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心理学元素,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
——以“角的初步认识”教学为例

2022-03-13 06:58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35期
关键词:板书学会交流

叶 静

(滁州市扬子路小学 安徽滁州 239000)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比如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习品质等。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学会自觉地、有意识地应用健康的教育方法,为学生创建一个宽松、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更好地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并学会调节优化学生的心理,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有效地进行。

如何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想法和体会。

一、建立关系,关注心理,做好课前准备

一节高效的数学课堂,课前准备至关重要,其不仅仅是知识准备,更多的是心理预设。上课前的担心、不安、紧张等情绪,这些情绪有可能是受自身影响,也有可能是受老师、环境等影响而产生的。为此,我们应该从多方面考虑,化解这些干扰课堂学习的因素,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能够在教师的组织下积极主动的学习。

(一)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学的开端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教与学的关系的体现,作为活动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如何做到这一点?教师可把心理健康教育自然而然地渗透其中。课前可以通过谈话、聊天、等形式与学生沟通。比如:和学生打个招呼,又或者与学生聊一聊感兴趣的话题,也可以聊一聊课堂表现,也可以对学生提出要求。这些都可以帮助老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接纳自己,为后面的课堂教学奠定情感基础。

(二)创设宽松氛围,拉近心理距离

课前交流有利于消除师生之间的陌生感和距离感,所以课前交流必不可少。课前交流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课前交流有利于建立师生间的亲切感,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

以下是某一教学片段。

师:孩子们,第一次来这个新的教室上课,你们的心情如何?

生:开心,又有点紧张。

师:那我们先聊会天吧!聊聊你的书桌和上课表现。

生:……

师:现在你的心情又如何呢?

生:有点放松了……

师:我们来做“猜谜”游戏吧!

……

师:孩子们,开心吗?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呢?

生:非常开心、兴奋。

这节课前的交流环节,我采用了心理暗示法,通过三次采访“此时你的心情如何?”聊一聊、做游戏等形式调节学生初上课的紧张感和不适感。在这个过程中我能够感受到学生的心理变化过程,由起初的紧张到后来的开心、兴奋,为后面的新课教学做好了心里调试。

(三)寻找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思想教育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处处有思考。教师要用一根“魔力棒”指引学生,用心感受、用心发现,这样才会在身边寻找出数学宝藏。正因为选择贴近生活实际的素材进行教学,原本抽象的数学符号、枯燥的数学语言才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学起来才有趣轻松,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情感、态度等。在“角的初步认识”课前交流环节,我与学生聊桌面、聊课堂表现等,这些都是生活中的素材,学生熟悉的场面,选材贴近生活,可以进一步拉近心理距离。

二、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课堂教学

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大部分学生觉得其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如何在40分钟的课堂既要完成教学目标又要让学生乐于参与,是我们每位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打造这样一节高效的数学课堂,少不了积极心理学的应用,把积极心理学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开展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探究新知,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以“兴趣”为主线,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堂学习,课堂效果更好。

在“角的初步认识”课前交流第三次心理调试时,教师安排了“摸一摸,猜一猜”的活动,丰富的游戏活动不仅能够调节学生的情绪,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思考。

(二)以“生”为本,因“需”而学

教学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去组织,考虑学生的需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要学会等待,等待学生的思考、等待学生的答案。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只有从学生出发展开教学,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知道他们真实的情感,才能与他们成为朋友。这有利于后期活动的开展。例如“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有这样的一个片段。

师:你心目中的角是什么样子的?画一画!

生:出示字典、尺子。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看,像三角尺上的都是角。

师:这些都是你们心目中的角。

这时学生的认知还是停留在物体表面,并没有从“体”中抽象出“面”,此时教师并没有很快否定学生的想法,而是用这样一句话总结:这些都是你们心中的角。其以“学生”为载体,以他们的认知为起点逐步展开教学活动。

(三)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在合作中学生学会分享、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谦让、学会照顾、学会调节。在小组讨论中,充分发挥组长的作用,调动本组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教师在课堂中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在“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的教学中,我采用的主要教学手段就是“小组合作”,充分发挥小组长的带头作用,由组长带动组员由导学到互学再到展学。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如何交流,如何调节,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合作意识。

(四)开展积极评价活动,培养学生自信

及时评价能够鼓舞学生树立自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也能够更大程度地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在评价学生时,我们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又要兼顾学生的情感。而教师多方位的评价能为本节课增添光彩。比如:你的这个想法很有创意。这是你的思考,是吗?你可以再想一想吗?看似简单的话语,却给了学生不一样的感受,也带给他不同的情感。例如让学生画一画心目中的“角”,很多学生对“角”只有初步的感知,所以画出来的角有的是数学中的角,有的不是,但是,在汇报时,教师并没有否决学生的想法,也没有给出肯定的判断,而是通过这样的评价进行总结:“嗯,你的想法很有创意,这是你心目中的角,是吗?”而在第二次讨论数学中的角时,教师则是通过这样的评价说明问题的,“你太厉害了,都找出我们数学中的角了!”。评价不仅是教学艺术,更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助力。

(五)关注“个体”,实现民主课堂

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高效的数学课堂并不是“完美”的课堂,而是真实的课堂,是思维火花的碰撞,是“对”与“错”的交流,是学生共同学习的“结晶”。因此,教师要用心呵护每一位学生。记得在课堂上有个情景让我很感动,有一个小组在交流时,组长安排每个人发言,其中一个学生大家说他不会,提议不给他机会,而组长却大声说,我觉得他能行,不信我来考考他,组长说:“这是三角尺,角在这(摸一摸),你来摸一摸,说说你的感受?”“太棒了,你都找到三角尺上的角啦,而且都知道角是什么啦!”这个学生听后不好意思地笑了。当看到学生的笑容,我被感动了,一次小小的关注可以治愈他的不自信。关注“个体”从你我开始,积极评价有利于学生健康心态的形成。

二、应用策略,丰富课后延伸环节

(一)善用总结,加强心理建设

课标指出:学生不仅要获得知识与技能目标,而且要完成数学思考与方法目标,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要获得情感与态度目标。一节课结束后,我们首先要关注的不仅是知识的获得,而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学生某一些方面的心理建设。比如在“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的总结环节,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总结:先问心情,再问收获,最后加强感恩教育。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经过一节课的学习,你此时的心情如何呢?为什么?

生:有点开心,有点兴奋,也有点遗憾。

生:我开心学到了新知识,遗憾的是有一个问题我没有回答出来。

师:那你们今天收获了哪些知识呢?

生:……

师:同学们,你们的收获离不开自己的努力、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我们要学会感谢!对你想感谢的人说一句话吧!

往往一节课后,教师关注地是学生学到了什么,很少去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所以在此环节安排学生先谈体会,再谈收获,最后结合感恩教育,让学生的情感得以抒发,真实的数学课堂因为情感的加入更加精彩,更加有灵气。

(二)巧设练习,关注积极体验

课堂教学再完美,再高效,也离不开作业的巩固,只有在学生掌握新知时,辅助以一些练习,才能使学生达到熟练的程度。为此,练习的设计至关重要。练习不仅要紧扣新知,而且要体现层次性,如果渗透核心素养则更有意义。例如“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练习。

(1)观看图片,感受角的美。

(2)找一找、摸一摸生活中的角。

(3)画一幅带有“角”的画。

“角”是数学知识,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已经认识了数学中的角。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数学来源生活,也是服务于生活,为此设计这几个练习,让学生通过欣赏、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感受“角”带给我们的感受,同时能够加深学生对“角”的理解。这一过程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更注重学生积极体验的培养,使他们的欣赏力、观察力、感受力以及创造力都得到发展,学生对于新知的理解也经历了感知——感触——感悟这样的体验过程。

三、巧设板书,赋予美的感受

板书不仅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也是这节课的概括。好的板书能够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引发数学思考,强化记忆。简洁、美观的板书更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刺激他们的艺术细胞,培养他们感受“美”的能力。针对“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在板书时我是这样处理的,第一板块“角”(图形),第二板块角的特征以及各部分名称,第三板块作品展示。板书内容精炼,重难点一目了然,不仅给人美的感受,而且还原了一个原生态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是鲜活的,充满活力的。高效的数学课堂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体验和良好品质地培养。《学校心理学》一书中指出“能以积极心态面对学习、生活压力和自我身心所出现的变化”。这就需要教师从生活、学习各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小学数学学科相融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的数学课堂融入心理学元素,可以变得更加丰富、更加饱满、更加富有情感。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的主场地,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板书学会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学会分享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学会分享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艺术
语文课堂中的神来之笔——板书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