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

2022-03-08 06:06
江苏农村经济 2022年11期
关键词:韧性强国现代化

特约评论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明确了新时代新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攻方向。从“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的深刻论断,到“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再到“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奋进号角,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我们要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以咬定目标不放松的坚韧干劲,系统谋划、奋发进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三农”力量。

立足强国之本,加强供给保障。世界真正强大的、没有软肋的国家,都有能力靠自己解决吃饭问题。我国有着超过14亿人口的体量和超大规模的农产品需求,确保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始终是发展之基、强国之本。建设农业强国,首要是牢牢把住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稳住农业基本盘,以国内粮食稳产保供的稳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建设农业强国,还要满足高质量、多样化的农产品需求,棉油糖、肉蛋奶、果菜蔬等重要农副产品的供给水平决定了农业强国的成色和韧性,要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保多样、保质量,实现农林牧渔业高质量全面发展。

抓住关键变量,强化科技装备。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我国人多地少,在耕地和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须用高水平的农业科技、现代化的物质装备破解资源禀赋制约,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要加快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生物育种、农机制造、智慧农业等重点领域,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确保重要农产品种源自主可控;要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打造政府、市场主体、公益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农技推广体系,让科技成果落地生根。

着眼富民之要,建强经营体系。强农是为了强国,也是为了富民。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带动2亿多小农户现代化转型,必须要创新农业经营方式。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坚持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上,以农民合作社为中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支撑,通过联农带农实现强农富农;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小农户通过股份合作、生产托管等多种形式参与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共享农业现代化成果。

聚焦三产融合,增强产业韧性。农业强国的一个突出标志,就是产业链条健全高端。建设农业强国,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不断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推进农业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带动种养业前后端延伸、上下游拓展,实现产品增值、产业增效,全面提高产业体系的韧性和稳定性,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的空间。还要注重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建设农业强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要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求,制定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稳中求进、积极作为,扎扎实实向前推进,奋力谱写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韧性强国现代化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边疆治理现代化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强国有我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秦晋争霸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