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写家乡的风俗

2022-03-14 00:47赵学潮
关键词:小满风俗新娘

赵学潮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你的家乡有哪些特别的风俗习惯?请介绍一种风俗,或写写你参加风俗活动的经历吧。

写家乡的风俗,怎样写呢?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写作指导

一、精心选材

写家乡的风俗,必须在选材上狠下功夫。写作前,要仔细回忆自己了解的家乡风俗,把它们逐一罗列出来,分类整理,看看哪种风俗是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就把它当作写作素材。如:

我的家乡在陕西渭北的黄土高原上,如果你来到这儿,一定会感到奇怪:别处的房子是两边盖的,而这儿的房子却是“半边盖”。原因何在?首先,它与地域环境有关。由于我们这儿是典型的大陆性干燥气候,风沙大,加之木材稀少,人们根据自然条件,发明了“半边盖”的房子。又因近百年家乡农业发展缓慢,人口迅速增加,农村因土地面积有限,人口众多,住宅紧张,便形成了房子“半边盖”的情况。还有,我们这儿有“肥水不外流”之说,房子“半边盖”,雨水流向自家院内,符合风水学说。还可与邻居的房子无缝连接,两家共用一面背墙,既节约了建筑材料,也提高了保温性和舒适性。

作者精心选取了家乡的“一大怪”——房子“半边盖”这一独特而且典型有趣的写作素材,在选材上略胜一筹。

二、写明成因

任何地方的风俗形成都有一定原因,写作时,要把家乡风俗形成的原因以及跟这一风俗有关的传说来历等有关情况叙述清楚,这样就会使读者对这一风俗了解得更清楚。如《家乡的老鸹月》片段:

传说家乡的老鸹月与汉代名将李广有关,那年,匈奴入侵,李广设计诱敌,带领将士撤退时,以战盔做锅,用草木做筷子,将面团拨入盔中,加入野菜。将士们吃饱饭,精神大振,很快打败了入侵者。李广班师回朝,汉武帝听说后,让御厨做将士们撤退时吃的面食,犒劳将士。传说,匈奴以乌鸦为神鸟。乌鸦陕西方言叫“老鸹”,而这一面食又像老鸹头,所以汉武帝赐名为“老鸹月”,有斩食匈奴首级之意。

作者叙述了与家乡特色美食老鸹月有关的传说,交代清楚了老鸹月这一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美食形成的原因,使读者对其有进一步的了解。

三、写出特点

每个地方的风俗都有与众不同之处,写作时,要抓住家乡的风俗独特之处,从多个方面介绍,尽可能地把它的特点介绍清楚,使读者读后一目了然。如《家乡的面花》片段:

家乡的面花有如下特点:一是造型生动,图饰鲜活。民间艺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大胆的夸张手法,使花鸟虫鱼、动物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让人叹为观止。二是粗犷厚实,色彩对比鲜明。家乡的面花就像家乡的人一样,粗犷、豪爽、实在。三是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图饰纹样与丰富的民俗风情紧密结合,如小孩儿过满月的“鱼变娃”,象征吉祥如意;老人祝寿桃上贴的“福”“寿”两字,寓意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小作者从造型、性格、寓意三个方面介绍,把家乡的面花这一富有地方民俗特征的面食的独特之处介绍得一清二楚。

四、具体叙述

家乡的风俗一定给我们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一回想起来,就会历历在目。

写作时,要抓住家乡的风俗与众不同之处着力刻画,要通过对这一民俗过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在读者眼前再现出鲜明生动的画面,使读者对这一风俗有更全面的了解。如《小满风俗》片段:

在我的家乡,祭拜蚕神是小满时的重要风俗。传说小满这天是蚕神的生日,小满又恰逢江南农家培育蚕宝宝的时节,为了让蚕茧丰收,便有了祭拜蚕神的活动。每年小满这天,我们全家都前往含山,祭拜蚕花娘娘。这时的含山人山人海,大家兴致勃勃地登到山顶,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香烛,面对蚕花娘娘的雕像叩拜,祈求蚕花娘娘保佑今年的蚕茧丰收。祭拜蚕神过程中,经常会看见一行人抬着一座周围放着五颜六色蚕花的轿子巡游,上面站着一位身穿华丽古装的女子,在轿子上唱民歌,祈求蚕神保佑。循聲而来的人们手中拿着蚕花,围在轿子边,默念心愿。

作者通过描写祭拜蚕神过程中人物的动作及细节,再现了家乡人小满祭拜蚕神这一独特的风俗画面,给读者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

佳作展示

扮“喜童”

渭南市澄城县嫩芽小记者兴趣班六年级  刘  醒

“喜童”是陕西关中一带农村结婚陪同新郎请新娘的小孩儿,今天叔叔结婚,我就扮了一回这个角色。

天还没大亮,我就被老妈叫起床,穿上了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和新鞋。洗漱后,老妈还帮我在头发上喷上了些啫喱水。一番打扮后,我这个“喜童”便准备就绪,等待出发。

早饭后,叔叔带我去请新娘。“花轿”早已装饰一新:“奥迪”前有个塑料花拼成的红色心形图案,四周用圆形拼成花朵。奶奶给我戴上写有“新娘”字样的大红花后,叔叔将我抱上车。由录像车、“花轿”等车辆组成的迎亲车队便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很快,我们就到达新娘家门外。刚下车,我就被娘家人请去洗脸、喝茶。寒暄片刻后,主人便领我们去赴喜宴。喜宴是按照我们这儿的最高规格准备的,叫作“九起十三花”,意思是喝茶时配九碟食品,喝酒时配十三碟凉菜,鸡、鱼、肘子更是样样有。主人热情地敬酒,可是我一个小孩子哪能喝酒,只好不停地抱拳谢绝。

饭后,该“喜童”上场了。在新娘出阁前的房间里,我先是甜甜地叫了声“婶”,然后便将之前佩戴的大红花摘下来递给新娘。新娘回赠我一个红包,我忙将它塞进裤兜,更加起劲儿地甜甜地叫:“婶,上轿!”谁料新娘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叔叔情急之下,上床去抱新娘。可床边围坐着的娘家人不让叔叔下来,我忙给叔叔开路,连拉带拽,终于将叔叔拽下了床。这时,我发现大门被堵上了,我顾不上“喜童”应有的文雅,又帮叔叔“闯”出一条通道。叔叔抱着婶婶在人们的欢呼声中飞快地上了“花轿”。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了。

我原以为扮“喜童”,既能赴喜宴,还能得红包,是一份美差,今天看来,干什么都不容易。

点评

本文描写细腻,为读者呈现出了一幅陕西关中农村结婚时的风俗画面,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开篇先概述点题,然后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详细地描述了自己扮“喜童”的过程。叙事清楚,结构清晰,是一篇介绍家乡风俗的佳作。

1020501705359

猜你喜欢
小满风俗新娘
二十四节气之 小满
小满
小满课外班
不同国家母亲节风俗
新娘与父亲
新娘,你很帅
跟踪导练(四)4
结婚季 新娘美甲推荐
日“高学历风俗娘”增多
笑熬 完美新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