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2022-03-14 13:09成永娜
河北画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邯郸市邯郸生产性

成永娜

(河北省邯郸市群众艺术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邯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2005年全面开展以来,经过十多年实践探索,基本建立健全了市、县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截至2021年年底,邯郸市共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8项,省级名录116项,市级名录377项。为了更好地促进邯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邯郸市文化主管部门公布了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共计59个单位,这些示范基地在保护的前提和基础上进行合理利用,它们承载的邯郸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技艺精湛,内涵丰富,博采众长。

一、生产性保护中的成效与经验

通过实地调研,我们认为邯郸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实施生产性保护所取得的成效在整体上是积极的。

(一)增强了传承主体的文化自觉意识

企业化生产的优势是注重效益,产生利润,适应市场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们也多是企业直接的生产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迫于在现代生活的经济压力,他们对于其坚守传统技艺的初心和激情,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动摇。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认定对企业而言,是从政府角度对他们所从事的优秀传统技艺的一种认可和鼓励,可以大大提升购买者的信任度,既代表一种荣光也会是一种警示,无形之中促使从业者增加了一份保护和传承文化的责任与自觉。

调查发现,获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企业在企业规划、产品宣传、经营战略等方面,都呈现出与其他同类企业的明显不同,处处体现一种“文化自觉”,会更加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引导职工认识与项目有关的传统文化,并发自内心地形成一种荣誉感和自豪感。广平县美奇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创办人、传承人卢俊美提道:企业里的职工最开始从事水陆画时,更多的是关心这个行业的商业前景是什么样,能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那时候他们也希望企业效益好,目的就是希望给他们多涨工资,至于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否得到保护似乎与他们无关。现在却不一样了,通过国家政策的宣传、保护机构的重视、企业文化的浸润、多年亲身的实践操作,大家了解了水陆画的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渐渐热爱上了这门技艺,也希望更多的人能从事它,把它传承下去。

生产性方式保护示范基地的建设让我们看到,没有生产性保护,这些企业也可以发展得很好,但不会像现在这样能带动这么多人形成自觉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二)加强了非遗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

以保护促进发展,以生产带动保护,是开展生产性保护的主要出发点。邯郸市5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示范基地涵盖了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传统体育、传统戏剧、曲艺等六大门类,无论是规模较大的公司、工厂,或规模较小的作坊、研究基地,48家基本实现了近似企业化的生产,占比约为81%,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注入了动力。产生经济效益之后,创办人无论是从坚守技艺的初心考虑,还是从获取更大的利益考量,扩大生产规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都会成为不二之选。入选“示范基地”之后,企业依托政府公信力,扩大产品影响力,形成品牌效应。他们或重建厂房扩大产业规模,如邯郸市酿造总厂迁至永年西南工业园区,具备了年产各种调味品13.1万吨的生产能力;或增加展厅、传习所、研学基地,以此扩大产品的影响力,如峰峰矿区大家陶艺有限责任公司,峰峰矿区大家陶艺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磁州窑烧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安际衡创办了邯郸首个由个人出资建造的磁州窑艺术馆,对社会免费开放,艺术馆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四层建筑,馆内除收藏陈列古代磁州窑文物外,还有大家陶艺当代磁州窑艺术精品展示,是一个多功能的磁州窑文化艺术中心。磁州窑产业基地突出文化特色和艺术特色,集休闲娱乐、赏陶、玩陶为一体,既有磁州窑历史文化展示和传统陶艺制作,又有现代陶艺的生产经销,还可举办多种学术交流、科研开发、商贸活动,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集研学、制作、销售为一体的非遗生产性示范基地。当前,邯郸市有42家生产性示范基地拥有独立的产业化厂房,这就为企业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三)促进了项目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创新

生产性示范基地遵循市场规律,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也为了创造更多的利润,他们往往都是会积极主动地寻求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作为企业的直接生产者,更有利于在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技艺的基础上开展创新。例如,邯郸冀南新区方舟工艺品加工厂,除邯郸总厂外,海南也有产品加工厂,组建了布老虎策划团队,每年用于创新策划的费用多达40余万元,除生产传统的布老虎、虎头鞋等产品外,利用布老虎的传统工艺设计了虎头吉祥物,其产品不仅在国内畅销,还远销缅甸、印度等地。

传统的陶瓷企业绝大多数缺乏自主开发核心技术的能力,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直接影响产业整体发展,峰峰矿区生产性示范基地在政府的推动下,完成了与科研院所的长期合作,投资500万元成立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植入发展“新基因”,研制开发出的骨质瓷、釉中彩、强化瓷、氧化锌避雷器、六氟化硫断路器用瓷套和碳化硅密封件等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同行业中占据领先水平。随着陶瓷产业从核心技术产品研发到生产销售流程的无缝对接,极大地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据统计,峰峰矿区5年期间共投入科技研发经费1000多万元,累计创新成果42项,取得授权专利21项。

(四)培养了非遗项目的新生代力量

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要想一代代传下来、接下去,传承人的培养至关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实现活态传承,才能让这些项目在生产性保护中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邯郸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示范保护基地高度重视传承工作,在不同行业通过不同的方式培养年轻的传承人,并探索建立有效的传承机制,为项目的保护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和生命力。

广纳授徒,示范基地开办学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教育相结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梅花拳的生产性示范基地不仅在社会上广授学徒,建立的梅花拳武校与传承基地吸纳了大量的青年学生进入学校学习,常年系统地教授梅花拳套路,让更多的人了解梅花拳,提高了梅花拳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同时也增加了梅花拳在邯郸的展演频次和展演水平,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梅花拳在邯郸发展与传承;师徒传承,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多采用师徒相授的方式培养传承人,邯郸市5家传统戏剧示范基地采用师徒相授的方式培养比较有资质的传承人;家族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很多项目都是家族式传承,一方面,像传统医药、传统美食等项目在制作过程中有独特秘方,传承人不愿外传,另外一方面,这些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自小受家庭氛围影响,对长辈所掌握的技艺耳濡目染、长年累月浸染,更容易产生深厚的感情,也更方便其学习。调研发现,邯郸生产性示范基地约有半数以上的项目是家族式传承,其中许多家庭培养孩子进入大学开展相关的理论学习,毕业后回来继承父母手艺,成为新一代的企业管理者,这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了具有高学历、高素养的传承人。师徒相授+技艺评比,主要适用于大型企业或者在某一区域具有较多竞争对手的项目,比如跟磁州窑烧制技艺有关的示范基地,每年通过企业内技能比赛或参加省市荣誉称号评选,这样既能保证核心技艺的延续,又能提升技艺水平。

二、生产性保护中的问题探讨与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在国家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逐渐形成了一套日益完善的理论保护体系,工作开展之初的重点集中在对濒临消亡项目的抢救性保护,随着工作的持续推进和保护理念的深入人心,非遗产业化发展逐渐成为发展传承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几年在非遗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依然困扰着传承人,阻碍着非遗项目的前进之路。

(一)示范基地产业化发展良莠不齐

邯郸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实施的效果存在明显差异。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容易产生经济效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会通过不断创新、规范生产制度推进其产业化的发展,如酒类传统酿造技艺、传统医药等项目的示范基地不仅要遵循严格的生产工艺流程,而且有一套完整的人员管理制度、销售途径、科研团队,他们会自觉跟随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场发展趋势进行生产和销售的调整,也会根据市场的需要利用新媒体开展产品的宣传,能迅速融入现代科技平台出现的各类销售模式,成为邯郸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示范基地中产业化发展的佼佼者。对规模较小的作坊,往往会满足于当前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人员也不固定,多为周边农民,忙时召集人员生产,闲时回家赋农,缺少产业化发展最核心的创新意识,在市场中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在调查中发现,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除了项目自身的特性外,与传承人的认知也有很大关系。同为传统棉纺织示范基地的魏县郭家坊土纺土织有限公司和武安淑芳家纺加工厂发展现状有着明显的差异。魏县郭家坊土纺土织有限公司创办人郭焕友及其接班人郭有顺通过招聘固定工人、规范操作工艺、制定管理制度、加大产品宣传、打通销售通道等方式,把普通小作坊逐渐创建为日益规范的棉纺织企业,现拥有固定车间400平方米,分别用作经线车间、棉纱库房、棉布库房、成品仓库、机房,职工368人,织机347台,实行企业加织布户的生产经营方式。武安淑芳家纺加工厂则始终维持着300家加工户、50余台古老木制织布机的传统作坊模式。

(二)示范基地优秀人才的培养困扰

调查中所有的示范基地几乎都认识到一个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长久发展,首要靠的是人。示范基地虽然通过各种途径吸引年轻人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队伍之中,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当前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有限,最终能够娴熟掌握核心技艺并从事该工艺生产的人员却是少之又少,尤其像传统戏剧、陶器制作技艺等传承人的培养周期较长,能够静下心来钻研技艺并成为优秀传承人的困难就更大。邯郸市59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示范基地中,约半数的创办人年龄都在60岁左右,其培养的传承人也多以家族子女为主,但子女明确规划会从事该技艺的人数不到1/3。一个企业的壮大,每道工序都需要有过硬的技术骨干、优秀人才,这样会需要更多的掌握项目技艺的传承人,这与当前传承人的不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示范基地资金与政策支持的缺乏

邯郸示范基地中除了规模较大的酒类、医药类等9家企业已经做大做强外,其他项目均属于规模不太大的企业。因此,资金问题较为突出。普遍存在厂房为民房改造或简易房问题,生产环境差、设备陈旧。虽然国家给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传承人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但是由于项目自身的特殊性,想要获得更好的保护、传承、发展,仍然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像陶艺的新型款式的设计、文创产品的打造、烧制设备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而示范基地的从业者又多以普通百姓为主,大量资金垫付对他们来说难以实现,基层财政也因资金紧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多以文件、意见等形式给予书面的鼓励和支持,这就造成了多数的示范基地满足于当前小作坊、小企业模式。

示范基地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其实也是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遇到的难题,通过调查中的梳理和典型案例的探讨,我们也在探索解决的办法,比如加强地方法规建设,增强法律保护意识,力求把依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落到实处。再比如加强分类保护,寻求各个门类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生活。总而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在当代社会传承下去,应挖掘其丰富内涵,使之绽放出更加迷人的时代光彩。

猜你喜欢
邯郸市邯郸生产性
杜宗朝作品
邯郸在哪里?
观图释义:《红楼梦赋》与《〈红楼梦赋〉图册》的生产性传播
邯郸市命名8个青年集体为“邯郸市青年突击队”
邯郸市主城区道路交通拥堵分析与对策研究
汤显祖《邯郸记》的喜剧色彩
产业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影响
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互动发展
围魏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