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规模化小蚕人工饲料育与桑叶育的效益对比分析

2022-03-09 02:58莫优想陆密密张桂征
中国蚕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小蚕蚕种家蚕

罗 平 莫优想 陆密密 张桂征

(1来宾市农业科学院,广西来宾 546100; 2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广西南宁 530007)

家蚕人工饲料育的出现对蚕桑产业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是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然而受生产成本、饲育技术、市场需求等原因制约,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家蚕人工饲料育和桑叶育将出现共生共存的局面[1-3]。小蚕人工饲料育是家蚕人工饲料育的重要板块,在全国蚕桑领域被广泛关注,并有众多科研院所及有关单位积极开展试验推广应用[1,4-11]。在适度规模化小蚕人工饲料育中,在投入成本、产出效益等方面与桑叶育比较,还未有较为准确的定位。为了探明适度规模化小蚕人工饲料育与桑叶育的效益情况,对适度规模化小蚕人工饲料育的效益做出科学评价,自广西来宾市农业科学院研发形成“家蚕湿体饲料切片投料机”后,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来宾综合试验站在广西桂中地区开展了多点多批次适度规模化小蚕人工饲料育(以下简称饲料育)和桑叶饲育对比试验。分别于2020年5月在兴宾区进行了50张饲料育与桑叶育效益对比试验,2021年4—5月份在忻城县进行了2次100张适度规模化饲料育与桑叶育效益对比试验,饲育效益的结果基本一致。现以2021年4月在忻城县开展的对比试验报告如下,供同仁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蚕品种 桂蚕5号反交,2020年度秋制春用种,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提供。

1.1.2 供试人工饲料 小蚕专用粉体饲料,桑叶粉含量为30%,由重庆正佳饲料有限公司生产。

1.1.3 供试桑叶 伦教40嫁接桑的桑叶,桑树栽植于广西来宾市忻城县红渡镇马安村,2008年2月种植,种植规格为行距80 cm、株距30 cm,低干树型,桑园土壤类型为砂质土。

1.1.4 主要仪器设备和养蚕用具 9WPS-306A型家蚕湿体饲料切片投料机,来宾市农业科学院专利产品(专利号:ZL202021356595),由广西忻城县高盛养蚕设备有限公司生产;智能环境控制系统,由广西忻城县高盛养蚕设备有限公司安装;饲料搅拌机(货名为精装和面机、产品型号HM-25、额定功率2 200 W),由佛山市元芳食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JCS-系列电子计重天平(精度0.01 g),上海然浩电子有限公司产品;ZF-60大型60盘推车式电气蒸饭机,上海翼拓电器有限公司产品;LC-HMJ001型精装和面机,佛山市元芳食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产品;DDS7738型电子式单相电能表,上海华立电表厂产品;TAL2型干湿温度计,北京康成仪表有限公司产品;蚁蚕消毒粉筛,由四川省蚕业科学研究所提供;塑料蚕笸,规格为长×宽×高=95 cm×75 cm×8 cm,由贵港市炬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薄膜,聚乙烯加厚农膜,宽4 m,厚0.06 mm,南宁创生农用塑料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产品,用于垫蚕座时按蚕笸内框大小剪截;其余蚕具均为常规养蚕用具。

1.1.5 消毒剂 饲料育止饵剂,由山东农业大学提供;石灰粉,用市售新鲜生石灰块加水暴烈后筛取粉状物;漂白粉,广西百色市那达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方法

1.2.1 家蚕湿体人工饲料配制 在喂蚕前1 d进行,小蚕专用粉体饲料与清水按照1∶1.8混合,用搅拌机搅拌均匀,拌匀后的湿体饲料用薄膜包裹7 kg放入蒸盘中,蒸盘长、宽、高分别为60 cm、40 cm、5 cm,然后擀平,用电气蒸饭机蒸煮50~60 min后取出,使其自然冷却,常温放置,即为家蚕湿体人工饲料。

1.2.2 家蚕湿体人工饲料切割 收蚁蚕前用家蚕湿体饲料切片投料机将家蚕湿体人工饲料切成边长为2.0 cm的正方形块状,厚度0.2 cm左右为宜;2龄用料的宽度跟1龄一样,厚度为0.3~0.4 cm。

1.2.3 桑叶切片 采用切桑机切成2~3 cm的方块叶。

1.2.4 参与试验人员配备 本次试验参与人员共有6人,其中安排4人投入生产试验,安排1人(专业技术人员)全程指导实施,另安排1人参加调查、计时等。

1.2.5 试验设置 设置桂蚕5号反交品种饲料育和桑叶育各100张,每张蚕种卵量为25 000~25 500粒,于相邻不同蚕室中,饲料育在设置有智能环境系统控制下进行,桑叶育在常规条件下进行。蚕种于2021年4月10日出库,4月20日早上5:00开灯感光,8:00收蚁,饲料育用打落法收蚁,桑叶育采用桑引法收蚁。4月29日,饲料育到3龄转桑叶育,3龄饷食和第2餐均用桑叶喂后发给农户饲养,5月14日上蔟。(1)饲料育。1~2龄时用切制好的家蚕湿体人工饲料饲育,3龄起蚕后的2餐用桑叶饲育。在收蚁及2龄饷食各给切制好的家蚕湿体人工饲料1次,100张蚕种1龄用家蚕湿体人工饲料140 kg、2龄用家蚕湿体人工饲料280 kg。蚕种开灯感光后,在切料室中用9WPS-306A型家蚕湿体饲料切片投料机进行自动切片投料到塑料蚕笸上,投料蚕座面积0.35 m2(50 cm×70 cm),收蚁时直接将蚁蚕均匀打落到蚕座饲料上。蚕室温度及相对湿度应用智能环境控制系统调控,1~2龄饲育温度29.0 ℃,相对湿度90%~95%,眠中温度降低1.0~2.0 ℃,相对湿度降至85%左右;3龄饷食起蚕全部喂桑叶,按饲育用叶标准[12]喂叶,饲育温度27.0 ℃,相对湿度85%。饲育过程均采用塑料蚕笸。(2)桑叶育。1~3龄均用桑叶饲育。按饲育用叶标准[12]喂叶,一日三回育,每龄期的蚕室温度较饲料育低1.0 ℃外,蚕室其它环境条件与饲料育一致。

1.3 调查项目与方法

从4月19日(收蚁前1 d)至4月30日(卖小蚕后清洗消毒完蚕房蚕具),调查统计2种饲育方式下,饲育100张蚕种的各项效益指标,包括3龄商品小蚕销售产值、人工饲料或者桑叶投入成本、蚕种投入成本、设备和物资投入成本、水电费投入成本、用工量等指标。用工量统计方法:2种饲育试验分别按照其饲育方法操作,4个饲养人员一起进行桑叶育,然后一起进行饲料育某项工作,从开始从事某项工作开始计时,完成后计时结束,最后累计总耗时,以8 h为1个工计算用工量。桑叶投入成本计算方法:2种饲育方式下所需桑叶量单独统计,依据当地桑园实际,按每667 m2桑园年产桑叶2 000 kg计算,累计每667 m2桑园成本投入,计算出每公斤桑叶成本,然后计算出2种饲育方式下桑叶投入成本。设备、物资投入成本计算方法:除了一次性物资或低值耗物品外,所需要的设备均按10年折旧,每年按可饲育30批次,计算出每批次(100张蚕种)的成本。

2 结果与分析

2.1 饲料育的用工量及成本

从图1、图2和表1可以看出,饲料育各环节总用工量77.83 h,以1个工8 h计,饲料育用工量为9.73个工,桑叶育各环节总用工量211.32 h,用工量为26.42个工,用工量饲料育比桑叶育节省63.17%,按照当前市场用工价120元/工计算,100张蚕种饲料育用工成本为1 167.60元,桑叶育用工成本为3 170.40元,饲料育用工成本减少了2 002.80元,仅从用工效益来看,饲料育比桑叶育节支20.03元/张;饲料育省工较明显的主要集中在桑叶采摘、喂蚕等环节上,在采摘桑叶环节饲料育只需要11.95 h,比桑叶育的98.12 h节省了87.82%,在喂蚕环节饲料育只需要32.34 h,比桑叶育的76.25 h节省了57.59%,在撒石灰环节饲料育只需要撒1次,时间仅为1.65 h,比桑叶育的15.96 h节省了89.66%;饲料育方式用到的是湿体饲料,具有黏着性,除沙环节比桑叶育需要花费较多的工时,饲料育采用的是均匀打落法收蚁、劳动用工多,所需要付出的工时比桑叶育略多;饲料育过程中,增加了家蚕湿体人工饲料制作环节,饲育100张蚕种耗时5.89 h,然而人工饲料和桑叶均作为营养物质供家蚕生长发育,为了参照对比,本次试验我们把该项与桑叶采摘合并为桑叶采摘(饲料制作)指标做分析,饲料育用时17.84 h,桑叶育用时98.12 h,饲料育在该环节中依然比桑叶育节省了81.82%。由此可以看出,饲料育可以明显减少用工量,且对张种利润贡献较大。

图1 饲料育各环节用工量(总计77.83 h)

图2 桑叶育各环节用工量(总计211.32 h)

表1 每100张蚕种饲料育和桑叶育的成本

2.2 饲料育所用饲料(桑叶)及成本

从表1可以看出,饲料育需要粉体饲料用量为150.00 kg,按照当前市场价格20.00元/kg计算成本,需要用到桑叶150.13 kg,按照1.3项的办法测算出桑叶的价格为2.00元/kg,得出饲料育用饲料(桑叶)成本为3 300.26元,即张种投入成本为33.00元;桑叶育需要人工饲料量为0 kg,需要桑叶量为1 227.36 kg,按1.3项的方法计算成本,得出桑叶育用饲料(桑叶)成本为2 454.72元,即张种投入成本为24.55元;饲料育在张种饲料(桑叶)成本上增加了8.45元。主要是因为目前人工饲料还没有规模化生产,成本处于较高的价位,规模化生产后,价格有望降到14.00~15.00元/kg[1],到时两者在张种饲料(桑叶)成本投入方面基本持平。

2.3 饲料育所用设备、物资及成本

从表1可以看出,小蚕共育中需要用到的设备及物资方面,饲养100张蚕种饲料育需要的成本为351.11元,比桑叶育的345.00元,多了6.11元,也就是每张小蚕的饲育成本增加了0.06元,2种饲育方式在该项成本上相差不大。(1)共性投入。小蚕共育过程中,共性设备物资需要成本为50.00元,包括蚕笸200个(8 000元)、消毒机1台(1 200元)、切桑机1台(2 000元)、自动加热器8台(2 000元)、补湿机4台(800元)以及塑料桶、拖鞋、小蚕网等若干物资,共计15 000元,按10年折旧即为1 500元,每年按照饲育30批次每批可饲育100张蚕种计算,每次饲育支出50元,即本次对比试验,共性的设备、物资成本为50.00元。即张种成本投入为0.50元。(2)饲料育增加投入部分。饲料育中,每饲育100张蚕种需要增加的设备物资成本为301.11元(即每年每张蚕种需要增加3.01元,按10年折旧计)。包括冰箱1台(2 000元)、搅拌机1台(2 000元)、切料机1台(38 000元)、蒸锅1个(8 000元)、工作服若干(500元)等,共计50 500元,按10年折旧即为5 050元,每年按照饲育30批次,按最大批量每批可饲育300张蚕种计算,每次饲育支出168.33元,即本次饲料育100张蚕种需增加支出为56.11元;另外,每饲育100张蚕种需要投入的一次性物资成本包括饲料止饵剂150元、石灰25元、消毒药25元以及手套、口罩等一次性消耗品45元,共计支出245元;以上2项合计是增加的设备物资成本为301.11元,即张种增加的设备物资投入为3.01元。(3)桑叶育增加投入部分。桑叶育中,每饲育100张蚕种需要增加的设备物资成本为295.00元。主要集中在购买石灰粉130.00元、消毒药65.00元、白纸100.00元,共计295.00元,即张种增加的设备物资投入为2.95元。

2.4 饲料育的水、电用量及成本

从表1可以看出,小蚕共育中需要用到水、电方面,饲育100张蚕种饲料育总需要的成本为151.40元,比桑叶育的153.80元,少了2.40元,即在水、电方面成本减少0.02元/张,2种饲育方式在水、电能源方面成本相差不大。

2.5 饲料育的商品蚕产值

2种饲育方式的3龄商品小蚕销售单价均为150.00元/张,100张蚕种的3龄商品小蚕销售总产值均为15 000.00元,扣除投入成本(饲料育和桑叶育总成本分别为9 470.37元、10 623.92元),饲料育和桑叶育的3龄商品小蚕销售总利润分别为5 529.63元、4 376.08元,即饲料育和桑叶育的张种投入分别为94.70元、106.24元,饲料育比桑叶育投入低11.54元,减少10.86%;张种利润分别为55.30元、43.76元,饲料育比桑叶育高出11.54元,增收26.37%(表1)。由此可见,饲料育3龄商品小蚕可以大大提高共育户的经济收入。

3 小结与讨论

3.1 饲料育减轻了劳动强度

饲料育劳动强度的减轻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减少了喂养次数。本次对比试验桑叶育需要每天给桑3次,试验期间喂养总次数为19次,总时间为76.25 h;饲料育给料(桑)仅需要4次,分别为2次给料、2次给桑,总时间为32.34 h。不论从喂养的次数,还是喂蚕付出的劳动总时间来看,都是饲料育优于桑叶育。二是减少了采桑时间。桑叶育试验中采摘桑叶耗时98.12 h,占桑叶育试验总时间的46.43%;饲料育中采摘桑叶耗时11.95 h,制作人工饲料耗时5.89 h,总耗时17.84 h,占饲料育总时间的22.92%,不论从桑叶采摘(人工饲料制作),还是占饲育试验总时间来看,都是饲料育优于桑叶育。三是降低了饲育小蚕的劳动强度。桑叶育每天需要撒石灰消毒,耗时15.96 h,饲料育仅在2龄眠蚕时候撒1次石灰,耗时仅1.65 h,大大降低了饲育小蚕的劳动强度。在对比试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饲料育在收蚁、除沙环节上对比桑叶育花费较多人工,下一步如果能够探索出更加省时省力的收蚁、除沙方式,甚至可以探索出不除沙模式,那么饲料育小蚕劳动强度将会进一步降低,效益将进一步提高。

3.2 饲料育提高了安全系数及易操作性

小蚕饲育时间段为多雨季节,桑叶育试验中平均每天每人需要花费约2.5 h在野外采摘桑叶,给小蚕饲育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该时期同时也是桑叶及周边农作物施肥用药高峰期,一不小心很容易造成小蚕农药中毒,饲料育所用到的饲料大部分为小蚕专用粉体饲料,用到的桑叶只有极少部分,饲料由厂家统一生产,稳定性有保障,家蚕湿体人工饲料的制作全程在室内操作,时间上和稳定性方面完全可控,大大提高了饲育小蚕的安全系数及易操作性。

3.3 饲料育小蚕质量优良

2020年4—10月我们先后在兴宾区、忻城县、柳城县等桂中区域进行了多个批次的饲料育与桑叶育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饲料育方式在确保蚕体质量、丝质等方面稳定的前提下,生长期中总发病率降低,张种产茧量增加,且产出的茧丝符合当前茧丝绸市场的需求[13],适合在农村推广运用。

3.4 饲料育增加了经济效益

从本次试验结果看,饲料育3龄商品小蚕张种利润为55.30元,比桑叶育(43.76元)高11.54元,效益提高了26.37%,主要是在用工方面大大提高了工效;目前,由于人工饲料还没有规模化生产,成本处于较高的价位,饲料育在饲料(桑叶)成本上高于桑叶育,待人工饲料规模化生产后,价格有望降到14.00~15.00元/kg[1],到时两者在饲料(桑叶)成本投入方面基本持平,效益将会更加明显,饲料育3龄商品小蚕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共育户的经济收入。

综上所述结果,饲料育能有效降低共育户采桑、喂蚕的劳动强度,减少用工量、用工时间,提高养蚕的安全性及易操作性,从而改变传统劳动密集型的养蚕模式,降低劳动成本,降低大蚕发病率,提高张种产茧量,提高养蚕经济效益,适于在农村开展适度规模化小蚕人工饲料育推广运用,也有利于工厂化、规模化、智能化养蚕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小蚕蚕种家蚕
攀西蚕区小蚕共育质量的提升措施
基于SVM的家蚕中毒分类识别研究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产卵布蚕种浸酸操作的做法和体会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科学制定生产计划 合理满足蚕种需求
切料机助力小蚕人工饲料育快速推广应用
散卵蚕种收蚁新方法——白纸袋收法
家蚕猝倒病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