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诱导结合漫画式健康教育对学龄前肺炎雾化吸入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22-03-09 00:43施桂平
全科护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雾化依从性诱导

陈 雪,施桂平

支气管肺炎是学龄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临床表现为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及低血氧症,严重者会导致患儿呼吸功能衰竭,甚至死亡[1]。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儿童期支气管肺炎常用的手段,通过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再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的目的,因此患儿对雾化吸入技巧的掌握将直接影响药物吸入的浓度及治疗效果[2-3]。然而由于学龄前儿童认知有限,导致患儿难以有效掌握吸入技巧,加之部分患儿对治疗恐惧,治疗期间会出现哭闹及抗拒情绪,从而影响患儿雾化吸入治疗效果[4]。研究指出,提高肺炎患儿对雾化的认识将有助于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5]。受患儿年龄的影响,传统的口头宣教并不能有效提高患儿对雾化吸入的认知。兴趣诱导是根据患儿心理特点及兴趣爱好对其进行引导性健康指导,而漫画式健康教育是将抽象的健康宣教内容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漫画,使患儿能更好地认知及了解[6-7]。本研究于2020年8月—2021年8月对学龄前肺炎雾化吸入患儿采用兴趣诱导结合漫画式健康教育,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180例学龄前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儿年龄3~6岁;②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8]中对支气管肺炎临床诊断标准;③患儿经胸部X线片或CT明确诊断;④患儿生命体征平稳;⑤患儿均接受雾化吸入治疗,且无药物过敏史;⑥患儿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晓且表示愿意配合。排除标准:①智力低下的患儿;②先天性聋哑儿童;③存在心、肝、肾等脏器功能衰竭。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男46例,女44例;年龄3~6(4.78±1.05)岁;病程3~6(4.58±0.62)d;入院时体温37.9~40.5(38.8±0.7)℃。对照组:男45例,女45例;年龄3~6(4.82±1.08)岁;病程3~7(4.89±0.79)d;入院时体温37.8~40.2(38.9±0.8)℃。两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健康教育方法 将两组患儿实行分区管理,其中对照组在儿科一区,观察组在儿科二区,两组患儿均由同一组医生及护士进行治疗及干预,具体如下。

1.2.1 对照组 患儿雾化治疗期间行常规健康指导,由责任护士向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儿及其家属正确使用氧气驱动装置,告知患儿及其家属雾化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及时为患儿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对患儿进行饮食及用药指导。

1.2.2 观察组 在常规健康指导基础上实施兴趣诱导结合漫画式健康教育。责任护士结合患儿心理特点开展兴趣诱导,在每次雾化吸入治疗前对患儿进行干预,共干预3次,每次干预分为3个阶段。①雾化吸入前:雾化吸入前30 min由责任护士到患儿床旁进行面对面交流,主动询问患儿的兴趣爱好,向家长了解患儿的性格特点,通过交流打破医患之间的陌生感,让患儿和家长都能感觉放心,对治疗充满信心。同时向患儿及其家属发放本科室自行编制的雾化吸入治疗之旅漫画,通过漫画对患儿开展健康教育,在漫画中设计了一个虚拟人物“跳跳”,展示了它的雾化吸入治疗经过及预后,漫画中详细阐述了雾化吸入治疗的重要性、氧气驱动装置的正确使用、雾化治疗注意事项、日常护理要点等,用漫画进行健康教育,让患儿和家长一起参与,对重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进行详细解答,确保其掌握雾化吸入技巧、饮食、用药、日常生活护理等重点事项。②雾化吸入期间:由责任护士指导患儿坐在病床上行雾化吸入治疗,由责任护士指导患儿家属扮演患儿喜欢的动画角色,如汤姆和杰瑞、孙悟空和猪八戒、小猪佩奇等,以分散患儿治疗期间注意力,减轻患儿对雾化吸入的恐惧感。③雾化吸入结束:为患儿播放喜欢的动画、视频、歌曲等或讲故事,模拟动画人物的语气和他们进行对话和交流,告诉患儿雾化吸入治疗时很棒,以提高患儿下次雾化吸入治疗信心。

1.3 观察指标 由2名经统一培训的责任护士在患儿入院至出院前1 d负责收集患儿实验数据,包括患儿雾化吸入技巧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预后情况及患儿家属满意度。①雾化吸入技巧是指患儿能掌握氧气驱动装置使用技巧。患儿每次操作时由责任护士从旁观察,每次操作准确则为患儿掌握驱动装置使用技能。②治疗依从性是指患儿每次雾化吸入治疗时均能按要求完成雾化吸入治疗,且治疗过程中无出现哭闹、抗拒等情绪。③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患儿疗程结束时咳嗽、气喘症状消失,缺氧或呼吸困难症状改善,X线或CT显示肺部病灶消失;有效:患儿疗程结束时肺部症状减轻,呼吸困难或缺氧症状得到改善,X线或CT显示病灶范围缩小;无效:患儿疗程结束时呼吸困难或缺氧症状无明显改善,X线或CT显示病灶范围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④预后情况:记录两组患儿气喘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炎症消失时间、高热消退时间、住院时间。⑤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胸闷、呼吸困难、呃逆、皮肤损伤等。⑥满意度:采用自行设计的患儿住院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包括对健康宣教内容、健康宣教方法、服务态度、患儿配合度、患儿心理支持、护理结果等方面的满意度,评价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患儿家属可根据自身获得的护理体验选择合适选项。

2 结果

表1 两组雾化吸入技巧掌握率、治疗依从率、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单位: 例(%)

表2 两组患儿预后情况比较 单位:d

表3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单位:例(%)

3 讨论

3.1 兴趣诱导联合漫画式健康教育可提高肺炎患儿雾化吸入技巧及治疗依从性 学龄前儿童由于心智发育不完善,导致患儿对雾化吸入认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而影响患儿雾化吸入技巧的掌握及治疗依从性[9]。本研究为了提高肺炎患儿对雾化吸入治疗的认知,对患儿采用兴趣诱导联合漫画式健康教育,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雾化吸入技巧掌握率、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兴趣诱导联合漫画式健康教育较传统健康宣教能更好地提高肺炎患儿雾化吸入治疗技巧的掌握及治疗依从性。这是因为兴趣诱导结合了患儿心理特点,通过因势利导能有效转移患儿注意力,缓解患儿雾化吸入治疗期间恐惧及抗拒情绪,使患儿能更好地配合雾化吸入,提高了患儿治疗依从性[10]。漫画式健康教育能让抽象的护理知识变得形象及具体,有助于患儿及其家属对雾化吸入内容的掌握,同时配合护士的讲解,有利于患儿更好地形成记忆,提高患儿对雾化知识的掌握[11-12]。

3.2 兴趣诱导联合漫画式健康教育可提高肺炎患儿雾化吸入治疗效果 既往研究指出,患儿治疗配合度低下及雾化技巧掌握不全面是导致肺炎患儿雾化吸入治疗效果不佳的主要因素[13]。本研究通过对患儿实施兴趣诱导联合漫画式健康教育,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兴趣诱导联合漫画式健康教育可提高肺炎患儿雾化吸入治疗效果。这是因为漫画式健康教育可提高患儿参与健康教育的兴趣及积极性,避免传统健康宣教复杂的疾病知识引起患儿焦虑、抗拒的情绪,使患儿能主动配合治疗,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积极性[14-15]。而兴趣诱导有利于调动患儿积极情绪,减轻疾病对患儿产生的焦虑感及恐惧感,从而提高患儿治疗配合度,两者结合应用能最大限度调动患儿治疗积极性,提高患儿治疗效果,确保患儿获得良好的预后[16-18]。

3.3 兴趣诱导联合漫画式健康教育可提高肺炎患儿家属治疗满意度 患儿家属对治疗的满意度可反映儿科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家属满意度水平越高越有助于医护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患儿遵医行为[1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兴趣诱导联合漫画式健康教育能让患儿全面认识雾化吸入,有助于患儿掌握雾化吸入技巧,并能更好地满足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的需求,使患儿治疗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了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15,20]。

4 小结

兴趣诱导结合漫画式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学龄前肺炎患儿雾化吸入技巧的掌及吸入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及治疗满意度。但本研究纳入对象范围狭窄,仅限于年龄3~6岁的幼儿,而对于<3岁或>6岁的患儿应用该护理方法是否能获得相同的效果,在今后研究中还需要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雾化依从性诱导
隧道智能逃生诱导系统
姜黄素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诱导凋亡的作用研究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及诱导公式
Ang Ⅱ诱导大鼠成肌细胞萎缩模型的构建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雾化吸入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雾化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