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相花开

2022-03-08 09:53
中国宝玉石 2022年1期
关键词:珐琅吉祥纹样

《一梦长安》

设计以盛唐时期宝相花装饰为原型。唐代宝相花一般以某种花卉(如牡丹、莲花)为主体,中间镶嵌着形状不同、大小粗细有别的其它花叶,常与联珠纹、卷草纹同用。作品提取主体花纹,参考作为副装饰的联珠纹、卷草纹等纹样进行设计。红色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而主石选用星光红宝石,代表了对盛唐的向往。星光红宝石与钻石、绿松石一起组成宝相花型的主体。联珠材质选用冰糯种白翡翠,翡翠特有的内部絮状包裹体具有云雾般视觉效果,给人虚无缥缈之感,代表长安一梦。国度或许会在时间的洪流中逝去,但文化与精神会一直留在我们的血脉中。

《珠流璧转》

以中国传统纹样宝相花为题材设计这款耳坠,富有对称美和自然美。用珍珠、母贝、18K金提升吊坠的层次感,每层花瓣徐徐展开:第一层是金色珍珠,打孔后用针镶的方式固定;第二层是白色18K金包镶白色母贝,其轴承结构可以转动,增加了首饰的动感和趣味性,寓意“时来运转”,为佩戴者带来好运;第三层是黄色18K金镂空花瓣层,镶嵌小颗粒钻石丰富层次感。吊坠整体富有节奏感,最大的亮点是可旋转结构,珍珠和母贝在阳光照射下有丰富的色彩变化,转动起来更有流光溢彩的效果,适合女性佩戴。

《Demure》

在传统纹饰中,各种纹样都具有着当时的特定含义,反映着当时的政治、文化与经济。宝相花,其“宝相”二字是佛教徒对佛像的尊称,宝相花则是圣洁、端庄、美观的理想花形,集中了莲花、牡丹、菊花的特征并经过艺术处理而成,是魏晋南北朝以来伴随佛教盛行的流行图案。

作品从复杂的纹饰中提取最形象的曲线,体现宝相花最典型的花型,其余部分抽象化成多条曲线加以点缀,在变化中又具有宝相花原来的意味。下面点缀珍珠,更是强调了宝相花的圣洁与端庄。在色彩上,采用珐琅工艺进行装饰,用绿松石的蓝绿色点缀红色的花瓣,颜色明快简洁,烘托花瓣造型的典雅。珐琅工艺结合绿松石的现代韵味,使得整个造型即有中国传统风味,又有现代风格。

《如意》

作品采用宝相花中的花瓣造型,进行旋转重复;造型上讲究传统的方圆对称;材质采用受国人欢迎的黄金,并在最中间镶嵌一颗沙弗莱。整体像如意的造型,寄托首饰所表达的吉祥、如意的情感。

《流淌》

宝相花又称宝仙花、宝莲花,是吉祥三宝之一,盛行于中国隋唐时期,它集中了莲花、牡丹、菊花的特征,是经过艺术处理而组合的图案。作品采用宝相花的构成元素进行解构重组,设计成一个流淌的形象。将沙弗莱呈星点状镶嵌在作品中,象征着雍容华丽的中国传统纹样中流淌着依旧非常闪耀的元素。同时也传达了传统元素所代表的吉祥、美好寓意。

《锦时》

作品以点翠为主要工艺,用珍珠串联从上到下依次“绽放”的宝相花,象征着万事万物都是从最初的生命到最美的年华,这是一个过程,是一种积累。作品中宝相花的花心为爪镶的玛瑙,与点翠的颜色呼应产生充满中国古典韵味的和谐感;宝相花上大下小的不平衡感,由珍珠颗粒大小的改变来削弱,使整个作品在变化中又和谐统一。作品浅含着对时代青年的鼓舞——年少时努力铸造梦想是为了拥有美好的未来,即注重当下的努力,用普通的日子成就芳华。

《灵芝云纹宝相花系列设计》

图中展示的为灵芝云纹宝相花项链与胸针,其灵感来源于唐朝敦煌壁画中的宝相花图案。宝相花纹盛行于繁华的唐朝,呈现雍容华贵的模样,题材多为有着美好寓意的莲花、灵芝与牡丹等。作品的灵感来源是灵芝云纹十字宝相花,灵芝在寓意着吉祥如意的同时也是高雅与追求完美的象征。

灵芝云纹宝相花项链采用包金珐琅工艺,以18K金与铂金两种颜色的金属区分主辅花纹与层次关系,使用普蓝的珐琅作为打底,希望以金蓝辉映的欧洲风格配色创作中国传统元素的作品,尝试不同风格文化的相互融合。背面图案与正面大致相同,后方有金属环状结构用于系绳。

第二款灵芝云纹宝相花胸针是基于项链的改进款。修改主体结构为灵芝叠生的状态,符合其在自然界中的生长状态,并采用了花丝工艺,同时去除了欧式的十字状结构并在中央镶嵌了蓝宝石,周围环绕渐变色珐琅。宝相花纹的魅力加上精绝的传统工艺,呈现出了别具一格的风采。

《花火》

设计灵感来源于热恋情侣之间浓烈似火的爱情。爱情虽然美好,但情侣、夫妻在相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点小摩擦、小矛盾,就像是娇嫩欲滴的玫瑰茎秆上长满了尖锐的刺一样,所以爱情需要经过双方的磨合、理解与陪伴才能一直维持美好的模样。

设计主造型为宝相花,并突出了宝相花对称的特点。

《亭亭》

图案以传统纹样宝相花中的莲为设计元素,一朵宝莲在水中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云雾轻柔如纱,环绕在莲花周围。作品以黑白为主色调,白色圣洁高贵,黑色典雅大气,搭配珍珠、贝母、玉髓,将莲的纯洁展现出来。作品融合了现代设计元素与传统莲花元素,莲花代表的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让我们受用至今,此作品用设计语言展示了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的强大生命力。

《袅袅》

本件耳饰以宝相花的形态为主进行设计。宝相花一般呈对称或放射状形态,作品以红珊瑚为宝相花的花心,采用绿松石做宝相花的花瓣,整体呈现对称放射的形态,借此来体现宝相花的特点。在耳饰下方采用锆石镶嵌,以此表现宝相花闪闪发光的宝珠形式;在耳饰最下面用流苏的方式,增添了整件作品的灵动性。在宝石的选择上,绿松石有吉祥如意的寓意,珊瑚有平安吉祥的寓意,正好与宝相花的寓意相符合,希望佩戴者在佩戴的时候也有宝相花一般平安吉祥的感觉。

《韵》

戒指的点缀以宝相花周围的叶子为造型,而中心用红色的石榴石来代表宝相花的花朵部分。一般在宝相花的花瓣底部或花心基部,都会用圆珠规则排列,像闪闪发光的宝珠,所以在叶子的中间镶嵌锆石来表现宝相花的特征。宝相花的形态一般都是采取对称的形式,所以戒指的两侧也为对称。宝相花寓意圣洁、端庄,以宝相花做装饰,取其吉祥美满之意。

《花韵》

这是一对以传统吉祥图案宝相花纹样为灵感来源而设计的耳环。设计时保留了宝相花纹样花瓣、花苞、叶片丰满圆润的主要造型特点,将纹样重构与变形,形成了具有现代风格的设计。在工艺上,运用珐琅工艺表现宝相花色彩,使用蓝、白色的水晶与之搭配,整体色彩协调、自然。整件作品既展现了民族特色,又具有很好的装饰性和佩戴性。宝相花含有吉祥、美满的文化意蕴,将宝相花的美好寓意赋予首饰之中,体现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宝相之花》

宝相花一般以某种花卉(如牡丹、莲花)为主体,中间镶嵌形状不同、大小粗细有别的其它花叶,尤其在花芯和花瓣基部,用圆珠作规则排列,像闪闪发光的宝珠,加以多层次退晕色,显得富丽、珍贵,故名“宝相花”。

本设计结合了西方装饰艺术的手法与中国传统纹样,用宝相花的花枝连接珍珠打造一款首饰。

《吉》

宝相花纹样象征着圆满、吉祥,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着不同的圆满特点。两个作品以宝相花的结构特点为设计元素,选取“离心”和“二方连续”两个结构特点,运用不同贵金属材质及宝石的排列进行了设计。对传统图案进行创新表达,旨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融入现代审美,提高大众的接受度。

《多变宝相》

中国许多传统纹饰都是由一个单元图案的规律组合形成的复合纹饰,通过不同的细节进行变化。截取宝相花纹饰单元图案,观察发现是由简化后的花苞、叶子、花瓣的曲线造型变化组合而成。

作品中的金属以线条的形态勾勒出吊坠和耳饰相同的纹饰造型,并起到镶嵌固定的作用;被雕刻成不同形状的岫玉以面的形态来强调吊坠与耳饰不同的视觉效果。岫玉在这套首饰中是一个特殊的变化元素,可以是当下受年轻女性喜爱的“青提奶盖”的颜色品种,也可以是其他独特的颜色品种,每一套首饰会因为岫玉不同的颜色和内含物而不同,不同的佩戴者就会有着不同的特色,以此来体现宝相花的细节多变性。同时,岫玉作为一个颜色繁多的品种,不再只是雕刻摆设品、印章的材料,天然形成的、独一无二的内含物让首饰具有“可被识别”的特征,在基础设计不变情况下仍存在可变性。

《宝相·云端》

宝相花是中国传统纹饰,有吉祥圣洁的寓意。根据宝相花的特征,重新设计描绘了宝相花的形态,花瓣层层叠叠,具有旋转对称的美感。增加了宝相花纹的叶子,以传统的配色作为珐琅的色彩构成,组成了项链宝相花部分的主体。考虑到宝相花规矩、静态、具有高度对称性的纹饰特征,作品增加了传统的云纹,增加了动感和曲线美。云纹经过再设计,在两侧对整个宝相花进行衬托,如同云朵将花纹轻盈地承托在空中,使整体统一而富有动感。

《湖水之华》

本件作品将传统装饰元素宝相花融入现代首饰,花纹主体由常用于家具装饰的螺钿镶嵌工艺制作,大气典雅;珍珠和母贝特有的柔和光泽符合女性的温柔气质;铂金嵌入红木内部并包裹住四角,既能对硬度较低的主体材料起到保护作用,也能避免漆器接触敏感皮肤;外部的金属线条勾勒出灵动的宝相花外形,为这件传统主题作品增添了现代时尚感。佩戴者行动时耳畔光彩流动,如湖面风起,水有涟漪。

《千色云中》

作品是以唐代宝相花为设计灵感,结合唐代铜镜文化中的彩云纹加持其造型,并采用冰晶蓝以及神秘墨黑作为主体颜色,整体营造出初唐时期瑰丽雅致的风貌。正所谓千色云中,日月如随,幻化成大唐风采。

《晚荷》

世间花叶不相伦,

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

卷舒开合任天真。

——李商隐《赠荷花》

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

参考荷花造型,对宝相花进行变形设计,以红色珊瑚珠串链造型,中心为圆盘状的莲蓬,莲瓣向四周均匀地多层放射排列,呈现立体的荷花形态,通透而灵动。搭配镶嵌在银质底托上的蓝色托帕石,使其层次更加丰富。

《和弦》

这件胸针选取了代表丝绸之路上各国文化交流的宝相花与琵琶元素,提取宝相花花瓣的图案,与琵琶造型结合设计,代表丝路上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奏出和谐弦歌。

《花层》

宝相花是由多种花纹以同心圆状排列而成的规矩纹样,一个宝相花可以拆分出很多不同的花纹元素。

作品的核心是银质螺丝的结构,用于连接和匹配内外的部件。

外层的花纹是联珠纹,由珍珠构成,最上部的珍珠中心打孔,可用于银质耳钉部分的穿透和固定,可单独佩戴,也可以与内部卷草纹部分匹配佩戴,也可作为戒指佩戴。

内部的花纹来自卷草纹,宝石采用彩色的水晶,可单独佩戴,也可以与珍珠外环匹配佩戴。金属部分为银镀白金。

内部与外部的首饰部分可独立旋转。

《花开富贵》

该作品是一件高级又独具特色的宝相花古法金胸针,使用了高温珐琅工艺,将明艳的色彩点缀在黄金底座上,颜色丰富饱满。主要使用的纹样是宝相花,对称性十足的宝相花体现了有秩序的美感,纹样雍容华贵,精美繁复,使得整件作品热烈又不失庄重。

胸针的花纹勾勒出古风雅韵的花纹精工细作,令人赏心悦目。红色、蓝色、绿色结合是宝相花纹独特的配色之美,有花开富贵、吉祥美满的寓意。愿把这份中国之美和吉祥寓意带到每一位佩戴者的身边。

《宝相花》

作品整体使用黄金,以中国传统的花丝手法,镶嵌岫玉和珍珠,呈对称状花瓣形,借此表现中国传统审美中女性珠圆玉润的古典美。

作品由六部分组成,由外向内分别是金属外轮廓、外圈花丝部分、内圈花丝部分、八颗金色珍珠、八块异形雕刻的玉石,以及中心一块八边形玉石。

采用包镶的方式,由金属外轮廓包镶八块玉石,并以花丝装饰内缘;珍珠以钉镶的方式固定在外圈花丝部分;内圈、外圈花丝部分随其形状起伏,向外扩展。

《弘福》

作品整体造型参考云头花瓣纹、卷曲纹构成的宝相花纹,主体部分使用珐琅工艺塑造,珐琅彩的红色大气明亮,加以金属与钻石的点缀,使其整体呈现出雍容华贵的风格。宝相花有圣洁、端庄、美观的外形,具有“宝”“仙”的寓意,因此将作品名称定为“弘福”,表达祈福的意味。主石部分使用红宝石,与珐琅的红色相呼应,增加作品的氛围感,使用珊瑚珠串作流苏状与珐琅和红宝石的红色加以呼应,相得益彰。

《破镜》

作品意在打破人们对宝相花的固有印象。把纹样定义为一种传承久远的、背负着深厚意蕴的文化符号,设计似乎也变得沉重起来,仿佛和文物一般需要被小心翼翼对待。怎样传达它延续已久的吉祥寓意值得设计者好好思考一番。

这不禁让人想起一种修复青铜器的方法,早已破碎的青铜器残片用色彩迥异的粘合剂组合出百年千年岁月,想到它们与史同行而身不完整,进而激起怜惜的情绪和保护文物的热情。

破碎的宝相花纹样被重新精致地、小心翼翼地组合为一件件首饰。它作为吉祥纹样的完整性就此被破坏了吗?还是这种破碎的形态更接近它历经千百年的传承和再造后留在后代心中的形象呢?

猜你喜欢
珐琅吉祥纹样
同敲吉祥鼓 共度欢乐年
祖国吉祥
拯救“濒危”花纹
好花开放送吉祥
失传200多年宫廷珐琅彩技艺将复活 需要167道工序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
珐琅器之画珐琅
漫画
平遥漆器植物纹样艺术研究
从一件珐琅炉谈明万历朝掐丝珐琅工艺及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