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瘟防控存在问题与建议

2022-03-13 12:37王琳琳
家禽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鸭群疫病养殖户

王琳琳

中图分类号:S858.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2)02-0053-02

鸭瘟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发病后会导致患病鸭的血管、消化道黏膜以及淋巴器官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导致其生长缓慢、体重下降以及产蛋量下降,死亡风险性较高。在肉鸭、蛋鸭、种鸭和番鸭上均有该病的报道。与前几年不一样的是,现在鸭瘟集中发生在雏鸭身上,而且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应引起高度重视。鸭瘟重在预防,但是在鸭群日常饲养管理、鸭瘟检疫和病死鸭处理等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应该加强检疫力度,及时有效控制传染源,防止疫情的传播;加强饲养管理,科学改善饲养条件,保障鸭群的健康生长。

1 鸭瘟防控存在的问题

1.1 检疫工作不到位

养殖户对鸭瘟检疫重视不足,部分养殖户认为,改善养殖条件和饲喂优质饲料,即可充分保障鸭的健康生长,无需在检疫方面增加投入。对此,养殖户不积极配合,增加了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检疫工作开展的难度。同时,部分地区的基层检疫设施落后,检疫水平也不高,缺少专业的检疫人员,导致检疫工作不到位。

1.2 病鸭处理不当

为了防止疫情的大范围传播,应妥善处理病鸭,否则会给鸭瘟防控带来隐患,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有的养殖户对于尚在发病初期的鸭子未及时进行隔离饲养,没有彻底有效对患鸭接触过的环境、器皿进行消毒处理。在发病早期,未尝试使用抗生素、抗病毒类药物、清热解毒类中药来预防控制继发病,加重了症状,增加致死率。对感染鸭瘟病情严重、没有治疗价值的鸭子,养殖户未能及时淘汰进行无害化处理,导致健康鸭感染发病。

1.3 饲养管理中的问题

雏鸭体质较弱,自身抵抗力较低,因此早期营造一个良好的养殖环境对防控此病有着积极作用。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工作是目前防控此病的关键所在。实际生产中鸭场养殖水平较低,鸭舍简陋、生物安全措施做得很不到位。鸭舍清理、消毒的频率较低,鸭的粪便、脱落的羽毛没有及时清扫,长时间堆积容易导致细菌的滋生,增加患病风险。最为重要的是饲喂管理不到位,喂养方式不科学,食槽、饮水器等设施细节消毒不够,鸭群用料营养不全或不均衡,使鸭群出现抵抗力下降的情况,同时鸭舍内通风不良,舍内环境卫生较差,各类不良应激时常发生,不利于鸭瘟的防控。

1.4 不重视鸭瘟疫苗接种

有的养鸭场或其所在地区近几年没有鸭瘟发生或很少发生,养殖户就不免疫或减少免疫次数,造成鸭群特异性免疫力不足,一旦感染鸭瘟,损失极大。

2 关于鸭瘟防控策略的相关建议

2.1 加强检疫力度

加强基层的防疫、检疫工作的宣传,定期举办各类培训或讲座,向广大养殖户普及鸭瘟及其它常见疫病防治知识,让养殖户认识到检疫工作的重要性,积极、主动配合开展检疫工作。完善基层防疫检疫设施,根据鸭瘟防控的实际需求,配套相关的设备、药品和疫苗。加强防疫检疫人员与养殖户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严格落实疫苗接种、疫情监管、疫情预警等措施,全面提升检疫力度。基层防疫部门要定期检测辖区内鸭群的鸭瘟抗体水平,不要因为当地长时间未发生该病就忽略检测,一旦发现鸭群特异性免疫力不足时,要及时提醒养殖户进行疫苗免疫。

鸭场尽量采用自繁自养的饲养模式,禁止从疫区引进种雏、种蛋,慎重引入雏鸭和青年鸭,如果确需购进一定要严格把好检疫关,进场要隔离饲养2周,期间要检测鸭群抗体水平,不足时需要在隔离期间及时进行鸭瘟疫苗接种,隔离结束证明无疫病后才能与原来的鸭群进行混合饲养。

2.2 正确处理病鸭

养殖户培训后能够根据病鸭的症状表现(眼睑肿胀、结膜充血、腹泻等)做出初步判断,并及时将病鸭隔离饲养并告知兽医进行对症治疗。对发病初期有治疗价值的鸭子要及时使用干扰素或抗鸭瘟高免血清进行隔离治疗,并对患鸭接触过的场地、饲养器皿等进行封锁和系统严格清洁和消毒,使用抗生素、抗病毒类药物、清热解毒类中药来预防控制继发感染,并对所有鸭进行完整且全面的紧急疫苗接种;及时淘汰感染病情严重、没有治疗价值的鸭子,装入密闭容器集中运送至销毁地点进行焚烧、掩埋,禁止病鸭出售和外调,防止疫病传播扩散。注意销毁地点应远离鸭舍、居民区、水源,避免造成污染。

2.3 進行科学管理

建设鸭舍时应考虑到防疫需要,选择向阳避风、排水良好的地址。对管理、生产、粪污处理、病鸭隔离区域进行合理规划。 粪污处理区处于地势较高的位置,方便进行粪污的排放和处理。日常增加鸭舍清洁、消毒的频率,及时将排放的粪污清除干净,并严格进行消毒,防止细菌滋生,为鸭群提供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在鸭舍的进出口位置,设置专门的消毒室、更衣室。养殖人员在进入鸭舍前,需要更换工作服装和鞋帽,并认真进行洗手,防止将细菌、病毒携进鸭舍,同时尽量避免外来人员进入鸭舍,消除患病隐患。消毒时注意控制消毒剂的使用量,避免对鸭群健康形成危害。在鸭的饲喂过程中,需要严格检查饲料质量,保障水的清洁卫生;根据鸭的生长情况制定科学的饲喂计划,按照每日所需的营养做到定时定量供给,同时加强鸭舍内通风,减少各类不良应激,为鸭群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鸭健康生长。

2.4 重视免疫接种工作

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鸭瘟病发生的最有效手段。应根据当地鸭瘟的发病规律和流行情况,结合鸭群的生长状况来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定期进行鸭瘟鸡胚化弱毒活疫苗接种,可有效防止鸭瘟的发生与流行。加强对母鸭的的免疫接种,可以使出生后的雏鸭获得母源抗体,提高免疫水平来抵御鸭瘟的发生与流行。孙法良(2019)建议种鸭和蛋鸭可在20日龄和开产前2~4周龄接种鸭瘟活疫苗,开产后可根据抗体水平再进行2次鸭瘟活疫苗免疫,肉鸭可在18~20日龄进行免疫,免疫剂量选择2~3倍量。接种时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用过的器具、疫苗瓶和未用完的疫苗等应进行焚烧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

3 小结

鸭瘟是一种传播性较强的疫病,对鸭群危害较大。相比于疫病发生后的治疗,显然疫病发生前的防治更为重要。鸭瘟防治中应该提高检疫力度,加强对鸭瘟防控知识的宣传,完善基层防疫、检疫设施,做好疫苗接种、疫情监管、疫情预警等工作。在此基础上正确处理病鸭,有效控制疫病源头,阻断传播途径。科学进行饲喂管理,为鸭群的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减少鸭瘟对于鸭群生长、生产的影响,同时可以降低损失,充分保障养殖户的利益。

3466500338271

猜你喜欢
鸭群疫病养殖户
宋代疫病防治中的问责与监督*
“乡村学堂”为养殖户送来科技大餐
蛋鸡养殖户这回该笑了 三季度蛋价有望涨至年内高点
动物疫病与保险联动知多少(二)生猪疫情处理——访山西农科110专家、山西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樊立超
一例鸭群发生呼吸道疾病的过程和诊治
鸭浆膜炎的防治措施
一例鸭感染鸭瘟病毒的诊治
鸭群中的鸵鸟
动物疫病监测在疫病防控中的作用探索
养殖户防疫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