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十年回眸与展望

2022-03-09 06:27姚颂平上海体育学院200234
中国学校体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上海市专项改革

姚颂平 (上海体育学院,200234)

70年前——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主席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成立亲笔题写“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2个大字,70年来在这一光辉思想的指引下,我国体育事业,包括学校体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今天,在这样的背景下回顾上海市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10年进程具有特殊意义。

一、“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2011年前,上海学校体育存在以下几个现象:“经历了14年的学校体育学习,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年下降”,此类现象引起了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2011年上海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切实提高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实施学生健康促进工程的通知》(沪委发〔2011〕15号)的文件,同时下发了附件《学生健康促进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了“八大行动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上海市教委)将《实施方案》的内容细化成75个建设和改革项目,从而实质性地加快了学校体育改革的步伐。《实施方案》对于上海市的学校体育改革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既明确了指导思想、总体目标、行动计划,又有具体建设项目、责任部门和经费保障。根据这一文件,上海市教委提出了构建以“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专项化、大学体育个性化”为基本特征的上海市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设想,并将“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作为突破口启动了新一轮学校体育课程改革。

2012年,17所高中成为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第一批试点学校;2015年,21所高中成为第二批试点学校,其余209所高中分3个批次,到2018年年底基本实现了全市高中学校的全覆盖。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曾把“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提炼为“五个专”,即学生选项专一、教学方式专门、师资队伍专业、教学场馆专用、综合评价专列。2018年,由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牵头组织,上海市多所学校共同参与的题为《“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实践探索》的研究项目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

10年的“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在各区教育局、各高中学校领导,尤其是在一线体育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上海市下一步高中体育课程继续深化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坚守永恒主题: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回顾

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的基础环节,是按照教育学规律对体育学科知识和技能具体运用的基本方式。10年前,上海市教委从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和建设着手,推动高中体育,以及小学、初中和大学体育的发展,展现了教育管理智慧和教育改革的务实。回首10年“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之路,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和硕果取得,离不开“三个坚持、一个建设”,坚持学校体育本质、坚持立德树人理念、坚持扎实稳步推进、建设骨干教师队伍。

1.坚持学校体育本质:4个“明确”引领课程内容与形式

在此之前学校体育改革已经说了许多年,但是成效不显著,究其原因,除了由于应试教育的过度影响,对体育活动中可能出现的运动伤害事故被夸大等原因外,也不能忽视某些“学者”从国外引进的所谓“快乐体育”、反对“运动项目教学”等观点对学校体育、对体育教师和家长们产生的消极影响。

体育课程改革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念,而且要有正确的理念。在理论上需要明确学校体育的本质、学校体育是什么、专项化体育课程是什么、构建学校体育体系的客观依据是什么(4个“明确”)等问题后,再明确守正创新是什么,尤其是“守正”,即要坚守事物的本质。

从本质上讲,体育是合理利用运动活性(身体练习手段),发展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以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的活动。

上海市通过4个“明确”,牢牢把握住“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即在“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之初明确了田径、游泳、三大球、三小球、武术、健美操,以及其他具有积极运动活性特点的项目可以进入专项化教学的设项范围,但棋牌类、模型类、电子竞技类则不能纳入;明确了专项化体育课程的总目标仍然是实现“健康第一、立德树人”,其课程改革中的“改革”不是目标,而是实现目标的途径、方式和手段;明确了构建整所学校体育体系的客观依据是青少年身体和心理生长发育的规律性和体育教育教学的规律性等;根据专项化教学的规律,对专项化体育课程的具体做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如,上海市每周4个课时的体育课,第一至第五学期,每学期72个课时,第六学期40个课时,3年共400个课时;依据学生自主选项,在同一年级中组成专项班,每班25人左右,实行小班化教学;每周按“80+80分钟”或“80+40+40分钟”的课时方案授课;专项化课程要求运动技能教学与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既有助于学生学习掌握专项运动技能,同时又可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

2.坚持立德树人理念:有机融入体育的德育价值

学校体育不仅要突出健康第一,更要突出立德树人。学校体育课程不只是教学课程,还是教育教学课程,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习掌握运动技能,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在此过程中,应避免单纯技能观点和体能观点,而是要坚持立德树人的完整理念。

体育本身具有许多德育价值,如,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团队合作精神、尊重自我和尊重他人(同伴、对手和裁判)等;每个专项又具有自身独特的德育价值,其中,我国部分优势项目中已经形成了自身的德育传统,诸如中国乒乓球队、中国女排等为主体,形成了以“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体育精神。可见学校体育课程具备了课程思政和课程德育的优势条件。

所以,“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于教师在课程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时,要有机地融入体育独特的德育价值,尤其要善于采用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德育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如采用合作、对抗、竞争、相当难度的组织教法,把教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

3.坚持扎实稳步推进:教学督导组定期下校实践指导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是体育课程实施方式的“转型”,不仅涉及课程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转型,也关系到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转型,因此,其是一项“慢工细活”,需要时间的积累,其是见效较慢且效果不十分明显的工作。

所以开展“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不仅要对具体做法提出明确要求,而且要对教师进行定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培训,同时教学督导组坚持下教学一线进行实践指导,看课、讲评、座谈、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关键是要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坚持扎实稳步推进。

4.建设骨干教师队伍:提高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体育教师提供了提高理论和实践能力的良好机遇。

从2015年到2021年,7年间,每年暑假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工作推进协调小组都组织高中体育教师培训,以提高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20〕36号)、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发〔2020〕19号)、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体发〔2020〕1号)等关于学校体育改革的系列文件。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工作推进协调小组及时组织骨干教师聆听专家对文件的解读,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并组织讨论和交流,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水平。未来要进一步结合教育教学的实践需要和师资队伍结构的实际情况,继续提高培训的层次和质量。

经过10年“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的改革实践和定期的学习培训,上海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包括部分具有正高级职称在内的高中骨干体育教师队伍,为“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持续探索创新:上海市高中体育课程改革展望

学校体育学科和课程建设是永恒的主题。新时代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建设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

1.保持和增强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特色

已开展10年的“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的认同,成为上海市高中体育课程的特色之一。下一步上海市将在贯彻《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原则精神的前提下,继续保持和增强上海市高中体育课程的这一特色,继续深入推进“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消除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现象,把高中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2.着力推进构建上海市学校体育体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多样化、现代化、高质量的学校体育体系”的目标。在上海市学校体育课程10年改革和近年启动构建“一条龙”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上,已基本具备着手推进构建上海市学校体育体系的条件。

构建学校体育体系有利于统筹学校体育的课程资源、师资资源、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场馆设施资源,高质量地推进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实现上海学校体育现代化的目标;有利于学生系统学习掌握运动技能、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养成体育健康生活方式,实现“健康第一、立德树人”的目标;有利于依托各学段学生年龄的自然衔接的优势,系统地发现、培养、训练和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实现优秀运动员来自学校的目标。

学校体育体系包括纵向和横向2个维度、3个亚系。从纵向看,由2个并列而互动的亚系组成:各学段以“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专项化和大学体育个性化”为特征的学校体育课程亚系;各个学段运动队的有机衔接,组成发现、培养和输送体育后备人才的“一条龙”亚系。从横向看,以各学段各年级体育课程为基础环节,与课外和校外体育活动相互联动的亚系。2个维度、3个亚系共同构成1个目标为“健康第一、立德树人”的学校体育完整系统(图1)。

图1 上海学校体育体系示意

学校体育课程亚系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优化各学段体育课程的质量,有机衔接,逐步提升,实现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1~2项运动技能,养成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一条龙”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亚系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各学段各年级运动队的训练和竞赛,发现、培养和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不仅在各级学生运动会,而且力争在更高层次的体育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二者的关系表现为学校体育课程亚系为后者提供专项基本素养和人才资源支持,而“一条龙”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亚系则是通过培养更高层次的专项体育人才的成果对前者起激励、引领和促进课程质量提高的作用。

体育课程、课外和校外体育活动联动亚系通过扩展学校体育活动,有助于实现“教会、勤练、常赛”任务,为上述2个亚系提供空间和时间保障。希望通过这一体系的建设,把上海市学校体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不仅成为上海学校体育的特色,同时也为全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上海市专项改革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改革之路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上海市制冷学会四专“双·阳”行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