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的剖析及备考启示

2022-03-09 18:01邢海玲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2年12期
关键词:妙手

邢海玲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的作文题完全符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一核四层四翼”的总体要求,真正体现了新高考中的“新”字,很好地落实了立德树人、科学育人的根本任务。该试题看似只有简单的几句话,实则集时代性、思辨性为一体。它并没有呈现具体的情境,也没有提出明确的任务,而是巧妙地引用围棋中的术语,避开了所谓的热点事件和宏大主题,意在激励学生打牢基础、提升能力,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有利于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的作文题在“反猜题”“反押题”方面做得非常成功,可谓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接下来,笔者就对试题进行简要的剖析,并谈谈该试题给我们备考的几点启示。

一、试题剖析

材料共六句话,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引用围棋中的三个术语,即“本手”“妙手”“俗手”。第二部分对三个术语进行解释。“本手”是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看似合理却会受损的下法。第三种下法显然是不可取的。第三部分强调初学者要注意从“本手”开始,把基本功练扎实,而不应热衷于追求“妙手”。因为“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

从整体上看,材料强调“本手”的“合乎棋理”“功夫扎实”和“理解深刻”,意在启示考生,打好基础不是指单纯地记忆知识,机械地进行技能训练,而是指理解基本的概念,把握事物的规律,悟透其中的“理”。材料还强调了从“本手”到“妙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创新、创造;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先守正而后创新”。材料层次清晰,观点鲜明,并不难理解。

很明显,材料中的三个术语就是关键词。那么,什么是“本手”“妙手”“俗手”呢?

(1)什么是“本手”?本即根本,强调基础的重要性。材料已经作出了解释:“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也就是所谓的“符合传统的”“大多数人在实践中证明了行之有效的做事的方式、方法”。

(2)什么是“妙手”?材料中提到:“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妙”源于“本”,而又高于“本”。这里所说的“妙”绝不是一时的投机取巧,而是以平时掌握的基础知识为依托的。“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换一种说法,“妙手”实际上就是“创新”,即在强基固本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优势和实际经验,获得创造性的发展。

(3)什么是“俗手”?“俗手”指貌似合理但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俗手”其实反映的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忽视基础,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基本功没练好,就急于表现,虽然可能偶尔也会有“妙招”,但不可能有所突破。这种不按常规、不重进阶、眼高手低、急于求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作文题一般会对考生提出相应的要求。这里的要求就是材料作文题中的常规指令。这里要注意把握几个关键点:

(1)“启示”:提醒考生,写作不要拘泥于材料,可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发展、延伸。考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如果仅仅围绕下棋去谈,写一个关于下围棋的故事,肯定是不行的。

(2)“结合材料”:要求考生写作时不能脱离此材料。因为它是写作的由头、生发点和思考的起点。

(3)“感悟与思考”:一定要有“我”的见解、思想和主张。

(4)“选准角度”“确定立意”:就是选择一个合乎题意并适合自己的角度,确定一个合乎题意并适合自己的立意。

(5)“自拟标题”:在精准审题、准确立意的前提下,拟定一个合乎题意、凸显主题、简洁有味、富有文采、让人眼前一亮的标题。

(6)“不少于800字”:将字数最好控制在900—950字之间,段落最好控制在6—10段之间。书写认真,字体适中,卷面清晰。

在审完题后,考生就要结合围棋,对“本手”“妙手”“俗手”进行深入的思考,从围棋出发,又不止于讨论围棋,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处理好“本手”“妙手”“俗手”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手”强调打好基础;“妙手”强调创新创造,熟能生巧;“俗手”则从反面告诫人们不要急于求成。不打好基础就想要创新,必然会沦为“俗手”。

据此,考生可以有如下立意:

(1)从“本手”的角度立意:遵循规律,步步为营,打好基础,循序渐进;

(2)从“妙手”的角度立意:敏锐创新,弯道超车,提升能力,追求卓越;

(3)从“俗手”的角度立意:目光短浅,不见森林,急功近利,沦为平庸;

(4)从三者的角度综合立意: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都要先循序渐进,打好基础,然后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否则,眼高手低,急功近利,盲目地好高骛远,只会平庸无为,无所建树。

论点示例:(1)恪本脱俗,方为“妙手”。(2)练就基本功,功到自然成。(3)以“本手”沉潜,以“妙手”行远。(4)立足“本手”夯基础,力求“妙手”多创造。(5)逐“本手”,舍“俗手”,求“妙手”。(6)不能好高骛远、急于求变,而应默默沉潜、踏实积累。(7)以“本手”之基,生“妙手”之花。(8)循序渐进为真谛,夯实基础谱新篇。

二、备考启示

在备考的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命题的趋势,明确新高考作文题考查的方向。

新高考作文题遵循国家“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根据选拔“未来人才”的需要,主要通过“情境+任务”的命题方式来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备考的过程中,考生要注意培养自己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知识的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健康生活(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实践创新(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等话题进行写作训练。

2.关注国家的发展,关注社会热点,思考青年成长与时代、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高考作文题一般会给出一些贴近时代的材料,要求考生思考問题。因此,在备考的过程中,考生要关注时事,关注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比如,《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的颁布和中国共产党“二十大”的召开,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非凡的意义。考生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汲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营养,熟悉先进人物和时代楷模的精神,树立“大作文观”,实现“时代、生活与自我”的自然融合,使自己的文章带有“时代的烙印”“生活的影子”“自己的胎记”。

3.加强审题立意训练,切实提高思维能力。

无论是2021年新高考1卷的“强弱之辩”、新高考

Ⅱ1卷的“写人与做人”还是2022年新高考1卷的“本手、妙手、俗手”、新高考ⅡI卷的“选择·创造·未来”,都考查了考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考生针对同一材料或同一问题从多角度进行思考。考生需从小处切入,深入挖掘,排除干扰,以小见大,透过表象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在备考的过程中,考生需在审题立意上下功夫,多进行审题立意的训练,不断提升解读文本、材料的能力,从中提炼出关键词,找到最佳的立意角度。当然,大家还需强化积累,积累有用的素材、有益的观点、有效的方法等。如中华民族历史上各个时期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的素材、中央电视台每年评选的“感动中国人物”素材、不定期发布的各行各业的“时代楷模”和“闪亮的名字”的素材以及各类时评素材。

总之,深入研究新高考作文题(把握备考的方向)是很有必要的。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方法,争取在考场上考出好成绩。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东南中学)

猜你喜欢
妙手
妙手生画
妙手画壶,一匠倾城
妙手生画
直抒胸臆,妙手慧心
直抒胸臆,妙手慧心
直抒胸臆,妙手慧心
直抒胸臆,妙手慧心
直抒胸臆,妙手慧心
棋王赛“妙手”拾萃
时机与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