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临床护士科研能力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2022-03-09 00:43李福萍左吉玲玉旺尖冯满芝陈丽琼谢鑫民赵晓翔
全科护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科研活动欠发达职称

李福萍,敖 博,左吉玲,玉旺尖,冯满芝,陈丽琼,谢鑫民,赵晓翔,戴 安

2011年护理学科被纳入一级学科,同时对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科学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临床护理人员的科学研究是促进护理科学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临床护理发展的重要手段,直接影响护理学科的科研创新活力[2-4]。护理科研能力是指护理人员不断发现护理领域一般规律、探索护理真理的能力,是探索护理理论、护理方法、护理技术创新,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5]。马秀丽等[6]的研究结果指出欠发达地区其科研环境、科研能力相比经济发达地区较为落后。而临床护理科研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可以弥补其在护理工作中的短板弱项,提高整体护理能力,为病人提高更优质的护理服务,让护士的工作更加规范化,另一方面科研能力是护理团队的一项重要能力,它可以使护理团队的工作更加成熟,使整个护理系统更加完善[7-10]。本次研究的目的是调查欠发达地区某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护理科研需求、能力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与此相关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于2020年9月选择景洪市某三级甲等医院32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已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②医院正式在职在岗护士;③愿意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调查期间填写问卷无效者。本调查已取得被填写者的知情同意,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1.2 研究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在研究对象填写前扼要地介绍填写要求及方法,并在介绍完以后让填写者立即扫描问卷星二维码进行填写。以无记名方式发放问卷320份,剔除无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14份,有效回收率98.125%。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护士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工作时间、职称、最高学历。②护士对科研的态度及科研活动现状:参加护理科研的意愿,是否接受过科研培训,是否参加过科研活动,是否独立撰写过护理论文,是否会阅读护理论文,是否了解护理科研数据库,认为开展护理科研是否困难,开展护理科研的动机有哪些,护理科研开展存在哪些困难。③护理科研能力自评量表,由潘银河[11]编制,包含问题发现能力(3项)、文献查阅能力(5项)、科研设计能力(5项)、科研实践能力(6项)、资料处理能力(5项)、论文写作能力(6项)6个维度,共30个条目。每个条目分为5个等级,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无法做到、较少做到、尚可做到、经常做到、完全做到分别计0分、1分、2分、3分、4分。总分0~40分属于低等水平,40~80分属于中等水平,80~120分属于高等水平。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61,Cronbach′s α系数为0.769,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调查320名护士,有6名护士没有认真填写问卷,最终排除无效问卷,获得有效问卷314份。调查对象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n=314)

2.2 护士的科研态度及科研活动现状(见表2)

表2 护士的科研态度及科研活动现状(n=314)

2.3 临床护士科研能力自评表得分情况 由表3可见,调查对象的护理科研能力总体处于较低水平(46.01±22.25)分,得分最高的是问题发现能力(2.04±0.28)分,得分最低的是科研设计能力(1.40±0.06)分。

表3 临床护士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得分情况(n=314) 单位:分

2.4 护士科研能力相关因素分析 以性别(女=1;男=2)、年龄(18~25岁=1;26~30岁=2;31~40岁=3;41~50岁=4;51~60岁=5)、工作时间(1~5年=1;6~10年=2;11~15年=3;16~20年=4;>20年=5)、职称(护士=1;护师=2;主管护士=3;副主任护师及以上=4。在本次分析中将职称视为等级变量,所以未将其设置为哑变量)、学历(中专=1;专科=2;本科及以上=3)为自变量,科研能力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护士科研能力相关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临床护士护理科研能力总体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中临床护士科研能力总分为(46.01±22.25)分,处于中下偏低水平,总体及各维度得分情况与谢鑑辉等[3]的调查结果相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为欠发达地区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占比较少,对于科研知识的学习较少,整体科研环境偏差。本研究中有46.50%的研究对象学历为专科,34.08%人的工作时间为1~5年,尚未达到医院职称晋升规定年限,晋升及自我实现并不是目前开展护理科研的主要需求。此外,本研究中大多数护士未曾接受过科研培训,科研活动,认为开展护理科研比较困难的占56.37%,认为开展护理科研存在困难的原因为日常工作繁忙,没有充足的时间,缺乏科研知识能力的分别占87.26%及93.95%,与刘莉燕等[12]的研究结果相契合,其研究指出临床护士的科研产出数量少、被认可度不高,虽然护士的科研态度积极,但学习科研知识的行为执行力低,从而造成了护理科研能力较为薄弱的重要原因。令人意外的是,本次调查研究结果中开展护理科研的动机占比最高的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为84.39%,与孟欣等[2]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是该院护士做科研的目的还是以提升临床护理质量为目的,由于晋级职称的科研成果要求较低,从而出现了此结果。该院临床护士对于参加护理科研的意愿达到了92.99%,与程思诗等[13]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表明临床护士对护理科研的需求有较大的兴趣。

3.2 临床护士科研能力各维度得分情况分析 本调查结果显示,该院临床护士的护理科研能力在6个维度的结果对比中,得分最高的是问题发现能力(2.04±0.28)分,得分最低的是科研设计能力(1.40±0.06)分,与王霞等[7]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综合结果分析发现临床护士在实践过程方面的表现较为优异,具有较好的实践才能,但是在科研理论、统计学知识以及写作能力方面较为欠缺,与彭剑英等[14]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分析原因可能为,临床护士在日常工作中护理实践的时间较多,与此同时,面对问题从而寻找解决对策的经历较为丰富,从而导致了在问题发现、文献查阅、科研实践能力方面的得分结果偏高的情况[7]。因此在未来的护理工作开展中,相关负责人应该注重对临床护士科研理论和统计学知识方面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可利用信息网络和医联体的方式,从权威医疗机构获取科研软环境方面的支持,以优秀医院为参照探索出适合本院的科研环境,建立较为完善的护理科研管理制度,并争取护理科研资金的支持与资助,从而使护士能发挥自身的实践能力优势与科研理论相结合,逐步提高临床护士的科研活动水平和能力。

3.3 影响护理科研能力的相关因素 经回归分析显示,该调查研究中影响护理科研能力的主要因素为工作时间、职称、学历(P<0.05),与彭建英等[14-16]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分析原因为由于工作时间短、职称层次较低的护士,其很多专业内容尚处于学习、掌握临床基本知识和技能的阶段,并且自身业务理论知识储备和临床学习能力较薄弱,且对于科研能力方面的投入度较少有关。而工作时间长、职称层次较高的护士随着临床经验积累和科研经历不断增加,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认识更深入和透彻,参加继续教育和各类科研培训的机会更多,以及职称晋级的需求,促使其提升科研能力,因此该部分护士的科研能力较好。学历越高涉及护理科研相关内容的经历就更多,目前本科院校均开设了《护理研究》课程,学历为本科的护士在校期间都具有良好的受教育经历,故其在理解该部分内容和知识时更有一定的深度及广度,其科研能力也较好[17]。科研环境较差的医院在我国占较大比重,其中在这一部分医院中,具备一定科研能力以及专职从事科研工作的护士比例更低。而且这部分医院在职称晋级、高学历护理人才占比、工作再教育机会方面更为匮乏。故进一步加快欠发达地区医院的护理科研环境建设,更需要合适该地区的科研能力提升策略,医院管理层更应该从科研软环境方面引起重视[18-19]。

4 小结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欠发达地区临床护士的科研需求强烈,但是科研环境较差和科研能力较低。目前,我国护士科研能力日益得到学者的重视,提高临床护士的科研能力已是医院发展所需。而医院管理者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去提高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水平,如进一步加强医疗教学机构间的合作,提高护理科研的基金支持力度,构建规范化的护理科研能力培养体系,设置科研专职岗、成立科研小组、定期举办护理科研学术讲座(尤其需针对性地增加科研设计和统计学方面的内容培训),激励护士积极开展护理科研活动,培养学科带头人等措施以改善医院的护理科研环境,进一步提升医院护理队伍的科研能力。尽管欠发达地区的临床护士有参与护理科研的强烈意愿,但尚未寻找到提高护理科研能力的有效方法,而且欠发达地区的护理科研环境本就不容乐观,尤其是硬环境方面短期内更加难以改善,而从软环境方面着手进行护理科研能力的提升值得在未来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科研活动欠发达职称
计算机学科科研活动行为规范建议
财政部安排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
欠发达地区大学生人才招揽政策评析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学术造假将被撤销职称并记入诚信档案
《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让学术造假撤销职称有法可依
机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体系建设研究
依托科研实践促进大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浅谈畜牧专业大学本科生参与科研的重要性
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