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联合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观察

2022-03-11 03:17吴云峰付远敏卢大秀袁钢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4期
关键词:硬化剂胃底食管

吴云峰 付远敏 卢大秀 袁钢

563000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1,贵州 遵义

563100播州区中医院2,贵州 遵义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疾病,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导致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据相关研究显示[1],在肝硬化患者中30%会在代偿期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对患者的威胁较大,其余70%患者即使没有出现静脉曲张,但仍然会在肝硬化1年后增加发病风险,占5%,在肝硬化3年后,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发病率为28%。所以需要临床加强重视,给予患者积极治疗,如果发生静脉曲张后治疗不及时,则会导致病情恶化,发生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当前,我国肝硬化并发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对患者的健康威胁较大[2]。本研究基于此,以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内镜联合治疗方法,探究其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129例,将患者分为试验组(57 例)和对照组(72 例)。试验组患者男33例,女24例;年龄31~80岁,平均(56.44±3.29)岁;食管胃底静脉直径0.4~3.0 cm,平均(1.56±0.44)cm。对照组男41 例,女31 例;年龄30~82 岁,平均(56.49±3.85)岁;食管胃底静脉直径0.5~3.2 cm,平均(1.55±0.34)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参与研究;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患者存在精神病史;合并其他重大疾病;具有恶性肿瘤;治疗依从性较差。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主要包括内科止血、抑酸、降低门静脉压力和补液治疗。试验组采用内镜联合治疗,给予患者内镜检查,在内镜下,可观察到患者的食管距门齿约22 cm以下,并发现多条静脉发生曲张,一直延伸到贲门、胃腔,呈蛇形、结节状及串珠状,直径大小0.5~3.0 cm。部分表现出融合蔓状曲张,部分可见红色血栓头,进入胃底可见静脉曲张,部分呈结节状及瘤样曲张(多数为1 型静脉曲张,少数为2 型静脉曲张)。治疗过程中,根据内镜下实际情况,其中单纯采用食管曲张静脉硬化剂(聚硅醇)治疗11 例,采用胃底曲张静脉硬化剂+组织胶(三明治法)注射治疗+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治疗6 例,胃底曲张静脉硬化剂+组织胶(三明治法)注射治疗+食管曲张静脉硬化剂(聚硅醇)治疗40 例。聚硅醇最大用量50 mL,组织胶最大用量3 mL,平均每例患者内镜治疗3次,均达到预期止血效果。

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各项依从性指标进行评分,包括规律用药、配合护理和护理满意度,每项评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越好。②对患者的止血成功率和再次出血率进行观察和比较。③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感染、肝肾综合征及肝性脑病。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s)、[n(%)]表示,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规律用药、配合护理、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规律用药、配合护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试验组患者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

两组患者止血和再出血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成功率和再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止血和再出血情况比较[n(%)]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试验组(5.25%)低于对照组(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讨 论

肝硬化为临床常见疾病,主要是指肝脏细胞出现变性,导致结节再生,出现结缔组织增生等病理改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一种急危重症,患者会伴随门静脉压力升高,导致门静脉开放,同时开放体循环间的侧支循环,加之食管胃底侧支循环相对较多,从而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食管胃底曲张静脉会受到门静脉压力的影响,如果在发现患者出现门静脉压力增大时,不能及时治疗,压力则会持续性升高,逐渐使管壁变薄,使血管半径不断增大,在达到一定程度后,便会导致破裂出血,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同时,由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发病较急,患者病情发展速度较快,死亡率较高,可达20%~50%,而且患者的再出血死亡率也相对较高,所以临床需给予积极治疗,以改善患者出血症状。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临床多采用内镜方法治疗,以往临床多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止血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压迫止血,这些方法虽然相对有效,但是仅针对短期效果,而患者的再出血率较高,所以还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随着我国近年来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微创技术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内镜方法的应用,内镜可以深入到患者胃部,对其胃部情况进行观察,将病灶周围情况反馈给医生,从而采取准确、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而内镜下联合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手术时间,创伤性小,患者恢复快。因此,内镜技术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此基础上对食管癌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更加清晰地掌握患者情况,给予准确干预,提高临床止血率[3]。患者的出血部位一般在食管静脉中下段,或在胃底曲张静脉处,针对直径<2.0 cm 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采取内镜曲张静脉套扎或硬化剂注射治疗,可以快速精准止血,很大程度降低再次出血风险;但对于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或合并食管曲张静脉直径>2.0 cm患者,可以采取胃底曲张静脉硬化剂+组织胶(三明治法)注射治疗+食管曲张静脉硬化剂(聚硅醇)注射治疗,达到快速精准止血的目的[4]。经过内镜治疗,其止血效果较好,近期及远期疗效显著,目前在国内外得到广泛推广及运用,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但是具体治疗方法需要根据内镜医师在手术中临时决定,同时此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对治疗的准确性要求较高,精准血管内注射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所以要求术者必须要有非常丰富的内镜操作基础及经验[5]。同时内镜治疗需要进行多次,1次很难达到治疗目的,故需要患者治疗依从性好,因此在给予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监测、随访及治疗依从性指导,降低再次出血发生率。

胃底静脉曲张注射组织胶主要是在聚硅醇注射后封堵注射部位血管穿刺点,防止穿刺点出血,并根据曲张静脉直径决定用药剂量[6]。据相关研究显示,在借助内镜联合药物治疗时,可降低药物的使用剂量,效果显著优于单一使用一种方法治疗的效果,同时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治疗时间缩短[7]。但是在将两种方法进行联合使用的情况下,可增加单次住院治疗费用,导致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加重,所以应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本研究结果显示,将内镜联合治疗方法应用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中,其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出血情况,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硬化剂胃底食管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GS土体硬化剂对软土地基土壤加固土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肝囊肿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3D腹腔镜下巨大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的临床应用
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致纵隔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特征
改良三明治法同步与序贯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比较
经腹腔镜Nissen与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GERD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皮肤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胃结石伴食管嵌顿1例报道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