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新生

2022-03-12 14:08郑宾
检察风云 2022年3期
关键词:咖啡店店员文创

郑宾

我所住的小区门前有一条路,路边商铺中,有一家書店,有一家咖啡店。2020年上半年,基本歇业。夏天到了,生意略有起色。但随着疫情的起伏,生意跟着波动。当时,我问咖啡店店员情况如何,小哥说:“店面靠贴钱硬撑着,卖一杯是一杯,可以多撑几天。”书店以前生意就不大好,但文创产品和阅读空间,还是吸引了附近不少学生和年轻人。疫情以来,除了一些流动客人,一连几个小时坐在这里学习和看书的人基本没有了。

这样的日常生活实例,想必大家都见到很多。商业因技术和营销模式的变化,本就处于不断调整的过程。突如其来的疫情,加速了这一调整速度,甚至一些基本的商业模式都不得不改变。以前,店铺尚能捕捉某种调整的节奏,慢慢应对;但现在,必须适时适地地充满警觉,就像那家书店的店员曾说过的:“现在不能按照年度来计划自己的经营,只能按照月份甚至一周一周来安排运营。”

2021年情况逐渐好转,至少,人们对疫情的状况已不再陌生,也不如当初那么恐惧,防控的运作模式也渐渐成为常态。大家只需要配合政策,按部就班就可以了。人们渐渐活跃起来,部分恢复了原来的生活形态。咖啡店的生意渐有起色。书店的问题略大,网购早已是主流,价格优势挤压着实体店的存在;疫情以来,这一趋势似乎变成了更顽固的习性。

受大环境的影响,小店的生存更多体现出“寄生”的特征,不得不随时随地迁徙。咖啡店所在的那栋大楼,因资方变动,要整体重新装修,改换门庭。咖啡店面临关停的危险,某一日出去,发现脚手架已经搭起,店面早就不知所踪。我问路边的大爷大妈,都说不知道店铺搬了还是就此关门了。下半年某一个周末,我去附近大学里闲逛,突然看到那家咖啡店就开在学校大门内的小街上,还是那个招牌,还是那几个店员。我上去问候,大家如同久不相见的老友,那重逢里,有某种共同经历艰难后的欣喜。

再仔细问询情况,店员说:“学校近两年管理相对比较封闭,校内外活动不如以前频繁,因此,学生反倒成了一个完整的消费群体,我们经过争取入驻进来,生意未必红火,但绝对稳定。”为此,他们升级了网络购物技术和配送速度,在较封闭的学校环境中形成了良性的循环机制。只要周转顺畅,咖啡店的生存基本就没有问题了。我为他们高兴,因为疫情造成的不便利之中,分明可以寻找出一线商机。

相比之下,书店依旧不温不火。大街上的书店纷纷关门,文创产品营造出的生活美学氛围,也在疫情中诱惑不再,这家书店能存活下去也算奇迹。某一天,我怀着好奇进去坐了一会,试图探究一下原委。我惊奇地发现,店里的书价降到了网络平台的水平。我在和店员攀谈中了解到:以前,书店试图通过文创、环境、活动带动书籍销售,起色不大;但现在的思路是,通过书价优惠,带动文创、环境和活动的消费,书籍成了手段。比如一个人进店购书,旁边小型会议室里的古籍展览活动可能会吸引他顺便一看,门票的收入贴补到书籍的成本中。活动室不大,能集中的人数并不多,符合防疫要求,小型而又频繁的活动,特别适合在疫情时代寻求集体认同感的小众。看起来这思路也未必高明,但恰恰就是这一思路的改变,让这家店没有关闭。店员说的好:“没关就是幸运的,就还能存在下去,就有可能好起来。”

这两年,我们目睹了太多的艰辛,一些人心中积累起来的盲目乐观也渐渐消退下去。但在生活中,依然有很多微小的奇迹被重新塑造着。咖啡店是借疫情中的管理方式寻找到了生机,书店是通过翻转销售逻辑带来了存续的机会。这一切都带着暂时性,人们不知道未来随着环境的变化还会发生哪些不得已的变化,但是一切已成型的都可能遭遇解体,一切解体的也可能在努力寻求重塑的空间。坚固的东西并未烟消云散,生活中拼命一跃的姿态就是重塑生机的最美好瞬间。

猜你喜欢
咖啡店店员文创
休闲的咖啡店
陶溪川文创街区
奇妙的咖啡店
GACHA GACHA扭蛋咖啡店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医院里的咖啡店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店员之间抢单怎么办?
当个店员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