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滑梯』游戏中支持幼儿深度学习

2022-03-07 17:38赵凤霞江苏省仪征市枣林湾中心幼儿园
家教世界 2022年33期
关键词:诺诺纸筒阳阳

◆赵凤霞 江苏省仪征市枣林湾中心幼儿园

在一次滑滑梯游戏之后,孩子们热衷于在建构区搭建滑滑梯。虽然在搭建滑滑梯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麻烦,但是孩子们一次也没有放弃,仍然坚持不断尝试,在师幼的共同努力下,滑滑梯的建构计划得以实现。

一、遇见“滑梯”

今天,孩子们进入建构区后,想搭建幼儿园的滑滑梯。在讨论的时候,阳阳很自然地成为“领导者”,由他制订计划书。开始进行搭建时,雯雯拿来许多纸砖,自言自语地说:“我要搭建城堡!”明明拿来很多纸杯,也找个地方搭建起来,一不小心把雯雯的作品碰倒了,雯雯说:“为什么碰我的?”这时阳阳走过来说:“你们不要吵了,我们计划不是一起搭滑滑梯吗?”雯雯和明明一听,不吵了,一起说:“对呀,对呀,我们一起搭滑梯!”只见阳阳选择重叠的牛奶纸杯做柱子,每两组叠放的牛奶杯分开放置,然后再用一块纸砖搭桥。雯雯和明明很快照着阳阳的样子,一个去搬牛奶杯,一个去拿纸砖,这样依次放置,一块纸砖紧挨着另一块纸砖,形成滑滑梯的主体平面。

分析:在这一次的搭建游戏中,虽然教师事先做了计划,但是由于幼儿之间合作存在困难,他们总是会随机地进行分组,分组以后又不会合作,而是各有各的想法。同时,其他幼儿也表现出对搭建滑梯的兴趣,经过和搭班老师讨论后,我们发现这是一个引导幼儿根据想法制订计划,按照计划有意识地搭建,并在搭建过程中形成分工、合作的好机会。

跟进策略:

第一:在分享环节,通过孩子们讲述建构故事,教师引导孩子讨论:“为什么搭建场地比较乱?”通过讨论,孩子们意识到如果不分工,搭建场地就会很乱。孩子们都知道需要分工合作,只是在真正实施过程中容易以自我为中心。

第二:在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幼儿思考讨论:“为什么滑滑梯主体不平整?”通过集体分享,其他孩子也加入搭建评价环节,帮助参加搭建的孩子一起找问题,从而明确第二次搭建的目标。

二、改变策略

(一)增加纸筒

今天建构区游戏时间,阳阳和诺诺带着大家一起先搭建滑滑梯的主体,这次他们提前撤掉了建构区地垫,两个分开的纸筒上面覆盖长木板,然后让纸筒一个挨着一个,形成滑滑梯的主体,最后进行分工。阳阳负责搭建滑梯,雯雯负责搭建围栏,诺诺负责搭建台阶和旋转滑梯。阳阳的滑梯部分,采用长木板,在搭好后,他不小心碰到积木,导致滑道倒塌,随后他调整长木板,使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看见阳阳搭好了,我拿着小木偶说:“我来让小朋友玩玩。”一边玩一边说:“哎呀,滑道太危险了,不敢滑。”诺诺赶紧跑过来说:“我觉得滑道旁边应该有护栏,不然会摔下去的!”阳阳听了,又在旁边加了围栏。

分析:大班幼儿已经熟练掌握平铺、架空、围合、垒高的建构技能,也能搭建出较为复杂、精细的物体形象。从幼儿的搭建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滑滑梯的基本造型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幼儿不小心碰倒滑梯和小木偶试玩后,看出滑梯不太稳定、不太安全,并尝试进行修改,他们已经能自主发现问题,并去解决问题。

跟进策略:

在反馈环节,教师呈现幼儿的搭建过程和搭建完成后的作品,请参加搭建的孩子用绘画的方式展示自己搭建过程,并进行表述,教师记录。这种反馈的方式,可以帮助幼儿整理思路,看到自己在搭建过程中的进步,激发幼儿自信心和成就感。并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困惑,通过孩子们的讲述,我们发现幼儿觉得管道滑梯和旋转滑梯比较难。

(二)改变搭建方法

今天孩子们进入建构区后,一开始,诺诺仍然拿了两个纸筒,分开放置,然后在纸筒上面覆盖一块长木板,接着在对面以同样的方法放置一组,再取来长木板把两边都一次覆盖,覆盖好以后,又在旁边延伸一组,这样只用了六个纸筒和十六根长木板就完成了滑梯的主体。搭建时,孩子们搭建主体,很自然地选择合作搭建,但主体搭建好了以后,孩子们又很自然地进行分工。阳阳继续搭建滑道,诺诺继续搭建旋转滑梯,雯雯自告奋勇选择搭建管道滑梯,明明选择搭建台阶,每个孩子分工好,各负其责。

分析:从幼儿今天的作品看出,他们对滑滑梯主体的建构有了更多、更深入的想法,对自己的作品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前期的搭建和跟进策略,孩子们这次采用很少的纸筒和长木板就完成了滑滑梯的主体,作品更加贴近现实。在搭建过程中,幼儿已经没有初始阶段的不合作的状态,他们能和同伴商量,能用适当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意见,也愿意倾听和接受他人的合理建议。

跟进策略:

第一:再次观察和体验滑梯,西西建议现在回去就设计图纸,诺诺建议在现场设计图纸,于是四个人每人设计一张,设计好了以后,大家选择诺诺的图纸,理由是“不太复杂”。

第二:丰富的材料以支持幼儿游戏。考虑到材料不够会影响幼儿的创作和表现,孩子们在幼儿园寻找适合搭滑梯的材料。

三、增添辅助材料

今天,孩子们显得异常兴奋,因为教师增添了辅助材料,他们感觉更有信心。他们拿出提前准备好的设计图放在展板上,开始动手,对于主体部分,因为有了前期经验,孩子们很快就完成主体的构造。接着,在诺诺的指挥下开始分工,明明负责台阶部分,阳阳负责双滑梯,西西负责轨道滑梯,诺诺负责旋转滑梯。大家很快开始搭建,阳阳选择圆柱体的半截面做滑梯,但是阳阳发现滑梯总是会从主体上脱落。于是他经过不断试错,在滑梯底部用积木固定,并摆成自己认为满意的造型,阳阳还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了双滑梯的建构。西西在搭建管道滑梯时,他选择透明的管道,每一次完成后,他最喜欢用木偶小人去试错。明明在搭建楼梯时发现长方形积木不够使用,在诺诺的提醒下,明明尝试寻找长方形积木的“两倍积木”,这样节约了积木,也完成了台阶主体和扶手的搭建。诺诺在搭建旋转滑梯时,采用辅助材料,经过不断试错才完成。

分析:从幼儿今天的搭建现场来看,幼儿因为有了辅助材料的加入,似乎找到突破瓶颈的解决办法,对于滑梯的建构有了更多的想法。由于前期增加了实地查看滑梯的内容,幼儿的搭建更加贴近现实。大班幼儿已经对造型有了初步的预估能力,他们会一边搭建一边调整,使之更加符合游戏的需要。孩子们经过连续搭建,分工更加明确,每个孩子似乎都在挑战自己之前的困难,当别人遇到困难求助的时候,能主动帮助同伴出谋划策。

跟进策略:

第一:举办“滑梯”展览。之前搭建以后,我们只是拍照反馈,这次我们请其他小朋友实地参观,请建构的小朋友进行现场解说,增加了参加搭建幼儿的自信心,也增加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第二:在前期搭建的基础上,教师经过商议,为了完成孩子们心目中旋转滑梯的构建和其他滑梯的构建,增加投放高低不同的圆柱体和带粘胶的纸板,以及鼓励幼儿和其他区域进行联动,鼓励幼儿完成更加复杂的建构。

四、小结与思考

在这次的“建滑梯”游戏案例中,我们捕捉到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兴趣,根据幼儿已有经验和发展进行价值判断,及时指导并助推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作品从简单到复杂,建构能力不断提升。建构初期,孩子们学会使用“架空”的建构技巧呈现心目中滑梯的形象,随着一次次建构,他们探索怎样架空更加稳定、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不但外形上更像,而且结构越来越细化,内容越发丰富。

选材明确,建构目的明确。教师带幼儿实地参观,现场表征,增强对滑梯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特征的视觉感知。于是,滑梯出现“模式和对称”。同时,幼儿从之前的随意选择积木,慢慢变为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积木的种类和数量。

建构时间缩短,表征水平提升。虽然建构难度越来越大,构造越来越复杂,但是孩子们花费的时间越来越短,可见其建构能力已经向高水平发展。另外,围绕建构后的表征能力也越来越丰富。

在建构过程中,教师要在观察的基础上,静心等待幼儿,适时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充分给予幼儿“试误、顿悟”的机会,让问题领着幼儿不断思考、探究。游戏中,教师学会了观察与分析、发现与鼓励,成为幼儿游戏的伙伴。

猜你喜欢
诺诺纸筒阳阳
纸筒
浅谈公开不充分的判断与审查实践
STARSIDE ECONOMY
交换秘密
结实的纸筒
结实的纸筒
纸筒
谔谔与诺诺
谔谔与诺诺
聪明de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