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生态环境管理大师

2022-03-09 13:33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年鉴小木屋场所

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长大,他继承了德国人的传统,喜欢在丛林中玩耍,利奥波德的父亲常教他的孩子们制作木质玩具和打猎。利奥波德对于自然有浓厚的兴趣,每天要花上几个小时观察、写日记,描写他所看到的自然。

1909年,他从耶鲁大学林学院毕业后,进入位于新墨西哥州的新成立的美国林务分局开始了自己的林业和环境保护与管理生涯。1935年,利奥波德和他的家人在威斯康星中部索克城附近的威斯康星河畔一个破旧的农场上,投资购买了80英亩被遗弃的采伐和火烧迹地。这块地包括一块已经盐渍化的沼泽、一座流沙堆成的小秃山、一个部分已陷进泥淖里的鸡棚。土地上的森林已经被砍伐完毕,经过多次火烧以及过度放牧,早成为被废弃的不毛之地。当地农民连种地都懒得来这里。

在这块被废弃的土地上,利奥波德建了一座小木屋,并开始了自己的生态修复实验。每到周末,利奥波德全家会来到农场,他们在鸡棚周边种植了非常多松树,试图再次将那里变成绿洲。在安置了简单的桌椅和对鸡棚进行修缮以后,这里就成为利奥波德重要的研究和写作场所。到20世纪80年代,经过生态修复和改造,这块被废弃的80英亩的土地重新焕发了生机。

当时,利奥波德的同事和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的学生也经常来小木屋,这里成为了学术思想交流的场所,后来被标记为利奥波德中心,成为当地重要的地标性场所。很多人来到这里会感到一种久违的亲切感,认为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美国人认为,它代表了一种精神,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利奥波德结合美国100多年和欧洲数百年开发自然的历史和美国自然保护的实践,对人类社会从自然世界无节制地掠夺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行为进行了思考。他还将自己的生态修复过程以及以往积累下来的报告、游記编辑整理成《沙城年鉴》。在他去世一年多之后,《沙城年鉴》出版。《沙城年鉴》中的土地伦理成为现代社会生态伦理的基石,其写作风格和浪漫主义情怀被越来越多的读者所钦佩,也被成百上千的作家所模仿。

利奥波德在《沙城年鉴》中阐述的“将自然世界作为我们所属的一个社区,应用爱和尊重来使用”的思想,在后来变成了“同一个星球,同一个世界”的口号,更清楚地诠释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即“全世界的人们一起努力来保护我们共同的星球”。

利奥波德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做了一生的努力,在生态环境相关学科的理论与实践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为20世纪后半段开始的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反思打下了思想基础。

(作者朱永杰,选自《中国绿色时报》2018年2月22日,有删节)

猜你喜欢
年鉴小木屋场所
信息时代年鉴出版的品牌建设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20年4 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2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美丽的小木屋
2019年11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Examining the Role Globalization Had on China’s Air Quality and China’s Response to Air Pollution
还是那间小木屋
陕西年鉴发展回望
交友小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