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诉讼:护航“引领区”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2022-03-12 14:08黄灵
检察风云 2022年3期
关键词:浦东新区浦东商业秘密

黄灵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阎锐(前排左三)解读《规定》立法背景

2021年10月28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第二批浦东新区法规,《上海市浦东新区建立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若干规定》(简称《规定》)便是其中一部。据悉,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简称《引领区意见》)在知识产权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包括“建立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实施更大力度的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支持浦东设立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知识产权服务站”,等等。当前,浦东新区正按照《引领区意见》的精神,开展知识产权领域综合管理改革,率先构建制度完备、体系健全、环境优越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加快推进知识产权领域的制度型开放,以法治引领创新,提高知识产权法治化水平。

记者了解到,此前,上海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叶青就《规定(草案)》提交了审议结果的报告,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对该草案进行了审议,并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会后,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上海市人大法制委、常委会法工委组织开展了相关调研活动,听取了各方意见。

2021年10月14日,上海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召开会议,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其他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对草案又作进一步审议。有委员建议,应进一步研究草案中关于政府职责的规定,加强政府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领导,完善统一管理的体制机制,推进综合执法。经研究,法制委员会采纳了这一意见,在草案第二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表述为: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的重大事项,整合优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资源,完善知识产权领域综合执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教育宣传和经费保障。还有人提出,《引领区意见》指出“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加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建议草案进一步完善商业秘密保护方面的规定;另有委员建议,以商业秘密保护为抓手,加强新技术、新业态、新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经研究,法制委员会认为,上述意见应予采纳。

在《规定》通过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部门就该法的立法情况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就《上海市浦东新区建立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若干规定》,我们从标题上便能看出它独有的一个特色或内涵。2020年上海市人大通过了《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这次就是要根据中央的要求,为更好地建立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供更加精准、更有特色的一个制度供给。

我们在《规定》制定过程中,突出了中央的相关要求,并且结合浦东的特色以及打造引领区的相关规定:主要是突出浦东争当自主创新时代标杆的战略定位;关键是对浦东今后的创新创业,它的一个生态环境怎么样更好地营造起来,从知识产权方面做了一些比较详细的、有特色的规定;最终目标是要率先构建制度完备、体系健全、环境优越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以上是《规定》推出的总的背景。

这项《规定》主要的特色就是大保护、快保护、严保护。

第一个特色是大保护。所谓大保护的要求,就是我们在知识产权的综合管理和综合执法改革上更进了一步,明确了我们浦东的知产部门负责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明确浦东将率先建立一个综合的管理体制,包括综合的执法体制,即浦东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立健全“一站式”保护机制,推动国家知识产权事务在浦东新区“一网通办”。

第二个特色就是快保护。具体包括推行专利快速预审服务、创新专利侵权责任判断规则、建立履行调解协议后处罚适当减免的特别规定等。

第三个就是严保护。运用浦东法规本身的一些创新权、变通权,对知识产权的一些违法行为加大惩戒的力度。加大“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地理标志和商业秘密保护力度;进一步压实会展举办单位知识产权保护责任;在国家有关知识产权法律的基础上,结合浦东发展的实际情况规定更大力度的惩罚性赔偿。

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方面探索创新举措,具体包括:支持法院建立专家陪审员制度、探索“书状先行”的庭审模式;支持检察机关依法探索知识产权公益诉讼等制度。

作为《规定》赋权的监管执法机构之一,一方面我们深受鼓舞,另一方面我们也深感责任重大。因此,下阶段我们将重点做好《规定》贯彻实施工作。

首先,加强《规定》的宣讲工作。我们将会同有关方面,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宣传方法,深入宣传《规定》的立法宗旨和各项规定,进一步推动形成“人人尊重知识产权、人人保护知识产权”的局面,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其次,抓紧制定配套制度和程序。鉴于《规定》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在专利、商标、著作权、地理标志、商业秘密等方面保护上主动作为,开展压力测试,如设立专利实施调查制度、地理标志保护制度、著作权侵权举证责任优化和商业秘密产品处理等;下一步,我们将根据《规定》作出的新规定、新要求,加快完善有关工作制度和程序,做好各项配套措施的衔接与落地,提高立法的可操作性和执法的有效性。

第三,加强部门协调配合。知识产权保护涉及面广,是一项跨部门、跨领域的工作。浦东新区始终致力于构建“全类别、全链条、多渠道、多主体”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下一步,我们将根据《规定》要求,进一步与法院、检察院、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管局、商务委等部门加强协作联动、强化协同保护。

此外,记者获悉:近年来,上海市检察机关对标上海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亚太地区知识产权中心城市,充分发挥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作用,正全面推进知识产权综合性司法保护。诸如: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检察机关依法从严追诉链条化、产业化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全面深化知识产权检察职能集中统一履行试点,探索开展知识产权领域公益诉讼,出台国内首個跨省域知识产权保护指导性文件;全面深入推进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权利人诉讼权利告知,深化权利人实质性参与诉讼,推进被告人向权利人合理赔偿机制,进一步缩短司法维权周期,降低维权成本;设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高标准建设“专办+专研”知识产权检察专业化核心团队。相信,此次《规定》的出台,为检察机关在浦东新区继续探索公益诉讼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猜你喜欢
浦东新区浦东商业秘密
三十年的浦东
“三不”工作:打造人民调解浦东模式
美国《保护商业秘密法》的立法评价
侵犯商业秘密罪中“重大损失”的内外审查方法
美国对涉华商业秘密的“337调查”及国内行业的应对做法
浦东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
浦东新区防台风避险人员转移安置的探讨
绿色技术在浦东新区世博配套道路工程建设中的运用
天津滨海新区国际化问题分析——兼与浦东新区和深圳的比较
“浦东好人”黄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