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服装专业课程体系实验教学平台构建研究
——评《服装材料与应用设计》

2022-03-07 07:21陈丽丽
毛纺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工科服装设计服装

作 者:邓鹏举,李安,戴文翠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近几年来,我国的高校纷纷兴起以新工科为发展背景的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形式探索。新型工科专业的建设和研究是在现有工科专业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对新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创新,有利于中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迎合新时代发展趋势的同时也能够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人才需求。在新工科背景下,各设立服装专业的高校,结合社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来对人才进行培养,构建起融合及交叉型的服装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和体系,总结出合理科学的培养人才方案,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的新工科服装专业人才。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让服装行业的新技术和新业务也突飞猛进,网络科技更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飞跃。传统行业的界限正在被逐渐打破,业界内的发展新常态是跨界融合,各大高校根据服装专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对专业的结构布局也开始进行逐渐调整。比较传统的教学理念,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更注重对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反馈,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的定位,加强校企联合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紧跟市场需求与流行趋势,让实验教学内容能够与时代接轨,可以通过学科竞赛等形式来深入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及时更新实验教学的内容,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企业来对学生的实验教学进行成果的检验,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由邓鹏举等编著,于2021年5月通过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服装材料与应用设计》,针对服装专业人才所需的服装材料应用设计等专业知识内容和实际就业需求对服装材料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整理。

《服装材料与应用设计》全书共4章。第1章的主要内容为了解服装材料设计,包含服装材料设计的定论以及分类,服装材料可具体分为棉、麻、毛、丝、粘胶纤维、涤纶、锦纶、腈纶等 ,另外对材料设计的美学渊源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从历史的影像、现状讲述再造美的理论、材料的再造、服装材料的溯源等方面;第2章主要阐述了服装设计的开始是人们审美力的体现,从选材到构思再到转化,着重对主题和风格进行了讲解,对如何寻找切入点也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其中包括万物皆可做主题、艺术形式的转换、现代科技以及多民族特色的吸收、传统元素的传承与创新以及生活经验中找灵感等方面;第3章针对创新材料,从确定目标到具体的设计方法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包括材料的立体塑造、添加的形式美感、材料的减缺之美、钩织、编织的艺术 、在平面材料上做文章等内容;第4章主要讲解了材料的设计和应用,侧重于掌握服装与材料的设计风格以及如何充分发挥材料的美感,提升服装设计的趣味性等方面。该书在理论知识方面和实践应用方面为新工科背景下服装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和体系构建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该书对服装设计专业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在结构和内容方面对服装制作的材料相关知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从材料的性质、分类、形态、设计要点等方面进行了知识点的总结。读者通过阅读该书能够对服装制作过程中如何具体使用材料和服装设计不同主题和风格的材料选择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服装在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不仅要了解材料的特性,更要根据服装的具体主题和风格选择不同材质的材料以及不同的颜色,学习该书能够更加有指向性地掌握相关知识,避免选料不慎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操作失误。服装的设计与制作所采用的材料各不相同,阅读该书能够深入掌握材料的性质以及分类,对材料的加工处理、设计应用等方法能够应用在服装的设计制作当中。对比同类书籍,该书对服装设计和制作能够起到权威性的指导作用,也能够进一步推动服装材料的革新和服装设计行业的发展。新工科背景下的服装专业通过实验教学形式来将服装材料知识应用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通过校企结合的形式能够为国家和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人才。实验教学形式能够避免学生纸上谈兵的情况,学生通过学习该书能够将书中的内容应用在服装的设计和制作当中,同时也可以结合该书中对材料的详细介绍来对不同服装的主题风格进行创新设计,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大对服装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也能够有效推动服装材料研究成果的有效转化。

《服装材料与应用设计》从理论上能够对服装专业学生进行深入的指导,从学科体系方面提升学生的整体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践教学平台中建立自信,进而对未来职业有更加客观清晰的规划,也能够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服装材料与应用设计》在编写的过程中吸收了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各种服装设计和制作中使用材料的特性及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其中第2章和第3章对服装的设计和制作选材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在构建服装专业课程体系实验教学平台的过程中,高校需要通过校企结合的形式来让学生走到设计生产的第一线上,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服装设计的灵感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则是选材。服装在进行设计时,设计师不仅要对其主题和风格进行确定,更要对服装结构和使用材料进行构思,服装设计制作的灵感更需要在生活中积累。

《服装材料与应用设计》从实践角度分析是一本实用性较强的工具书。与教材相比,该书立意新颖,更接近时代和世界的时尚潮流,在内容编写方面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来对服装的设计、制作以及材料选择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不同材料在不同服装制作中的应用,也能够更加进一步对材料应用在服装制作中的形式进行创新。新工科背景下各高校开始通过校企联合的形式构建实验教学平台,该书能够在学生的实践操作过程中起到指导作用,也可以作为学生查阅和温故而知新的工具书。学生通过学习该书能够夯实服装设计与制作的具体工艺和材料选择相关知识,对材料的处理、加工以及创新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能够充分支持服装的设计与实践操作,对服装的设计与操作进行创新研究。服装设计不仅需要灵感更需要牢固的知识基础,学生在进行服装设计、制作以及材料选择时可以通过阅读该书来对服装的风格和材料的选择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该书的编写紧跟时代与世界的时尚发展步伐,筛选了新时代背景下的服装设计要点和材料选择要点,结构方面采用了循序渐进的形式,打好知识体系的基础,学生通过阅读该书能够对服装设计和制作有更加敏锐的视角,通过结合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来对书中相关内容进行资料的拓展查询,进一步激发设计灵感。服装专业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通过配备计算机和服装制作设备等来支持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具象化。学生使用PS等设计软件来进行服装的设计和材料的试用,在降低反复修改的工作量的同时也能够有效节省资源的浪费。新工科背景下的服装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稳扎稳打,不断提升其实践能力,在实践生产的过程中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发展,我国服装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触更加密切,服装专业学生可以通过结合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实际操作能力打开国际市场的大门,带动我国服装行业向国际市场进军,进而带动我国的社会经济朝着强国更加迈进一步,为我国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服装材料与应用设计》内容涵盖面广,从服装材料的起源到材料分类,对不同时期以及不同文化下产生的服装及其面料的设计和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进而引出服装材料的再造方法等理论知识。服装设计是一个人审美力的体现,而艺术往往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服装设计可以从自然中不断地取材,也可以从生活中汲取灵感。世间的万物都可以作为服装设计、制作和选材的切入点,设计师可以通过阅读该书来拓宽对服装设计和材料选择的思路,也可以对传统元素进行延续和创新。该书能够体现出服装、材料的设计美感,也能够提升服装设计风格中的趣味性。该书既可用作高等院校服装设计或相关专业的参考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服装设计行业相关人员的参考资料。

猜你喜欢
工科服装设计服装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苗绣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高原之歌服装设计
高温作业专用服装设计
高温作业专用服装设计
道具服装
天津大学:成立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中心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