设备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使企业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厂家货车铁路
货车制动抱闸故障预报的探讨
4/5G异厂家多制式协同参数策略研究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一路欢声一路歌 中老铁路看点多
基于TDCS/CTC系统的在途货车统计研究
铁路机动车管理信息系统
小经销商如何选择代理厂家
美小运载厂家签多次发射协议
1~7月,我国货车各细分市场均有增长
治超新规实施在即 深究货车非法改装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