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女性肚兜中的生殖符号

2022-03-14 08:29梁惠娥傅茗琪
服装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肚兜生殖纹样

梁惠娥, 傅茗琪

(1.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2.江南大学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江苏 无锡 214122)

肚兜作为中国传统服饰中的贴身内衣,不仅具有保护人体、塑形修身的功能,还包含色彩、图案、工艺等美学价值和丰富的文化价值。在古代主张男女授受不亲的社会背景下,女性肚兜作为女子贴身衣物之一,具有隐秘性和私人性,与生殖文化渊源颇深,这使得它成为人们表达情、爱、性的载体。目前国内关于传统女性肚兜的研究以肚兜的形制[1-3]、纹样[4-5]以及创新设计[6-8]等方面为主,较少涉及肚兜中的生殖符号。

符号学是一门研究符号传播意义的理论学科。符号体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而非事物本身,其最根本的特性是间接性,它所指的含义隐藏于其背后。文中以服装符号学为理论基础,分析肚兜与生殖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研究肚兜中隐藏的生殖寓意,深入剖析传统民俗与服饰文化之间的渗透关系。

1 传统女性肚兜中生殖符号的能指

肚兜中的生殖符号包括能指和所指两个方面。能指是肚兜的外在表现,所指是通过肚兜的外在形式而联想到的含义。传统女性肚兜的能指包括肚兜本身所具有的形制、面料、色彩、纹样等方面。

1.1 传统女性肚兜的形制

肚兜通常由女子或婴童穿着于胸前,贴身遮护上半身,是身前为布片、身后系带的贴身小衣。在不同朝代,社会背景和思想观念的差异也会影响肚兜的形制。唐代由于经济发达、思想开放,女性地位提升,内衣较为“性感”,女子肌肤的裸露程度前所未有,这个时期的女子胸衣称为“诃子”,其形制更接近于现代的无肩带胸罩。宋代在“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指导下,内衣形制逐渐保守[9]。至元明时期,女性贴身衣物有肚兜和抹胸两种主要形式,从元代《西厢记》木刻插画(见图1[10])中可以发现,崔莺莺穿着长款肚兜,而元明时期春宫画中的内衣多为抹胸,有学者认为风月场所的女性更倾向于穿抹胸[11]。清代的肚兜形制更为保守,肚兜的布片形状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生了些许变化,包括长方形、梯形、菱形、元宝状等,具体如图2所示。所有款式中最常见的是菱形,将菱形上角裁去,下部可以是半圆形或倒三角形。有的肚兜有口袋,可以用来装小件物品。

图 1 张生与崔莺莺私会木刻版画 Fig.1 ZHANG Sheng and CUI Yingying's private meeting woodcut print

图2 肚兜款式 Fig.2 Styles of the bellyband

肚兜主要的开阖形式为系结式,通常使用各种系带在人体的后腰、后背以及后颈系结,这样能够调整松紧度,令肚兜形成适合人体的围度,从而起到塑形修身的效果。头颈部位亦会采用吊挂式的开阖方式,在颈部缝制环形吊带,直接套头搭于脖颈使用。

1.2 传统女性肚兜的面料与色彩

不同时代背景下,肚兜有着不同的色彩与面料倾向。《论语·乡党》中提到“君子不以绀饰,红紫不以为亵服”[12],可知早期亵衣上极少使用鲜艳之色。《诗经·君子偕老》曰:“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是绁袢也”[13],可知人们多选用葛布、麻布之类的面料制作亵衣。隋唐时期民风开放,纺织业发达,人们更多采用轻薄通透的面料(如轻容、轻绢、缭绫等)制作肚兜,以展现女性的朦胧性感,正如诗云“绮罗纤缕见肌肤”。唐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能够制作出色彩艳丽的瑞锦和宫绫,加之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肚兜色彩也更加华美艳丽。宋代人们的思想受限于程朱理学,民风逐渐保守,色彩也不如隋唐时期艳丽,整体风格偏素雅。清朝时期程朱理学的地位达到顶峰,随着思想观念的收敛,肚兜在色彩和穿着方式上的开放程度大幅降低,人们更多使用丰富的装饰纹样表达充沛的情感。

1.3 传统女性肚兜的纹样

肚兜中的生殖纹样包含单独纹样和组合纹样。对中国传统女性肚兜进行整理,汇总与生殖相关的纹样,具体见表1。从动物类、植物类与传统故事类3方面切入,分析肚兜中具有生殖符号的纹样。

1.3.1传统女性肚兜中的动物纹样 在与生殖有关的纹样中,动物纹样以鱼、蝴蝶、蛙、松鼠等生育能力强的动物为主。鱼、蝴蝶、蛙为卵生动物,产卵多意味着繁殖能力较强[14]。在母系社会时期,有鱼崇拜文化,反映了人们在古代生产力低下、新生儿存活率低下的情况下,对具有较高繁殖能力动物的崇拜。

表1 女性肚兜中与生殖有关的纹样汇总

图3为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鱼戏莲”刺绣肚兜。图3中,肚兜以深蓝为底,淡黄的金鱼穿梭在莲花与莲叶中。“鱼戏莲”象征着男女情深恩爱,同时也包含莲花结出莲蓬而“莲”生贵子的愿望。在文学作品中,花常用来比喻女性,“鱼戏莲”图案中同样是以莲花来暗喻女性,鱼则象征着男性。也有的地区认为“鱼戏莲”指代男女恋爱,“鱼卧莲”则是男女成婚生子[15]。“鱼戏莲”表现出了鱼水之欢,又表达了人们希望夫妻生活幸福繁荣、伉俪情深的美好期盼。松鼠属于生育能力很强的胎生动物,平均每年产仔超过10只,因此人们常用松鼠寓意多子。在中国古代历法的十二地支中,“子”位于首位,“子”与“鼠”对应,“子”代表着植物的种子,也是子孙繁衍的象征,因此“子”和“鼠”具有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

图3 “鱼戏莲”刺绣肚兜Fig.3 "Fish playing lotus" embroidered bellyband

1.3.2传统女性肚兜中的植物纹样 肚兜中具有生殖寓意的植物纹样主要包含两类,一类以石榴、葡萄、莲花、瓜果为主,这类植物属于多子植物,寄托了人们祈求人丁兴旺的美好希望;另一类是葫芦纹,由于葫芦的外形与女子孕期的人体形态相似,所以人们赋予其生殖意味。植物纹样中,较典型的具有期盼子孙繁衍寓意的是“瓜瓞绵绵”纹样。图4为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瓜瓞绵绵”纹肚兜。“瓜瓞绵绵”一词来源于《诗经·大雅·绵》,原意是瓜顺着藤蔓绵延滋生,后指子孙万代昌盛。传统的“瓜瓞绵绵”有两种图案形式:一类是一根长藤上结出许多不同大小的瓜;另一类是瓜与蝴蝶的组合,取“蝶”与“瓞”同音。故“瓜瓞绵绵”纹样多以蝴蝶、瓜与蔓、葫芦等元素组合,寓意子孙兴旺,人才辈出。“连生贵子”也是常见的具有生殖寓意的植物纹样。图5[16]为“连生贵子”纹肚兜,其主要元素为莲花与童子,图案形式圆润饱满,疏密有致,通过均衡式的构图手法衬托出视觉中心的童子。由于“莲”与“连”同音,莲子也属于多子植物,莲蓬就具有连生的意味。所以“连生贵子”具有希望早添人丁的美好寓意,是十分吉利的口彩。

图4 “瓜瓞绵绵”纹肚兜Fig.4 "Melons continuation" pattern bellyband

图5 “连生贵子”纹肚兜Fig.5 "Keep having great kids"pattern bellyband

1.3.3传统女性肚兜中的传统故事纹样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斯蒂芬·欧文曾说:“传统不仅意味着对过去的保存,它还是连接过去和现在的一种方式。”[17]传统故事纹样的使用是为了表达人们现在的“情感”,具有某种暗示。

女子通常在肚兜上添加古代著名爱情故事纹样来祈求感情幸福美满,如“牛郎织女”“七夕鹊桥”“天仙会”等,以寄托女子对另一半的美好幻想。秦观有诗云:“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诗中借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爱情观,而女子也用灵巧的双手在肚兜上绣下对爱情的期盼。

另一类传统故事纹样具有祈求子孙繁衍与成才的寓意,主要包括“麒麟送书”“送子观音”“麒麟送子”(见图6)等。“麒麟送书”故事来源于《名山藏》:“孔子将生,有麒麟吐玉书于阙星,圣母以绣系麟之角。”[18]自此以后,人们便以“麒麟送书”祝福新人早得贵子,子孙成才。

图6 “麒麟送子”纹肚兜Fig.6 "Kylin sends son" pattern bellyband

在中国,女性使用肚兜的历史十分悠久,肚兜承载了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一方面,从上古时代到明清时期,肚兜作为女子亲手缝制的精美工艺品,无论是或通透或素雅的面料、和谐的色彩搭配、丰富的装饰纹理,还是精湛的工艺,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另一方面,肚兜作为劳动人民的手工艺成果,展现了当时百姓的审美观念、思想情趣乃至精神诉求。

2 传统女性肚兜中生殖符号的所指

肚兜作为服饰的一种,不仅具有物质属性,更具有精神属性。潘建华《肚兜寄情文化史》[19]中指出:“如果说款式是肚兜之父,美学理念是肚兜之母,那么文化意义就是肚兜的灵魂。”从生殖视角对肚兜进行综合研究,能够深入认识人们在肚兜中所寄托的对生存、情爱、生育等方面的希冀。

服装本身具有文化符号性,它受到文化的制约。就肚兜而言,不同穿着方式、使用场景都会反映出不同的符号倾向。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肚兜中的符号包括能指和所指两个方面。肚兜本身所具有的精湛的制作工艺、丰富的制作手法以及生动的图案等外在表现属于肚兜符号的“能指”;通过肚兜的外在形式而联想到的内涵,则是肚兜符号的“所指”。通过对传统女性肚兜的形制、面料、色彩、纹样进行探析,探索其中的生殖符号。

2.1 实现传情目的

《礼记:檀弓下》中记录了季康子的母亲去世后,子女将亵衣摆放出来的故事,然而“敬姜曰:‘妇人不饰,不敢见舅姑。将有四方之宾来,亵衣何为陈于斯?’命之。”[20]由此可知,季康子的姑母之所以令其撤去内衣,是因为在古人眼中,内衣作为私密之物,是不能在大众场合展示的。《道德经》有云:“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21]所以肚兜不能轻易外露。然而这种遮盖并不会减少肚兜的性感指数,适当的遮盖本身就能够传递出性感。闻一多曾说:“衣服始于蔽前,名曰蔽之,实乃彰之。”[22]意思是女子最初穿着肚兜明面上看是为了起到遮蔽的作用,实际恰恰相反,是为了能够显现出胸前的起伏。肚兜因此变得神秘而有情趣,起到了展现性诱惑力的作用。

肚兜通过小面积的面料、艳丽的色彩展现出另一种性感,这从侧面说明了女性用肚兜装饰自己的身体。《金瓶梅》中有这样的描述:“话说西门庆扶着妇人到房中……妇人止着红纱抹胸儿,盖着红纱衾……西门庆一见,不觉淫心顿起。”[23]由此可知,女性着肚兜对男性具有性吸引力。肚兜与人类的性生活有关,能够对女子胸乳起到修饰作用。女子可以通过调节肚兜的形制、系结的松紧来塑形修身,用系带对女子的双乳进行托举。肚兜的款式、色彩、图案能够展现女性自身的风格和个性,突显其独特魅力,并由此传递情感。

2.2 祈求感情幸福

在中国封建社会,男女婚前是不能够单独接触的,婚姻完全依赖于父母之命。宋代妇女受禁锢的程度达到高峰。朱熹有云:“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在此社会背景下,女子的性完全是为生育繁衍服务的。民间长期流传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俗语,合二姓之好的根本目的并非为了夫妻幸福美满,而在于延续子嗣,繁衍后代。

肚兜是穿着于内的服装,不像袍、褂、袄、衫等穿着于外的服装受到大量规章制度的限制。女子不仅用肚兜包裹身体,还可以展现自己的才情,她们在肚兜上绣制祈求感情幸福美满的图案,如用“牛郎织女”纹样传递“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用“天仙配”纹样表达“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这些都反映了古代女子对美好爱情的祈盼,展示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一种积极的态度。心灵手巧的少女们穿针引线,用精湛的女红技艺传达对情爱的追求,一针一线都巧妙地流露出女性的浪漫情怀,也体现了女性对传统礼制的挣脱与突破[24]。

2.3 祈求多子多福

女子会在肚兜上寄托自己对子孙的美好期盼。例如,借“麒麟送子”纹表达希望能够孕育出博学多才、出类拔萃的麟儿,借“瓜瓞绵绵”纹表达对子孙繁衍、家业兴旺的期待,这些都体现出传统社会中子孙兴旺的重要性。从宗族繁衍角度而言,祈求多子多孙与子孙健康成长是自古以来人们的期盼之一,只有子子孙孙不停地繁衍下去,才能达到传宗接代的目的。从养家糊口角度而言,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家里的劳动力越多,能够耕种的土地也就越多,才能收获更多粮食,从而更好地生存下去。

女性还会将对孩子充沛的情感缝制在孩子的肚兜上。中国女红被称为世代传承的母亲艺术,肚兜作为母亲对孩子的情感寄托物,在古代百姓的生殖文化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为了预防疾病与驱除邪祟,母亲会给宝宝裹肚兜防寒或在肚兜中添加中药。古人有云:“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孩子能够通过呼吸或皮肤吸收肚兜中的药物,以预防和治疗疾病。以上行为都是具有祈福意义的,传达出家人期望孩童无病无灾的美好愿望,寄托了女性对子女健康成长的殷切期盼,蕴含了古代人民希望子孙平安的诉求。

2.4 起到性启蒙作用

春宫图又名秘戏图,是以传授性知识为目的、以男女交合为主题的绘画。印有春宫图案的肚兜具有性启蒙的作用。中国古代就有性教育,然而由于“谈性色变”的社会背景,性教育通常是通过各种不同的物品来实现,包括“压箱底”、嫁妆画等。“压箱底”是一种做成水果状的瓷器,打开后是男女交合的雕塑。嫁妆画是将春宫图案印在木板上,8~12张为一组,也可以通过刺绣的方式绣在女子鞋底或肚兜上(见图7[25])。

春宫图被绣在肚兜上作为性启蒙的图案最早出现在明朝末期,至清代极为流行。人们之所以在肚兜上绣制春宫图,是因为肚兜作为贴身服装,具有隐秘性和私人性。对于即将结婚的小夫妻而言,春宫肚兜可以帮助进行性教育。母亲往往在女儿结婚前将绣有春宫图的肚兜作为“压箱底”,让小夫妻参考。春宫图作为父母在女儿出嫁前准备的嫁妆,包含了父母的“祈子”之意,希望夫妻两人可以过上子孙绕膝、幸福美满的生活。甚至有的父母会在儿童肚兜上绣春宫图案,以祈祷孩子不被邪祟困扰,寄托了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无病无灾的愿望。

人们在肚兜上用刺绣、贴布绣等艺术手法添加纹样,以表达对生殖、繁衍的美好祈求。图像形式的符号和其他符号一样都具有外延和内涵两层含义,生殖纹样在其表达层面就是图案本身,而意指层面所传达的更多是从古至今的生殖观念、审美情趣乃至精神诉求,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美满夫妻生活的向往与对子孙平安健康的希冀。

3 结语

肚兜作为传统女性的贴身衣物,与生殖密切相关。文中基于符号学的理论体系,对女性肚兜中的生殖符号进行整理分析,总结传统女性肚兜中蕴含的祈求感情幸福与多子多福的心理,认为肚兜可以实现传情目的,并起到性启蒙的作用。就符号学视角而言,肚兜中的生殖符号通过形制、面料、色彩、纹样传递当地百姓的精神需求和人生信仰,寄托了人们对生命的敬仰之情。人们通过在肚兜上缝制生殖纹样,将追求子孙昌盛的理想寄托其中。尽管随着现代社会医疗技术的发展,生殖符号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被淡化,但探索肚兜所展现的女性性感与魅力,对现代内衣设计有一定指导作用;深入研究肚兜中的生殖符号,对今后从符号学角度分析传统服饰具有借鉴价值,有利于加强传统民俗与服饰文化之间的渗透关系,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一定意义。

猜你喜欢
肚兜生殖纹样
针灸在辅助生殖促排方案中的应用探讨
“辅助生殖进医保”彰显的双重积极意义
拯救“濒危”花纹
未婚青年的生殖健康咨询经验总结
春娃娃的红肚兜(外一首)
KIN GDOM OF LINGERIE
妖怪的眼泪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
平遥漆器植物纹样艺术研究